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81696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9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科技创新与科研 环境建设情况介绍李志民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根据教育部各部门工作职能的划分 科技发展中心主要工作职责v高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审批教育部直属院校的 经济行为。包括高校企业改制、新设公司、公司 股份变更等; v高校科研基金、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知识产 权管理,组织高校申报国家科技产业化的几个计 划; v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的资产与运 营管理。v2006年年初,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 定发表。 v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 撑发展,引领未来。 v高等学校和广大科研人员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 程中要有

2、所贡献。但我们离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宏 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付 出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v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 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我国整体创新能力较弱 ,经济高速增长主要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三 个台阶。 v 所有新的理论发现、90%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国科技在世界上的相对位置,2000年,2004 年,体制性障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可谓任重道远。 v 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家,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观念意识 、科技创新的环境建设、包括相关政策和机制以及科研资源 的分配和布局都有很多不适应之处v在建设创新型

3、国家的进程中,大学应该发挥核心 作用。这些年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高校科研的发 展尤其显著,无论是队伍建设、条件改善,还是水 平提升,对国家、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 v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培养人才、传播 知识,也是进行科研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原 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和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生 力军,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v近年来,教育部着重规划并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团 队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的凝练和组织、科技创新环境 的营造等。 v这些年,国家对高校建设增加的投入都发挥了很大 的作用,不仅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科研条件 也得到了

4、很大的提高。特别是“211工程”、“985工 程”建设的实效更加明显。 v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中,高校必将成为自 主创新的强大力量,大有作为。主要内容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124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关于申报高校科技奖励关于良好科研环境建设26关于科研导向的几点思考351 1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发展2 2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应用 研究的重要方面军3 3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4 4高校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一、高校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 1. 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发展高校科技创新队伍持续稳定发展v经过 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

5、近二十年的发展(高 校1982年才开始有国家财政科研经费户头),高校 科技工作已经由我国科技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逐 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 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 v高校科技工作已经在国家科技工作中占据了重要 地位,对我国科技事业和经济发展也做出了突出贡 献。2. 2. 高校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校已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v高校从事科研活动人数33.6万(18.9万);两院院 士562人,占全国的40%;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902人,占全国的60%;基础研究优秀创新群体73个 ,占全国的52%。 v在国

6、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校通过竞争, 积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63 计划”、“ 973 计划”、科技攻关、国防军工等科研任务,并 取得了显著成绩。3. 3. 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高校科研设施环境条件得到改善v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以及国家“九五” 、“十五”规划、“211”、“985”工程和“教育振 兴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 发展,为高校科技工作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v在研究基地建设方面,到2007年,依托高校建设的 国家重点实验室140个,约占全国的62%。建在高校的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达82家,占全国总数的 28.7,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422个。 v实验室场地面积增大,实验仪器更新,添置。 v高校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平均年增25%。v 中南大学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获得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04 年度) v 南京大学闵乃本等人的研究成果“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 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 连续两年空缺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后的又一次授奖; (2006年 度) v 清华大学等25所大学联合承担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 工程”; v 高校积极参与国际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多个国际空间 计划、重要国际生物计划、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等等。4. 4. 高校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

8、果高校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高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占全国授奖比例高校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占全国授奖比例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自然 50% 50% 84.2% 64.3% 52.6% 51.7%发明 66.7% 77.8% 78.6% 60% 55.9% 61.0 % 进步 46.7% 48.7% 59.1% 55.1% 59.4% 57.6 % 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国家级火炬计划各省、市相应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资金支持形式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国拨总经费:2

9、.0亿元;立项项目数占申报项目总数的 60%;经费支持项目数占立项项目数的30%。 支持重点: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阶段的科技项目。 实施方式:由科技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 环保总局多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2007年高校共获得20项,390万元经费支持。1.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国拨总经费:1亿元;其中面向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引 导项目立项1700项,重点支持200-300项。 “星火富民科技工程” 包括:农村科技服务专项行 动、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科普专项行动、重大农业技术 转化专项行动、乡镇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行动、区域特色 优势产

10、业培育专项行动、农村信息化促进专项行动、科 技扶贫专项行动、星火国际化专项行动。 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 2007年高校共获得89项,2030万元经费支持。2.国家级星火计划二、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申请火炬计划宗旨是: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与潜力, 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 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年经费1.6亿。 每年计划立项项目占申报项目的70%以上。07年高校 获得43项支持,1400万元 重点发展领域:新材料、生物技术、电子与信息、光 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3.国家级火炬计划二、科技成果产

11、业化项目申请是由国务院批准,科技部、财政部监管,创新基金 中心运作实施的政府专项资金,1999-2006年共立项8 千多项,资金支持56.5亿。年经费13亿。 支持方式:无偿资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投入。 申报条件:总资产在40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企业均 可申报,其中申请无偿资助的企业人数在300人以下 ,申请贷款贴息的企业人数在500人以下。 申报方式:通过部门、地方科技厅均可申报。4.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三、关于科研项目经费申请1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 2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3 3教

12、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教育部直属高校聘请外国专家重点项目4 4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5 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 6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v1982年国家对中央部门所属重点大学增拨2000 万元专项科研经费。 v1985年科技拨款体制改革,更名为高等学校博 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实行基金制管理,资助 高校基础性研究选题。(一)基金由来1.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二)资助对象v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全国高等学校(军事院 校除外)中的博士生导师; v2

13、007年起设立新教师项目。 (三)申报时间和方式v每年12月中旬下达通知,第二年的3月31日截止 。 v对各校限额申报。经学校筛选后,由校科研处 统一报科技发展中心基金处。1.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四)评审方式和条件v两级网络评审。 v按申报的三级学科为标准,由计算机随机遴 选出7-9位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v网络通讯评审主要有以下几个约束条件:1.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约束条件 1.当年申报课题者不参加当年评审; 2.本校专家不能评审本校申报课题; 3.7-9名专家来自不同的学校; 4.在同一三级学科内专

14、家不足时,同一学校的专家 最多两名。 5.同一三级学科的多项课题送相同的专家评审; 6.评审专家应为重点大学的教授,不足时再选非重 点大学的教授; 7.交叉学科课题,主学科选四-五名专家,相关学科 选三-四名。1.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五)课题管理v资助课题公布后,作为国家级课题进行管理,从 第二年1月开始,期限3年,分3年拨款。 v课题结束时写出工作总结,并由校学术委员会给 出评价意见。1. 1.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 2.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 及青年教师奖及青年教师

15、奖(一)宗旨v为鼓励中国大陆高等院校的青年教师在国内工作 并在教学和科研中做出优异成绩而设立。 v分为基金和奖励(包括教学奖、研究奖)两类。 v最近新增加了优选资助课题。(二)申请条件 v国内教师 1.现在国内高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不包括兼任 教师); 2.年龄在35岁以下; 3.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同等水平); 4.热爱祖国,有高尚的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积极 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服务; 5.在教学、研究工作中做出了显著成绩。2. 2.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 及青年教师奖及青年教师奖v国外教师: 除具备与国内教师相同条件外,还要求: 1.具有中国国籍; 2

16、.决定不迟于6个月内(自申请之日算起)回国任教 。 (三)申请程序 v基金和奖励按学科分配资助名额,每2年公布一次 学科名额分配方案。 v申请时间:每逢双年的12月1日至第二年的1月31日2. 2.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 及青年教师奖及青年教师奖(四)申请范围v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 v每校限基金类2名,奖励类2名。 (五)申请办法(分国内、外) v申请人填写基金或奖励申请书(一式七份),必 须由国内两名教授推荐(其中一名必须在本校工作 ),推荐书一式七份。 v国外申请人必须在回国前申请,但推荐者至少有 一名在国内高校任教,推荐、审核的学校必须是申 请人将回国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