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149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重要机遇。从国际上看,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转型。从国内来看,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生态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加注重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实施新的十年西部大开发, 努力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域、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域,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城市。一、生态文明首先,生态它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

2、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 所以我们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与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所以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和谐社会与和

3、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文明是基于生态危机、反思传统发展观念而进行的理性选择。 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 是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之一,可逐渐缓解我国资源、环境的 “ 瓶颈” 制约,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使我们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样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

4、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 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 探索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 绿色化

5、” 、无害化道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 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 所以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6、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二,城市建设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 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城市建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以规划为依据,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对城市系统内各物质设施进行建设, 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城市系统内各个物质设施的实物行态,是为管理城市创造良好条件的基础性、阶段性

7、工作,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 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真正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因此,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体, 只有做好生态文明,才能使得整个城市系统得以稳定点的运转和发展。其次,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 政策法规等方面。所以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必然成为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主题。 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

8、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 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 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 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长期以来, 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政策都是重资源开发,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主线兼顾市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城市个性集中体现于城市建筑,城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立体的绘画、实用的雕塑,是技术与

9、艺术的完美结合、实用性与观赏性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城市个性最直观的表达,是一个地域的历史文化、时代风格、崇尚理念在建筑上留下的烙印。不同城市的建筑体现着不同城市的文化韵味, 并在城市的演进中日益积淀为城市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城市文明多品位。 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向上的科学人文精神, 永远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包容性决定了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性。在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 我们更应该关注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文素养,在追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协调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城市风采。城市文化的核心在于广大市民的人文素养。应从塑造城市精神的全局着眼,从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的细节入手

10、,从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整体抓起,用文化环境感染人,用文化行为带动人,以此提升城市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综上所述,城市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基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此城市的发展也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三,生态文明是构建城市建设的基础与根本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固然是每坐城市运行与发展的理想方向,但自然的和谐并不是绝对的和谐,而是有“冲突”的和谐,即一种动态的平衡,它既包含合作,也包含斗争,表现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即人与自然系统各要素间存在“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 只不过这些或对立或互补或一致的 “

11、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形成的合力能保持在可承受的生态稳定阈值或生态稳定空间内波动,即每一个系统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从局部、短期看是动荡的、不平衡的,但从整体、长期看,是一种“发展过程的稳定性”,从而保持系统整体持续稳定,达到整体协同进化、发展。文化建设既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保障力量。但从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的整体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文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一些城市在现代化的名义下,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城市形象变得千篇一律, 直接影响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质量。要正确引导城市发展,科学提高城市品位, 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以形成和强化自己城市的特色。从广义上讲, 文化是

12、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现代社会中, 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它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判断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 人们已不再单纯看发展速度和国民生产总值,还要看城市环境和文化品位,以此来判断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否可持续发展。要建设现代化的城市,文化是不可缺少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没有品位的城市,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城市。生态城市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化的结果,它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进化”的定义,这一“进化”的概念,反映了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理想的终极目标,而是一个“动态目标”,或者说是一个协调、和谐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

13、式发展过程不是强调发展的数量和速度,而是更重视发展的质量及要素间的协调、平衡,以不断提高其整体质量水平,或者说发展的目标是整体功能的完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14、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更加注重人类福利、注重复合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缓解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弥补自然资源的结构性缺陷,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协调发展,引导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进方向。如今,不少城市都提出要建

15、设生态文明,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算作生态文明型城市呢?“ 生态文明型城市 ” 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 “ 人与生物圈计划 ” 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的目的就是保证经济、社会、环境各系统的协调性和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型城市应满足以下一些标准: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城市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产业结构合理,实现清洁生产;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物质、 能量循环利用率高;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生活质量高;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 环境质量高;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 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居民的身心健康

16、,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等等。大力提倡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 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同时,也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把 “ 可持续发展 ” 与“ 科教兴国 ” 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型城市,还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 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 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文明型城市, 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 21世纪是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步迈向生态化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生态环境的竞争。从一个城市来说,哪个城市生态环境好,就能更好的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处于竞争的有利地位。因此,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新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