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效用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4386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效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效用论(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效 用 论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结构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 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为 什么会有这种特定的关系?必须进一步探讨决定对商品 需求的消费者行为。 本章的学习目标: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 无差异曲线、商品边际替代率 预算线及其变动 消费者均衡及均衡条件 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价格收入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正常品、低档品和吉芬品各自的收入效用和替代效应 个别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不确定性和风险、消费者的风险态度3.1 效用论概述效用的概念F是指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指消费者在 消费商品时感受到的满足程度。F效用是一种主观上的

2、享受、用处或满足,是商品 有用性的主观量度。F一个消费者想要一单位商品A的心情甚于要另一单 位商品B,原因在于商品A比B有更多的效用。n效用论分为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n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加总求和,表 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是马歇尔确定的, 称为尤特尔(Util)。n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大小是无法具体衡 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 级来表示。现代微观经济学通常使用序数 效用。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TU)F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 费中得到满足的总量。边际效用(MU)F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 所得到的效用增量。F边际即marginal,经济

3、学关键术语,通常是指“新 增”或“额外”的意思。TU和MU的相互关系参见书p73表31根据定义TU是所有MU之和,而MU是TU的变动 率。数学表示:FMU=TU(Xn)TU(Xn-1)FTU(Xn)= MU(Xi)F或者MU=dTU(X)/dx图形表示:F从中可以看出MU是递减的。TUQMUQ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 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 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 位中所得得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原因:F一是生理与心理上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 越多,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重复刺激的 反应就递减了。F二是若一种物品有几

4、种用途,当只有一个物品时 ,他一定会用来满足最重要的用途,再多一个再 用于次要的用途,因此后一个单位的效用一定小 于前一个单位的效用。注 意MU可以大于0,小于0,或者等于0。MU0的经济含义:F增加消费能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TU呈上升趋势。MU=0的经济含意:F对于讨论的这种商品,你想要的已经全部有了,你不想要再多的了,失去一个,你也不在乎。F此时TU达到最高点。MU MU2/P2时,同理可得。n总之某种商品最后一元钱能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 时,钱就会从其他商品花费中转移到该种商品上 ,该商品的MU会随Q上升而下降,直到花费在该 商品上的最后一元钱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商品 相等为止,从而增加了

5、总效用。n例见书p77表32证 明 二n最大化TU=U(X1,X2) n且满足P1X1+P2Y2 =I n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即 是求nZ=U(X1,X2)+ (I- P1X1- P2Y2 )的极值条件:MU1/ P1=MU2/ P2=为最优购买 条件下每单位货币的效用 。需求曲线的推导理论基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条件。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FMU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高;FMU越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越低。F由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量的增加,MU是越来 越低的,因此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越来越低。F也可由MU/P=知,随着Q上升,MU越来越小,而 不

6、变,则式子成立,必须P同比例于MU的递减而递减。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对每一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并不 等于商品在市场上的实际价格。消费者剩余(简称CS):F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 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图形表示CS如图,其中P0是市场价格,Q0是实际购买量。PQ消费者实 际支付消费者剩余P0Q0计 算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 需求量其中f(Q)是反需求函数。例 子n需求函数为 P=20-2Qdn当P=10元,Qd=5n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为105=50 n他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之和为: 50(20-2Qd)dQd=(20Qd-Q2

7、d)|50=100-25=75 n消费者剩余为75-50=253.2 无差异曲线效用大小,只能是定序的,而不是基数的,这就 推动了序数效用论的成熟。它是由埃奇沃斯(Edgeworth)所发明,由帕累托 (Pareto)扩大应用。后到本世纪30年代由艾伦 (Allen)和希克斯(Hicks)发展成为完整的理 论。序数效用论提出了消费者偏好的概念,一般以 表示前者偏好后者。偏好的性质偏好的完全性:任何商品组合A和B,总有AB ,或者BA,或者AB。偏好的可传递性:对于三种商品组合A,B,C, 若AB,BC,则AC。此性质保证了消费者偏 好的一致性。偏好的非饱和性:消费者总是偏好含商品多的那 个组合

8、,这主要是因为存在着稀缺性。这里的商 品都是指的“好商品”。从图中,我们直观地 可判断CAB。但一时不能直观地判断A与D、E篮子之间的效用大小。所以需要增加信息量 。首先就是需要获得无差异的信息。A。 。BCDE无差异曲线如书p82无差异表33。把无差异组合从表的形式转达换为几何形式,并作出变量连续性假设,那就是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或者说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YABX无差异曲线的性质由于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存在着无数条无 差异曲线,我们将这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称为无 差异曲线族,在平面上称为无差异曲线平面。 性质: F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

9、 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效 用水平。 F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的。一条无差异曲线效 用水平不变,一个商品数量的增加必须由另一 个商品的减少来补偿。 F无差异曲线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是不能 相交的。 F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边际替代率的绝 对值有递减倾向。 凸向原点的另一种表述A、B为无差异曲线 上任意的二个点。 这二点上的效用, 低于A、B之间直线 上任意点的效用。 因为一般消费者喜 欢多样化消费,而 不是专门消费两种 商品中的一种。YX。AB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 情况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 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公式: F当X10时, F因此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是无差 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FX1和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变化量。 X10, X2Upw1+(1-p)w2风险管理方法一:保险风险厌恶的消费者愿意放弃一部分收入去购买保 险来消除风险。风险厌恶的消费者是保险的需求方,保险公司是 保险的供给方。考虑Lp;WL,W,消费者购买保险的保险费 为S。消费者愿意购买保险的条件:Sp.L保险公司愿意接受投保条件: Sp.L保险市场均衡条件: Sp.LF书p117119F思考题:7、8、 11、12、13F作业:4、5、6、 9、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