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7180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卫生课件)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Q生产性粉尘概述Q尘肺病概述Q游离SiO2粉尘和矽肺Q石棉粉尘与石棉肺Q煤尘、煤矽尘与煤工尘肺Q有机粉尘及所致肺部疾患患病情况:死亡7人,159名患矽肺病民工中 ,一期13人,二期的43人,三期的113人。结果:宜兴市政府和洑东镇石英砂厂私营业 主向159名商城籍矽肺病民工赔款440万元人民币 , 支付47.5万元工人工资。第一节 生产性粉尘概述一、生产性粉尘的定义、分类及来源二、 生产性粉尘与健康一、生产性粉尘的定义C粉尘(dust):指能较长时间漂浮于空气中的固 体微粒。C生产性粉尘:专指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 较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固体微粒。二、生产性粉尘的分

2、类C按化学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inorganic dust)、 有机粉尘(organic dust)和混合性粉尘。C无机粉尘按其化学性质可再分为:l矽尘:生物学活性最强、危害最大。l矽酸盐尘:石棉、滑石、云母、水泥 粉尘。l含炭粉尘:煤尘、石墨、活性炭等。l金属粉尘:铁、铜、锡等。三、生产性粉尘的来源C就生产方式而言w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为最重要的来 源;w固体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或爆破;w物质加热时形成的以气溶胶方式存在 的粉尘;w固体粉状物质的包装、搬运、混合、 搅拌等。C就生产种类(行业)而言,几乎是各行各业。w矿山开采业w机械加工业w冶炼业w建筑材料业w筑路业w水电业四、生产性粉尘与健康Q

3、 呼吸系统的清除反应Q 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Q 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有关因素Q呼吸系统的清除反应(一)粉尘的沉积C撞击、重力沉积、布朗运动、静电沉积、截留。C粉尘沉积的机会决定于粉尘颗粒的大小及比重以 及工人的呼吸通气量及流速。吸入粉尘在肺内各部的阻留情况部 位 被阻留的粒子大小(m)支气管 50主支气管 2050终末支气管 1020呼吸支气管 510肺泡 0.35 (二)清除机制鼻腔:阻留3050%的粉尘;C支气管粘液纤毛系统: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和咳嗽反射是完成尘 粒清除作用的重要机制。C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尘细胞阿米巴样运动 纤毛运动进入淋巴回流 肺门淋巴结总之,上呼吸道的阻留作用和粉尘的惯

4、性 碰撞及重力沉降作用使粉尘沉积于呼吸道内,呼 吸道粘液的分泌和纤毛上皮的运动,然后通过咳 嗽咯痰是粉尘排出的主要方式。Q生产性粉尘的致病作用C呼吸系统疾病C局部作用C中毒作用 1. 呼吸系统疾病C致纤维化作用 尘肺长期吸入生产性无机粉尘,主要是矿物性 粉尘而致的以肺组织纤维化病变为主的一类 全身性疾病的统称。其病理特点是肺组织发 生弥漫性、进行性的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呼 吸功能严重受损而致劳动能力下降以至丧失 。 慢性铍病C 呼吸系统肿瘤石棉粉尘肺癌和间皮瘤放射性矿物质粉尘肺癌金属粉尘镍、铬酸盐肺癌C 粉尘沉着症某些生产性粉尘(惰性金属粉 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 组织中,呈现一般

5、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 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 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无进展,X线 胸片阴影可逐渐消退。C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棉尘症、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等。C非特异性炎症反应(nonspecific inflammation)继发感染“尘性慢性支气管炎”2. 局部作用皮肤、粘膜、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C发生鼻炎、咽炎、喉炎;C堵塞皮脂腺,导致粉刺、毛囊炎;C角膜损害。3. 中毒作用C吸入铅、砷、锰等粉尘。Q影响粉尘致病作用的有关因素C 粉尘的化学性质:主要因素1.粉尘致纤维化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粉尘 中游离SiO2含量。游离SiO2含量70%:短期发病,矽结节为主;游离SiO

6、2含量15m;l 可吸入性粉尘(inhalable dust)粒径 温石棉w纤维长度:20微米,温石棉铁石棉;l 工种:采矿工烟煤褐煤二、病理C基本病理改变:肺间质弥漫性煤尘沉积和煤尘灶的形成,弥 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及弥漫性灶周肺气肿。u煤尘灶也称煤斑,是煤工尘肺的特征性病理变化, 是病理诊断的基础指标。肉眼观察呈灶状,色黑,质软,直径25mm ,境界不清,表现为网状或条索状。 煤尘细胞灶:由数量不等的煤尘以及吞噬了 煤尘的巨噬细胞,聚集在肺泡、肺泡壁、细小支气 管和血管周围形成。煤尘纤维灶:煤尘细胞灶继续发展出现纤维 化,早期以网状纤维为主,后期可有少量的胶原纤 维交织其中。u 灶周肺气肿是煤

7、工尘肺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局限性肺气肿:散在分布于煤斑旁的扩大气腔,与煤斑共存。小叶中心性肺气肿:在煤斑的中心或煤尘灶的周边,有扩张的气腔 ,居小叶中心。u 煤矽结节肉眼:圆形或不规则形,25mm或稍大,色黑,质坚 实。典型煤矽结节:中心部由漩涡样排列的胶原纤维构成,之间有明 显煤尘沉着,周边有大量煤尘细胞、成纤维细胞、网状 纤维和少量胶原纤维,向四周伸展呈放射状。非典型煤矽结节:无胶原纤维核心,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并较为疏 松,尘细胞分散在纤维束之间。u弥漫性纤维化u进行性大块纤维化(progress mass fibrosis,PMF)由结缔组织包围了很多碳素粉尘组成,其内 很少有煤尘结节;或

8、由许多煤矽结节融合而成的结节融合块, 主要见于煤矽肺中。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发病缓慢,可长期无任何症状。射线表现:圆形小阴影,多为p、q。不规则形小阴影较少见。大阴影多在两肺上中区,左右对称。弥漫性肺气肿、局限性肺气肿和泡性肺气肿(白圈黑点 )合并症: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为主,肺结核、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尘肺(Caplan综合症)1953年Caplan首先发现患有关节炎的煤矿工人尘肺。 患者类风湿因子阳性。病理特点:两肺出现大的(520mm)类风湿尘肺结节及融合病 灶,两肺下叶多见。X射线表现:致密度高而均匀,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阴影。典型的类风湿尘肺:有尘肺、肯定的类风湿关节炎及胸片上相

9、应的X射线 表现,类风湿因子可为阳性或阴性。第五节 有机粉尘及所致肺部疾患 C有机粉尘:植物性粉尘(vagetable dusts)动物性粉尘(animal dusts)人工合成有机粉尘 C常夹杂有游离SiO2、各种微生物、聚合物单体等 物质,可增加有机粉尘的危害。C纺织工业、轻工业木材加工制造、烟草、茶、皮 毛加工、化学工业塑料、合成纤维等的生产运输 等,农牧业的粮食收获、加工等。 一、棉尘病(byssinosis) 由于长期吸入棉、麻、软大麻等植物性粉尘 引起,多在周末或放假休息后再工作时发生,以支 气管痉挛、气道堵塞为主,又称“星期一热”。症状和体征:特征性的胸部紧缩感,胸闷,气短,可伴

10、咳 嗽,有急性通气功能下降。无类似尘肺的纤维化改变。多在工作两天后症状减轻乃至消失。无特殊体征,X线胸片一般无特殊形态学改变二、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occupational allergic alveolitis) 由于在职业活动中吸入被霉菌、细菌、或 血清蛋白污染的有机粉尘,如枯草、甘蔗、鸡、 鹦鹉等禽类的羽毛和粪便引起的可逆性间质肉芽 肿性肺炎。常见有农民肺和甘蔗肺。农民肺(farmer lung)饲料粉碎工,尤其在 粉碎霉变的草料和粮谷工人 多见。主要致病原:吸入含嗜热性放线菌孢子的霉变枯草粉尘。多数急性患者血清中存在特异性的沉淀抗体, 并于相应抗原气溶胶激发后48小时产生症状。症状与体征:畏寒、发热、呼吸急促。X线胸片可见粟粒状阴影,持续发展可发生不可 逆的肺组织纤维化增生。肺功能出现改变,病人丧失劳动能力。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