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262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搅拌聚合釜的放大*本章目录v7.1 概述 v7.2 搅拌聚合釜的传热放大 v7.3 搅拌聚合釜的搅拌放大 v7.4 非几何相似放大 v7.5 放大准则的确定*v基本要求:掌握各种聚合反应器的放大方法,特点。 v重 点:搅拌聚合釜的方次放大原则。不同方次放大的物 理意义。*7.1 概述*若二釜中处理的物料相同,则 , 这样上式可化简为:7.2 搅拌聚合釜的传热放大搅拌釜的传热关联式为:式中L为与传热面有关的代表性尺寸,其他符合意义同第六章。 若有两个几何相似的大(2)小(1)搅拌釜,则有(7-1)(7-2)*在大小釜中,L/D是一定的,令L/D=S,(7-2)可成为:令搅拌桨的叶端速度N

2、D=v,则上式变为:由于L与D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D也是与传热面有关的尺寸。 令与传热面有关的尺寸为 ,则(7-3)(7-4)*7.3 搅拌聚合釜的搅拌放大在相似放大中,每一个准数代表某一种放大规则。但这些准数 所代表的放大规则经常是矛盾的。 所以在放大过程中要抓住起控制作用的因素,保持与这些因素 有关的准数在放大过程中不变,而对其他因素加以适当照顾。从上表可看出,在釜容积放大后,传热面积、排出流量、转速下降了, 而叶端速度增加,这样就产生了如下问题:(1)传热面不够,就应增添附加传热面; (2)排出流量下降,循环次数减少,搅拌效果变弱,混合恶化;(3)叶端速度增加,转速降低,造成叶端最

3、大剪切速率增加,釜内平均剪切速率下降。表7-2 参数放大比与容积比关系*式中,tb为混合时间,tbN为在所要求的混合时间内桨叶的回转 总数。放大时不能单纯强调形式上的相似,应按照一定的过程对搅拌的特殊 要求(如混合时间、颗粒悬浮程度、流体的流动状态)来选定关键的 混合参数作为放大依据,针对不同的搅拌体系采用不同的放大方法。1、均一相液体间的混合此时可按大小釜的混合时间数相等进行放大,即所以对于均一相液体间的混合操作放大时只须保持大小釜的回转 总数相等即可。若要保持大小釜相同的混合时间,应使两釜的转速相等,即(7-18)*2、以传热为主搅拌釜的放大(1)当传热采用叶端速度相等放大时,*7.4 非

4、几何相似放大非几何相似放大的实质是:在明确放大准则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桨型、釜中内部构件、桨叶 几何尺寸等手段,使工业釜的操作状态能满足放大准则的要求。即令工业釜和模试釜之间对过程结果有决定影响的混合参数相一致。因此,运用非几何相似放大,需掌握桨型、桨叶尺寸以及内部构件 与各混合参数之间的关系。*例题v 为了给80m3氯乙烯大型聚合釜的设计提供数据,在内径为0.4m,体积为 80L的试验釜中进行冷模试验,试验釜与大型釜几何相似。搅拌桨叶采用单 层三叶后掠式,上翘角 为15,后掠角 为50。桨叶靠近釜底安装。大型 釜中为了增加传热面用四支D型挡板,内通冷却水。试验釜中也按几何相似 安装四支D型挡板

5、。试验釜中以水作搅拌介质,对不同截面的浆叶进行研究 得到下表所示的结果。冷模试验结果*计算中考虑到水和聚氯乙烯粒子混合物料的密度比水大,因此 假定聚合时搅拌功率PP为搅拌水时功率的1.2倍。计算PV时,用 PP除以釜的公称容积。取釜的装料系数为0.9,聚合液密度为 1090kg/m3,黏度为5.6510-3Pas。表中 由下式计算得到:假定单位体积搅拌功率为PV为1.2kW/m3,每分钟循环次数不小 于7次,试计算大型釜操作时的转速、功率、单位体积功等参数。*解:1、确定线性放大比按题意则大釜直径T2为:桨径D2为:大釜装料量为:*水的密度 ,可得从制造简单考虑,可先采用平板型三叶后掠式。按表

6、中数据, 此时NP=1.76。假设釜中物料处于湍流状态,则2、计算大釜循环次数NC搅拌水时的功率PW为:校核大釜中NRe,取聚合液密度为1090kg/m3,计算结果表明,上面假设物料处于湍流状态是正确的。*因为希望Nc不少于7 1/min,所以要设法提高循环次数。可通过 以下几种途径。循环次数Nc为:(1)桨叶形状及尺寸不变,提高转速。 按Nc=7 1/min计,此时的转速应为:搅拌功率为:故:*(2)仍采用平板型桨叶,但使b/T=0.1,D/T=0.48此时由试验釜测定得到:因而可由(1)、(2)计算桨叶尺寸改变后的NP及Nqd,(1)(2)因此有:*若令釜中循环次数为7 1/min,则此时的转速为取N=73r/min,(3) 仍采用平板型桨叶,但使b/T=0.12,D/T=0.5此时,按式(1)、(2)可算得:*若令釜中循环次数为7 1/min,此时的转速为:取N=65r/min,则*若按PV=1.2kW/m3,此时的转速为(4)b/T,D/T不变,改用NP/Nqd值较小的扁圆截面三叶后掠式桨叶循环次数为*将四种计算结果归纳于下表。可见,从减少能耗角度看,以方案4最好, 由于平板型桨叶制造方便,故方案2、3也可采用。四种方案结果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