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183767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穹顶之下观后感穹顶之下观后感 1000100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穹顶之下观后感1000,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可以借鉴的哈。XX 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1000 字一 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是生活在一个对咨讯难辩真假的时代。平心而论,这篇报告所叙说的数据和实例,如此坦白和赤裸裸,是能让我信服的。 世界性难题这么多,柴静偏偏选了这个治理污染的课题,除了受到女儿病因的启发,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课题是有解决方案的,并不像医学难题那样需要前沿科技来突破。当每一个普通个体认识到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意识到一丝微小的力量也可以是有用的,那么,它就有被改善被改变的可能。 尽管

2、如此,为何普通大众仍不愿付出这微小的力量?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努力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事件的核心不是这么简单。如果政府的改变,政策的改变可以做到更有效更务实更专业更有决心,那么问题就能得到更高效的解决。所谓的新闻调查之所以被大众信服,原因就是它能深入挖掘到事件的最初和核心从而理清来龙去脉。但当结果出现,我们发现这一切原来都还是政策引导下的结果,很多悲剧的发生是长期惰政甚至渎职造成的,我们心底就会涌出无限的失望,这股失望之气会毁掉很多正能量!看似单纯的治理污染的课题,其实不可避免的牵扯到能源问题和腐败问题。当今世界能源有多重要,想想中东战争,冠冕堂皇的借口背后抢的是什么?想想被拿下的中国贪官里有多

3、少是能源系出身。大家就该明白了。 看到后半部分,英国能源大臣的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你知道吗?负责整个伦敦电力分配的,是一家中国公司!这足以证明中国科技是有实力的,只是在国内受限于体制,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又让我联想到众多知名企业,赚着中国百姓的钱跑到纳斯达克去上市,玩转资本市场并让美国人分享红利,个中道理异曲同工啊!习大大领导下的中国,体制改革之路很难走,这块硬骨头不从根上一刀刀把肉剔下来,任何理想都只是幻想。 写这些文字之前,我特地去刷了一下很久都没刷的微信,想看看朋友们对此事的评论。结果是什么?大家好像反而更关心柴静本人,她为何在美国生孩子?她孩子的先天缺陷是否与其私生活不正常有关?呵

4、呵,有一丝失望。比知道真相更可怕的是什么?是漠视真相! 大家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呼吸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保护环境其实就是保护我们自已 XX 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1000 字二 刚开始看这部纪录片只是因为看到标题,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雾霾报告,能让一个人不惜花费巨资也要说出来的东西,想必真诚至极。刚开始看觉得无聊,这么多数据,看起来也费劲,那么多化学名称根本不理解。 可是越来越看到,越有心痛之感,有一种黑色幽默在弥漫。 那些为了利益不停追逐的人们啊,那些利益链上的权力者。 柴静有一句话说的真好:人性啊! 越看越让人觉得沉重。 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篇雾霾报告。我已经理解了柴静为什么会觉得随时都想是

5、在过一种临时的生活。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近一个世纪的路。 其中还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是会影响到发展,我们取得了利益,我们之前做错了,现在就要来付出代价,不关乎发展。 是啊,我们本就做错了,为什么还要环境替我们承担过错?我们该去认错,承担代价,一错再错,只会让原本的环境负荷量提前缩小。 柴静说,每次我望着这个在宇宙中孤独旋转的星球,就像是在望着我的亲爱的人。我要保护她们,所以我要保护地球,我要保护地球,才能保护我爱的人。是啊!这星球上生活着我们,我们每一个细微渺小的存在,人性就是这样欺软怕硬,法律的尊严在于执行。当我们的执法者不再执法,也就给了人性罪恶的沃土。法律能管得了 90%的人,那就

6、够了,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心的。但是如果连执法都没有,那大气法真的就只是摆设,再次修订也只是 0 次执行。要让空气维持 APEC 蓝很难吗? 难。 对一个大国来说,尤其难。 治大国如烹小饪,但是如果我们能每个人都出一份力,都用自己人性善良的一面去善待我们的环境我们常说善待他人,为何偏偏不能善待环境?现在是用生命在换取金钱,每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后果如何,那将来呢?子孙后代呢? 鼠目寸光。可即使我们有的人知识学得再多,不愿意放下手中那一点点利益,现在怎么不去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只记得奋斗,忘了退路。 幸好,我们还有那么一些人,还在保留着那么一点认知。或许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有这个认知的,只不过,我们选择的是戴上口罩,而他们选择的是带上责任。 一个国家,假若到了民众都麻木的状态,真的是可悲。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明白自己到底干了什么,无知真的太可怕。可是当你拥有知识,却改变不了现状的时候,无奈呵。幸好,幸好终于有人觉醒。 希望,我们不再重复伦敦和洛杉矶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