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179408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改善(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Z102050 施工成本控制与施工成本分析 1、工程承包合同 2、施工成本计划 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 ,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3、进度报告。 4、工程变更。 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 准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2Z102051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包括( )。A. 合同报价书 B. 施工成本计划 C. 工程变更 D. 进度报告 E. 施工组织设计答案:BCDE 2Z102052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在确定了施工成本计划后,必须定期地进行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实际值偏离计划值时,分析产生偏

2、差的原因 ,采取适当的纠偏措施,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 1.比较 :施工成本计划值与实际值逐项进行比较. 2.分析:确定偏差的严重性及偏差产生的原因,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核心. 3.预测: 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 4.纠偏:是施工成本控制中最具实质性的一步.只有通过纠偏,才能最终达到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5.检查.: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最具实质性的一步是( )。A. 预测 B. 比较 C. 分析 D.纠偏 答案:D P113http:/ 一.施工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 (一)人工费的控制 量价分离 (二)材料费的控制 量价分离1.材料用量的控制(1)定额控制;(2)指标控制;(

3、3)计量控制;(4)包干控制.2.材料价格的控制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指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材料物资的价值约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60%70%以上. (三)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合理安排施工生产,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因安排不当引起的设备闲置. 加强机械设备的调度工作,尽量避免窝工,提高现场设备利用率. 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停置 做好机上人员与辅助人生产人员的协调与配合,提高施工机械台班产量. (四)施工分包费用的控制 主要是做好分包工程的询价/订立平等互利的分包合同,建立稳定的分包关系网络,加强施工验收和分包结算等工作.二.赢得值(挣值)

4、法 (一)基本参数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工作预算费用,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 1.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 =已完成工作量预算单价 2.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 3.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ACWP) =已完成工作量实际单价 (二)赢得值法的四个评价指标 1.费用偏差(CV) =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ACWP) 2.进度偏差(SV) =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3.费用绩效指数(CPI) =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实际费用 4.进度绩效指数(SPI) =已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

5、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 当SPI1,表示进度提前,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快. 费用(进度)偏差反映的是绝对偏差,结果直观 仅适合于对同一项目做偏差分析 费用(进度)绩效指数反映相对偏差,同一项目和不同项目比较中都可采用. (三)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分析 1.偏差原因的分析 已经导致和可能导致的各种原因逐一列举出来. 2.纠偏措施 如寻找新的,更好更省的,效率更高的设计方案.2Z102054、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1.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2.业务核算包括原始记录和计算登记表业务核算的范围比会计、统计核算要广,不仅可以对已经发生的,而且还可以对尚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

6、核算业务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资料,在经济活动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3.统计核算的计量尺度比会计宽,可以用货币计算,也可以用实物或劳动量计量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 二.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 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 1.比较法 将实际指标与目标指标对比 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 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 2.因素分析法 连环置换法 (1)确定分析对象,计算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 (2)确定该指标是由那几个因素组成,进行排序; (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 数;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 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 者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 3.差额计算法 4.比率法 相关比率法 构成比率法 动态比率法 (二)综合成本的分析方法 1.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 进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和实际成本的“三算“对比. 2.月(季)度成本分析 依据是当月(季)的成本报表 3.年度成本分析 依据是年度成本报表谢谢观赏WPS Office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