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3366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高考图(表)文转换专项讲解和训练不管在选择题还是在问答题中,都隐含 有答案中需要的信息(图表、文字)。问题 在于要会利用这些信息。可以说,不能放过 一句话,特别是关键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读图示题有规律可循:一是确信“乌龟就在坛子里” ,分就在图里;二是做到数看:如看名称,看标记,看图象 运动轨迹(柱状、箭头、曲线、折线,一般都反映某个指标 的增加或减少),看数字,看时间,看设问等。三是对有关 指标进行比较(纵向、横向)、分析,用政治术语把图示揭 示的现象和问题表述出来,要进行比较。在过程中比较,看 变化。套路:时间 + 有关指标及其变化情况 + 简要分析 = 答案要点 获取和解读

2、信息的能力例1(2006年文综综全国1卷第38题题)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问题 。 材料一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该采取的措施。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 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加以说明。怎样增强这种能力?注意:在读图时,不要看

3、错标记。如上例,考生A的答案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几乎没 有上升;能源消费总量先是快速上升,到2005年开始下降 ;国内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总量成正比。”该答案的、两点,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错答成为 国内生产总值;把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错答为能源消费总量 。说明没有看懂图示中的标记。第点表述不科学,该答案 得0分。还要注意:有可比性,计量单位相同的指标才可 比较,否则不能比较。考生B的答卷是:“能源消费总量高于国内生产 总值;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率;能源消费总量始终高速增长。”就第问来说,图8中有坐标、柱状、线段和数字,非常复杂 。考生仔细观察图的名称,4个经济指标的标记

4、,它们在3个时 间段各自的运动轨迹,就不难得出正确答案:“20022005年间,我国GDP持续、平稳、高速增长;同 期,能源消费总量也高速增长。从2002到2003年,能源消费的增长明显快于GDP的增长 。20032004年间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都没有显著变 化,但前者的数值远高于后者的数值。20042005年间能源消 费增长率下降,同期GDP增长率保持稳定,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中 单位GDP能耗较高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审题不仔细、答偏、答漏、答错。如2006年全 国1卷第38题第问,限定用经济常识回答,不少考 生用哲学知识或政治常识回答。这一能力不强的表现怎样增强这种能力?主

5、要是明确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其主要方法 有分层法、抓关键词法。如06年卷一38题的第问,就应提取“经济常 识”“企业” 和“措施”三个关键词。根据“经济 常识”,确定运用的知识范围;根据“企业”,确定 答案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 “政府”和“公民 ”。从“措施”,确定属于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这样就弄清楚了答题的方向。不会答偏。例:企业应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节约能源使用,保护 好厂房及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同时积极发挥主观功能性。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是一 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矿产能源很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企业 不能盲目的消耗能源,要为下一代着想。认清中国的国情,中国处

6、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图示 的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企业必须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 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质量。了解价值规律,不要盲目的生产,从而导致资源的浪 费。试题限定答案的主体是“企业应采取的措施”,有的却答的 是国家、政府和公民应采取的措施。这一能力不强的表现犯张冠李戴,调动的知识不正确、遗漏要点、完全脱离教 材盲目时政化等错误。考生C的答案是:企业要走高产、优质、高效的新型 工业化道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构建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此答案将我国发展农业的“两高一 优”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混淆。又如,考生D的答案是:时刻审记“八荣八耻”;寻找 利用新能源;

7、加强企业的规划建设完全脱离教材知识, 盲目搬用一些复习资料上的观点,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联想法”、“转化法”。应将设问、材料与教材有关知识建立对应的联系,设问、材 料二与教材知识建立对应的联系 高投入、高产产出 高耗能、高污污染使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 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该业该 采取 的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 进技术;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技能;采用现代 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运用演绎组织答案的要领是:即观点在前,材料在后,用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 证明观点。或曰:理论“挂钩”实际。答案要点教材知识某具体材料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组织哲学部分答案。参考答案: 实

8、现可持续发展,要尊重客观规律,这是发 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既 要尊重经济增长的规律,又要尊重能源节约和环境保 护的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 观能动性是认识规律运用规律的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能动地认识相关规律,在实践中创造条件努力实现 这一目标。原题剖析38(32分) 材料一:农村公共投入与农业 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两个: 一是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包括农村的交通、通讯、自来水、农 田水利设施等。二是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建设

9、社会主义新 农村当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将继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 施、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财政加大对农村公共投入的理由。问,参考答案:材料一说明,农村通讯、教育、科技等公共投入都可 以带来教高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特 别是科技投入,产生的经济效益最高。回答到政治常识了。审题出了错。不明确考查意图。教材基础知识比较好。要善于和具体材料结合。对知识点把握比较全面,能结合材料具体分析说明。 是一份好答案。的参考答案: 农村公共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 单纯的市场调节,不可能解决农村公共投入不足的问题,必须 加强国

10、家的宏观调控,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来解决。(2分) 财政加大对农村公共投入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调节资源配 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分)第二部分材料阅读题专项讲解和训练-哲学常识三、关于能力三、关于能力训练训练训练训练 与提高的与提高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怎样增强这种能力?要告诉诉学生要有一些基本套路,或者说说基本思路基本思路例1如果要求用哲学常识回答,判断是为什么还是怎 么办?如果是怎么办?那就非常好解决,就是各课 的标题:例如,应当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检 索还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

11、事求是;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观点看 问题,抓重点、看主流,统筹兼顾,透过现象看本 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原则等。三、关于能力三、关于能力训练训练训练训练 与提高的与提高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当“枪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选择题 的“踩踩点率”1、审题要严。做到抓“题眼”,明“题旨”。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五子登科”三、关于能力三、关于能力训练训练训练训练 与提高的与提高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当“枪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选择题 的“踩踩点率”1、审题要严。做到抓“题眼”,明“题旨”。审题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的集中体现 。抓“题眼”即抓材料或设问中

12、的主题词、图表 的名称、注解等可以反映试题灵魂的信息。明 “题旨”即弄清考“是什么”、“为什么”、还是考“ 怎么办”。例如:(1999年高考)据国家有关部门门的调查调查 ,目 前家电类电类 主产产企业业生产产能力过过剩,产产品库库存积压严积压严 重 。结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这认为这 些企业应该业应该 怎么办办? 限制性设问设问 要求考生依据试题规试题规 定的原理范围围来分 析材料所反映的问题问题 。例1第问问就属于限制性设问设问 , 限制用经济经济 常识识回答。目前文综综中多为为此类设问类设问 。 三、关于能力三、关于能力训练训练训练训练 与提高的与提高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当“枪枪手”,提高解答

13、非选择题选择题 的“踩踩点率”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用题料。就是要充分利用试题提供的材料即信 息,答案藏在材料里,答案应从材料来;材料信 息的利用率与得分率呈正相关。材料利用得越充 分,得分的机会就越多。扣“题题意”,就是紧紧扣题题目要求作答,力求答 准不答“偏”,答全不答“漏”!注意克服思维维定 势势。有的考生往往从自己的印象出发发,一看背 景材料似曾相识识,不仔细细推敲材料就匆忙做答 ,结结果离题题万里。A、提炼法B、化用法三、关于能力三、关于能力训练训练训练训练 与提高的与提高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当“枪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选择题 的“踩踩点率”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

14、用题料A、提炼法从材料的反映表象的文字、数字中,经过抽 象思维,发现其隐含的原理,或者说对材料进 行归纳、概括,使原理“显性化”,也就是从感 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例:(2004年文综综湖北卷)从几年前的“电电多了”,到现现在的大面 积积缺电电,电电力供应应已成为为制约约中国经济发经济发 展的重要因素。 电电力行业业有其特殊性,首先是发发、供、用瞬间间完成,直发发直送, 不能储储存;其次是结结构性、时时段性、不能简单简单 地用多与少来衡量。此 外,电电力建设设周期性强,这这就要求电电力建设规设规 划适度超前,等到缺电电 ,才开始建电电源点,就来不及了。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我们应们应 如何实实事

15、求是地解决电电力短缺问题问题 。 电电力生产产和消费费的特殊规规律电电力生产产和消费费的特殊规规律电力生产 和消费的 特殊规律提高预见 性,坚持 适度超前 原则三、关于能力三、关于能力训练训练训练训练 与提高的与提高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当“枪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选择题 的“踩踩点率”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用题料不是简单照抄照搬教材结论。而是如同“揉面”,用知识 之“水”来揉和材料之“面”。使所学的“理论”与材料的“实际” 密切结合起来。直接将所学的某一原理与要论述的材料“套 用”在一起,有“天衣无缝”之妙例(2004年文综北京卷,材料略):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 变的辨证关系的

16、? 其标答为: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是“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前提和基 础。 “神舟”五号是在前四次无人飞船实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从 “神舟”五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空间站,探测月球等,是在新质基础 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电电力生产产和消费费的特殊规规律电电力生产产和消费费的特殊规规律量变是质变的 前提和基础,质 变是量变的必然 结果B、化用法三、关于能力三、关于能力训练训练训练训练 与提高的与提高的问题问题问题问题当“枪枪手”,提高解答非选择题选择题 的“踩踩点率”2答题要用“题料”,扣“题意”。 主观题观题 答题题技巧或者说说是组织组织 答案的技巧:画圈子确定知识识范围围。标标号子分点答题题。采点子教材知识识、用术语术语 ,不用口语语。挂钩钩子要引用材料。不搞两张张皮。实际实际 上就是理论结论结 合 实际实际 的原则则 。扎辫辫子扣题题。答案的结结尾要回到问题问题 上去。例如:所以说说这样规这样规 范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