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22 课 《世说新语》二则期行 乘船中考考试点梳理一.文学常识1.《世说新语》是古代 集,分 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 末年到 之间 清高放诞的言逸事作者 , 时文学家,彭城人2.《期行》选自 ,《乘船》选自 这两篇体裁都是 二.重点词语1 注音:尊君在不 华歆 歆辄难之 宁可以急相弃邪 拯2、重点实词期: 日中: 去: 不: 委: 君: 家君: 引: 顾: 辄: 幸: 尚: 可: 贼: 舍: 纳:托: 宁: 邪: 拯:3、 通假字 尊君在不 通 ,意思: 4、古今异义期日中古义: 相约 今义 日期 去后乃至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某地去 宁可以急相弃邪 古义: 可以因为 今义 表示能够 后贼追至 古义: 今义 本所以疑古义: 所与以形成固定式,表示……的原因 今义 表示因果关系联词 5、一词多义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凭借宁可以急相弃邪故 因为本所以疑 与“所” 合用,表示……的原因 6、词类活用 形容词意动用法 : 友人惭 对……感到惭愧7、虚词下车引之 之歆辄难之 华王之优劣 三.重点句子:省略句: 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过中不至,相委而去,去后乃至朗曰:幸尚宽判断句:非人哉倒装句:何不不可?翻译:(1)尊君在不?(2)歆辄难之 (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4)宁可以急相弃邪?四、中心概括:《期行》通过讲述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小上年纪的陈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优秀品质同时从另一侧面,也告诫人们办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否则就会丧失朋友《乘船》叙述了华歆也王朗对待一个搭船逃难人的不同的处置态度与方法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五、写作特色1、《期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2、《乘船》采用对比手法理解拓展3《期行》中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做得对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4 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5 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其优劣6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你帮助而又损害到你自身利益的事,你会怎么做?五、扩展:假如第二天陈太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六、《世说新语》理解练习.一、按要求默写1.《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是 2.交代客人发怒的原因的句子是 3.交代对话由来的句子是 4.陈元方指出父亲友人的两点错误是5、《乘船》中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 6.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所携之人的理由是 7.《期行》中表现客人十分无礼的句子是8.最能体现陈元方态度的句子是二.回答下列问题 1.《期行》中“君”“家君”“尊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2.《期行》中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做得对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3.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4.《乘船》中“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一句中的“此”指代 5.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其优劣6.《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7.《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8、如何评价本文中的四个人?9.在现实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你帮助而又损害到你自身利益的事,你会怎么做?五、扩展:假如第二天陈太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1 期日中过中不至 2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4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 幸尚宽,何为不可? 6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7、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8、元方入门不顾二、1 答:君:对对方的尊称,您;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尊君:古代称对方的父亲2、答:认为“对”的理由,友人失信在前,陈太丘不等友人无可厚非;认为“不对”的理由:元方没弄清事情原委,也许友人有事耽搁或许发生了意外事情等如果我是陈太丘,我也会自己办自己的事去;或者耐心地等朋友;或去他家探询到底为什么 3、答:认为失礼:在友人表示惭愧的时候仍是“入门不顾”,显得不够礼貌;认为不失礼:当时陈家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陈元方也知道维护家门的荣誉,友人骂自己的父亲,他自然不能原谅他。
4、贼将至 5 答:有人想搭船,王朗轻率答应,当贼人追来时,他又欲舍所携人,反映了王朗轻诺寡信,考虑问题不全面,而华歆在那人想搭船时,有不纳之意,后在贼人追 至时却救人救到底,反映了华歆考虑问题全面,对自己说的话负责到底的精神,华优王劣 6《期行》告诉我们从小要做一个守信的人7、《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不能轻诺寡信8、如:1、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a、可以理解为元方并非“无礼”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b、可以理解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9、王朗轻诺寡信 , 华歆救人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