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5178661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4.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评价概述(制作较好,有图!)(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人:江涌起土地评价又可称土地资源评价,是指为了一定目 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 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一、什么是土地评价?土地评价是针对一定的利用目的,对土地的性 状进行质量鉴定和数量统计的过程。123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属性详细研究 基础上,通过土地质量对于特定用途的利用潜力、 适宜状况或利用效益来确定土地等级的过程。研究对象是分析土地质量与土地用途两者之间的关系土地评价 的实质当前经营管理水平下的土地质量(如 气候、地形、土地、水文、社会经济因素等) 和土地用途(包括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综合性:评价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 、社会经济条件要进行多因素

2、分析土地评价的特点必须有特定的目的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时段性:评价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评价的结果应该能直接用于生产实践二、土地评价的特点1.按评价目的分类: (1)土地潜力评价 (2)土地适宜性评价 (3)土地利用可持续性 评价 (4)土地生态评价 (5)土地经济评价。 2.按评价途径分类: (1)直接评价 (2)间接评价 。 3.按评价方法分类:(1)定性评价 (2)定量评价。 4.按服务目标分类:(1)单目标评价 (2)多目标评价 。 5.按用地类型和评价对象分类:农业用地评价(耕地评价、林业用 地评价、牧业用地评价、水面利用评价、园地评价)、非农业用地 评价(城镇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

3、旅游用地评价、自然保护区 评价、未利用土地评价)。 6.按评价的主要参评项目指标体系分类:土地自然评价(土地适宜 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土地生产力评价)、土地经济评价(土地国 民经济评价、土地农业经济评价、土地单项或综合经济评价)。 三、土地评价的种类v马鞍山市城市土 地潜力评价v 依据马鞍山市土地利 用现状、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以及相关地籍资料 ,通过对土地利用集约 度、土地利用结构和土 地利用强度分析提出该 市土地纵向发展潜力和 横向发展潜力,并结合 该市的土地现状容积率 和最低经济容积率计算 出马鞍山市土地潜力值 和潜力总量。深圳市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概念规划 发布时间:(2009-8-3 10

4、:06:25)四、土地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v1.为土地税收服务 v2.为调整承包土地和征地补偿费提供依据 v3.为土地交易服务 v4.为评价土地经营情况服务 v5.为土地利用规划服务 v6.为环境保护服务 五、土地评价的原则 v(一)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76年发布的土地 评价纲要中,明确地提出了土地评价所应遵循的原则 ,但是比较概括和简略。后来,英国学者D.登特和A.扬 在土壤调查与士地评价一书中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些 原则,它们包括: v1.土地评价要将土地利用对土地的要求与土地的质量进 行比较。 v2.土地评价要将土地利用的效益和所需的投入进行比较 。 3.土地评价要因地制宜,即根据研

5、究地区的具体情况 进行。 v4.土地评价要考虑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并对它们作出 比较。 v5.土地评价要以土地的持久利用为前提。也就是说,在 针对某种利用方式对某块土地作出评价时,必须确保不 因这种利用而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或恶化。 参照FAO土地评价纲要 提出的土地评价原则(二)土地评价一般原则 v(1)比较原则 v(2)针对性原则 v(3)区域性和综合性原则 (三)我国为大农业服务的土地评 价原则 v1.土地生产能力是土地评价的基础。土地生产能力是土 地在一定利用方式下所表现出的土地的生产性状和肥力 水平,它是反映在一定利用状况下农林牧产品的数量和 质量的标志。因此,可以根据土地生产能力确定土

6、地利 用的适宜方式和土地质量等级。 v2.农林牧用地配置是土地评价的依据。 v3.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是土地评价的重要环节。 v4.坚持当前与长远、用地与养地相给合,是土地评价的 出发点。士地评价主要以农林牧生产需要和士地本身的 特性为依据。为便于当前生产利用与规划,一种土地暂 时只确定一种主要的利用方式;但随生产的发展,这种 主要的利用方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草旬沼泽 土低平地以牧业利用为主。 多样性原理相对性原理可比性原理 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综合性原理系统分析原理限制性原理六、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 多样性原理不同的地区具有各自独特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土地质量和土 地用途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

7、随时间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同一 地区的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也会发生变化。土地评价的结果是所评价的地区土地质量好坏程度的反映,因 此必须具有可比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或 指标体系。可比性原理构成土地质量的土地性状有很多种,如气候、土壤、植被 等等,而这些性状也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如气候又包括光照 、气温、降水等;土壤又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 壤酸碱度、土壤水分、土壤养分、碳酸钙含量等等。同时,土 地的不同性状或不同因素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土 地质量是一个多样因素影响的统一体。 因此,在分析土地质量和土地用途的要求时,一定要全面 地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采用

8、综合、全面分析的方法。综合性原理不同的土地用途在某种土地质量上的适宜程度不同,实 质上就是土地用途的限制不同。所谓限制性,是指土地质量不 能满足土地用途要求的程度,如某种作物在某个生育期需要速 效磷达到 30ppm,而实际土壤中l0ppm,则速效磷含量太少而 使某种植物吸收不到充足的磷,那么这种土地质量对于该种植 物的生长就是不适宜的。限制性原理系统分析原理一个系统是各种要 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 系统具有一定的边界和结 构,这就决定了系统的功 能,即决定了投入与产出 的关系。土地评价的主要 对象是土地利用系统,包 括两个要素;土地和土地 利用,如图:在土地评价 时,应尽量地应用系统分 析的原

9、理,分析如何改善 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获 得最理想的产出与投入之 比。相对性原理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 同,土地质量上存在很大差异。为了不同评价地区 的实际需要,往往在评价时将本地区内质量最好的 土地定为一等地,最差的土地定为末等地,这样处 理使不同地区的土地质量等级之间的差异不尽一致 ,同一等级的土地的实际质量也可能不一样,因此 土地评价的结论是相对一定地区而言的。七、土地评价的工作程序 v 各种土地评价的一般工作程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 要阶段:v1.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v (1)土地评价目的的确定;(2)收集资料;(3) 制定工作计划。v2.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v (1)土地利

10、用种类及其要求和限制性的确定;(2) 土地评价单元和土地质量评价;(3)土地评价的内容和 方法。v3.土地评价的资料管理和成果汇报v 相关资料及最终报告、表格和图件等。 林业用土地现状评价和开发可能性 评价的分级流程 八、土地评价因素及所需资料的选择 v1、土地评价因素的选择v 确定评价项目,选取评价指标,是土地评价 的核心,也是土地评价依据在定性基础上的量化 过程,关系到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与置信度。一般 需注意以下问题:要选择那些较长时间影响土地 质量或适宜性的不易改变的稳定因素作为评价项 目。如坡度、土壤质地、有效土层、侵蚀状况、 盐碱化及改良条件、排水性能等;要选择那些符 合特定地区或特定

11、利用方式要求的因素作为评价 项目。如黄壤或紫色土种植茶叶的土地适宜性评 价。 (1).自然因素 因素评评 价 项项 目 气候日照时数、湿润度、年均温、10积温、无 霜期、灾害性天气影响 地形地貌类型、基岩裸露状况、海拔、坡度、坡 位、侵蚀度等 土壤母质、质地、结构、田间持水量、土体构型 、土层厚度、障碍层厚度与深度、pH、 CEC、养分、含盐量等 植被植被类型、覆盖度、天然产草量、载畜量等水文地下水位、排水能力、灌溉水保证率、渠系 配套状况、潜育层深度等 (2).社会经济因素 v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区位)、农作物产量、经济生产水平、经营 管理水平等。 v 考虑到土地评价大多为农业生产服务,而

12、作为土地生产率的重要标 志的作物产量是土地质量高低的最直接的反映。收集作物产量资料方法 :v(1)田间试验法。田间试验法是指对生产条件进行人为控制下,在某一 类土地上栽种某种作物并测定其产量。v(2)经验估计法与要素测定法。经验估计法就是根据当年各项技术措 施的实际情况和作物生长情况,逐块土地或按作物生长状况将地块大致 分等分级后进行产量评估.简便易行,但主观性大,精度较低.v要素测定法是根据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株树、穗数、平均每穗粒数和 千粒重等来测定作物的产量。v(3)抽样实割实测法。抽样实割实测法是指在作物收割时,在田块内挑 选一部分面积进行实割实测,以推算单位面积产量.田块应该具有代表

13、性 。v(4)遥感估产。在收集和分析产量资料时,需要考虑经营管理水平。 土地评价需要哪些资料,取决于土地评 价的目的以及与其有关的具体评价方案。根据麦克雷和伯恩翰的调查,土壤质地 、土层厚度、排水状况及土壤侵蚀等项目在 许多方案中均被采用;风力、湿度、微地形 等项目仅被个别评价方案采用。因此在确定 土地评价方案后收集土地评价资料时,一定 要有针对性,这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般来说,土地评价所需资料可分为自然环 境资料和社会经济资料两大类。2、土地评价所需资料的选择(1)、自然环境资料 A 、地形与土地评价有关地形性质,主要是海拔高度、坡度、坡长和 坡向等。地形性质资料收集方法影响土地质量

14、的方面(直接或间接)海拔高度R M DF气候因素(温度、生长季、雨量、暴 露程度)坡度、坡长和 坡向R M耕作难易程度、局地易通行性;水蚀 危害;土木工程因素;可灌溉性地貌部位R M DF气候因素(温度状况、暴露程度、霜 冻危害);耕作难易程度;水蚀危害 ;风蚀危害;盐渍度或养分有效性; 排水、土木工程因素和洪涝灾害等土地评价所需的地形资料(根据S.G.麦克雷和C.P.伯恩翰.略有修改.) 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土地的水热条件。海拔高度每升 高100m,气温就降低0.6摄氏度。在一定海拔内,降水 量随着海拔增加而增加。海拔高度不同,土壤、植物、 作物的生长季长度长短也有明显的差异,从而影响土地 的质

15、量和生产率。相对高度表示地形受到切割的程度切割程度不仅 反映土地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而且也与土壤侵蚀强度等 有关在计算机处理上,多用DEM(数字地面高程)表示 并导出其它关于地形的指标A1、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海河流域DEM A2、坡度、坡长和坡向坡度和坡长主要与土壤侵蚀强度有关。就坡 度而言,像我国黄土高原地区,2以上的坡耕地 距离分水线以下10m处就发生细沟侵蚀;5以上 者,细沟侵蚀较强,并开始发生浅沟侵蚀;15以 上,细沟、浅沟侵蚀强烈;25以上,细沟、浅沟 侵蚀极强,并有切沟出现;35以上耕地土壤发生 泻溜;45到75陡坡可能发生滑坡;75以上的陡 崖和岸壁还可发生崩塌。此外,坡度还与工作

16、条 件、灌溉条件、工程建筑条件等有密切关系。 临界坡度()土地利用1国际机场跑道2铁路客货运主干线;商业卡车装满货物无速度限制;地方 机场跑道;翻耕和耕作无限制等等。4主干公路5除草和播种机械;土壤侵蚀开始成为问题;5,土地开 发(建筑)困难;住房,道路;对一般开发而言坡度过大 ;密集野营和野餐区域。 9铁路的最大坡度界限10重型农业机械;大型工业企业厂址15地点开发;标准轮式拖拉机20双向翻耕;联合收割机操作;房基地构筑25等高农业耕作(梯田);载重拖车;娱乐小径不同土地利用的临界坡度(据R.U.库克和J.C.多恩坎普,略有修改.) 坡度可从地形图上获得,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上两 点之间平均坡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S为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H为等高线间距( );V为等高距()坡度也可以从航空像片上量测,在航片上,任意两点 之间的坡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f为相机镜头焦距(mm),P为用立体量测仪测 得的两点间的时差(mm),C为像片上测得的两点之间的 水平距离(mm)W为像主点与转移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