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全单元教案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9MB
约35页
文档ID:5177299
第六单元海水中的化学全单元教案_第1页
1/35

第 1 页 共 36 页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教学目标:1、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1、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2、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教材难点:学会用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 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教学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一、 导入新课(投影):出示一幅海洋漫画(问题):从图片中,你知道海洋中都含有哪些资源?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又快又全点评:图片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并知道海洋资源的种类第 2 页 共 36 页(板书):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动力资源点评:明确本节课题,并知道海洋资源的种类(问题):1、海水有什么味道?2、海水中有哪些物质?点评: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板书):一、海水中的物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30 页图示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观察图表(讲解):海水制取镁的过程(板书): 让学生写出每一步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并记忆,整理笔记,以此了解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熟练掌握化学用语,并认识到海洋开发前景广阔。

问题):镁有哪些用途呢?了解镁的用途(补充):海洋中的“国防元素”镁,拓宽学生视野过渡):不仅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海底也是个巨大的宝藏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31 页图示海洋矿产资源部分(板书):二、海底矿物点评:了解海底矿产资源的种类,会观察图表讲解):新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形成过程让学生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了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形成过程,树立新能源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32 页锰结核部分和 33 页海洋资源分布图让学生了解锰结核、石油、天然气分布情况,(讲解):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投影):海洋污染图片、录像问题):怎样保护人类共有的海洋资源?如从污染源头上应采取哪些措施?点评:让学生意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知道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学会辩证的处理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投影):地球水资源储量示意图问题):从图中你得到什么信息?点评:让学生观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共享,让学生意识到淡水资源的短缺,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问题):怎样从浩瀚的海洋中获取淡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引导学生回顾分离、提纯混合物的常用方法,通过回顾旧知识,分组讨论、交流发言,从旧知引出新知。

板书):三、海水淡化(实验探究):蒸馏法淡化海水(投影):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报告(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点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学会完成实验报告讲解):多级闪急蒸馏法第 3 页 共 36 页指导学生阅读结晶法和膜法淡化海水,了解海水淡化常用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讨论):海底矿物是人类共同财富,怎样科学合理地开发海底矿物?点评:学会辩证的处理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要点,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课堂练习及检测:1.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的星球,海洋资源丰富一地处海边的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①以镁为原料煅烧石灰石,②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变成干冰,③使得到的生石灰与水反应,④把海水引入反应池中,使熟石灰与海水中的氯化镁反应以获得氢氧化镁,⑤用盐酸溶解氢氧化镁,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发、浓缩、结晶⑴该厂的产品是________________⑵按要求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①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③熟石灰与氯化镁反应________________【 】④盐酸溶解氢氧化镁_______________【 】2.为了区分海水和淡水,可以加入下列那种试剂( )A.紫色石蕊试液 B.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酚酞试液3.近年来,科学家探明我国南海又巨大的可燃冰带,它是在海底低温高压下甲烷分子和水分子形成的晶体。

关于可燃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矿物燃料 B.它的化学式可写为 H2OC.他的开采能解决能源问题,不需要再研究新的能源 D.由于甲烷无毒,不必关注开采造成的能源问题4.我国渤海及东海海域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赤潮是海水受到某些元素的污染形成的,它导致海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而有腥臭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 C106H263O110N16P,则组成藻类的元素有(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_,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2)根据藻类的化学式确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填元素名称)__________3)为了保护海洋资源、防止海水污染,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不合理( )A.对陆源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采用污水处理措施B.消除和减少引起沿海水域富营养化或赤潮的氮磷污染物C.为了防止废油、化学品废物和垃圾污染大陆,可将这些物质在海上倾弃和焚烧D.健全海洋环境污染检测系统,发展海岸、海面、空中立体检测能力5.用蒸馏法淡化海水,必须对海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出去海水中的细菌、CO 2、O 2、泥沙、悬浮物和可溶性碳酸盐等,试说明图中所示的 A——E 各步骤的作用。

A. B. C. D. E. 布置作业:1、课本第8页1、2、3题2、预习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一部分第 4 页 共 36 页板书设计:第六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生物资源动力资源一、 海水中的物质镁的制取: 二、 海底矿物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多金属结核煤海滨砂矿和砂砾其他三、 海水淡化蒸馏法结晶法膜法附: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仪器、药品: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海水、硝酸银溶液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结论1、按图所示组装仪器,并检查装置气密性2、向大试管中加入约 5 毫升-10 毫升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3、往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问题: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第 5 页 共 36 页第二节 海水晒盐[第 1 课时]海水晒盐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饱和溶液” 、 “结晶”等概念并能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教学重点:1、知道蒸发结晶是海水晒盐的基本原理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饱和溶液” 、 “结晶”等概念并能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教学难点: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的原理及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重、难点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实验探究、教师讲解、和对比的方法来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教学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具药品:多媒体、实验器材:托盘天平,量筒,小烧杯(50ml) ,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玻璃片,电热吹风机、蒸馏水,食盐晶体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我们都知道由海水可以晒制食盐,但晒盐过程的原理你知道吗?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学习海水“晒盐”过程,学习“饱和溶液” 、 “结晶”等概念,并完成有关的实验探究[板书]:一、海水晒盐的过程[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书 P9 有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1.由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的基本过程先将海水引入 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时,再导入 池,继续日晒,海水成为食盐的 溶液,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 [教师引导]:1.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形成食盐的饱和溶液前,应该是食盐的什么溶液?3.通过什么方法将食盐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反馈,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饱和溶液的配制与蒸发结晶投影实验步骤:1.量取 20ml 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称取 10g 食盐晶体,先取一半(约 5g)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再将剩余的食盐晶体加入小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食盐是否全部溶解2.取小烧杯中的上层清夜少许,滴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电热吹风机向玻璃片上的溶液吹热风,观察现象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 )[教师讲解]: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结晶: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里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第 6 页 共 36 页1.你怎样判断食盐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2.从获得饱和食盐溶液的方法看,本实验与海水“晒盐”有何不同?3.你认为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海水“晒盐”?4.不饱和溶液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转变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可以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吗?(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反馈、讲解]: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依据: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下,往溶液中再加入该溶质,观察是否能够继续溶解如果能够继续溶解,则在此温度下,该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而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下, 3.溶液饱和不饱和与溶液浓与稀的关系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问题,而溶液的浓和稀,指的是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所含溶质多和少的问题因此对不同的溶质来说,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和溶液的浓与稀没有必然的联系,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对同一种溶质来说,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浓[投影探究实验]探究 1:小明在 20℃时量取 100mL 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取 38.2g 氯化铵,将称取氯化铵放入 100mL 水中,充分搅拌,烧杯内有剩余固体小明将烧杯用酒精灯加热后,烧杯内固体消失,又称取 2g 氯化铵放入烧杯并搅拌,氯化铵全部溶解小明撤掉酒精灯,让所得溶液冷却,过了一会小明发现烧杯内又有固体出现探究 2: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