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173146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经济学研究生课件(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戴治平 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前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学习思路u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思路u(一)什么是发展?什么是经济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u(二)发展什么?u(三)怎样发展?u二、学习思路u(一)从概念上理解、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定义和相应的 基础知识。u (二) 从理论结构上了解发展经济学的所阐述的本质内 涵。u (三)研究具体的经济实践活动,尤其是研究如何结合 中国的国情,灵活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解决 面临着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第一部分 发展经济学概述一、经济发展的定义l经济发展,除了人均收入的提高外,还应包括经济结 构的根本变化” 。

2、-(美)吉利斯 (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变化是指从欠发达状态向现代化转变的过 程。)l经济发展除了包含经济增长的含义之外,“还意味着产 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也包 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 。” -(美)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 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前者主 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 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 国家。“l中心国利用一切手段从外围发展中国家获取超额利润 ;同时,作为外围的发展中国家,力量分散,出于自 己利益的考虑,在国际贸易中竞相杀价,结果是穷者 越穷,导致“贸易条件恶化”。(一) “中心外围”理论的内容:l1、 “中心外围”体

3、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 ,具有整体性;l2、 “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 异性;l3、 “中心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二) “贸易条件恶化论”l辛格将“贸易条件恶化论”的内容拓展为三个方面:l1、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恶化比率高于发达 国家;l2、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的价格比发达国家下降的快 ;l3、初级产品占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比重较高,意味 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甚于 发达国家。九、诱导性创新理论l诱导性创新理论与农业发展 诱导性创新理论(theory ofinduced innovation)是由 日本农业经济学家速水佑次郎(Hayarm

4、i Yujiro)和美 国农业经济学家弗农拉坦(Ruttan Vernon W)在 20世纪70年代初共同提出的。该理论在上述农业发 展理论基础之上,将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结合起来 作为经济制度中由要素供给和产品需求所引导的内 生变量。 l该理论将农业技术的变化看成是以要素禀赋的相对稀 缺性为动因,由市场力量引导的。其中心论点是:要 素供给的相对稀缺导致要素价格变化,由此导致技术 进步的变化,实现丰富而廉价的投入品对稀缺而昂贵 的投入品的必要替代。例如,在土地稀缺的经济中, 土地价格相对昂贵将会引诱用更多劳动、化肥、良种 等投入代替土地的技术变革倾向的发生。第三部分 工业化与经济发展一、工业化的

5、含义二、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三、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四、工业化与其它发展的关系五、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一、工业化的含义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提高一国物质生活水平 的重要手段,是社会和经济展的必由之路,因此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对于 工业化这一名,不同的经济学家给出了不同的定 义。有经济学家定义,工业化是一系列主要生产函数 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 钱纳里的界定,他认为工业化是“一般可以由国内 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把工业化 看成是制造业份额的增加和农业份额的下降,这 种解释实际上是把工业化看成是一个结构转化的 过程。 根据新帕尔

6、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的解释,一 种明确的工业化过程的基本特征是:首先,国民 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例 提高了(因经济周期造成的中断除外)。其次,在 制造业和二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也有增加 的趋势,这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整个人口人均 收入也增加了。即:工业化意味着一国经济中制 造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收入的比例,以及制造业 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比例的提 高并占优势地的过程。还有一类是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 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了解释。强调工业化 的实质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而低 效率的农业部门的比例下降。二、工业化的理论依据 1恩格尔消费理论l 该理论

7、在需求发展方面为工业化提供了理论 依据。恩格尔消费规律表明,随着收入的增加 ,总支出中用于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的比例趋于 下降,而用于耐用消费品,奢侈品等的比例上 升。食物等生活必需品一般是由农业和其他初 级产业部门生产的。而耐用消费品、奢侈品等 基本上是由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提供的,因此 随着收入的提高,在需求的拉动下,为了生产更 多的工业消费品,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比重上升便成为必然趋势。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l 该理论从供给方面为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的劳 动生产率大大低于工业部门,把一部分劳动生 产率很低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劳动生产率较高 的工业

8、部门,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为加快本国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政 府应制订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工业化。 3贸易条件恶化论l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上涨, 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更多的进口商品 ,则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表现为贸易条件指 数变大;反之,如果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 商品价格下跌,即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换取 的进口商品数量减少,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表现为贸易条件指数变小。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 及初级产品和必需品本身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小 ,因此在国际商品交换过程中,初级产品的价格 与工业品价格相比有长期下降的趋势。在国际贸 易中工业品主要由

9、发达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主 要出口初级产品,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 中长期处于贸易条件恶化的不利地位,要摆脱这 种境况,惟一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本国工业,以本 国生产的工业品替代进口工业品。4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 该理论通过投资效益的分析说明了发展工业化的重要 意义。该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本有限,为了使有 限的资本产生最优效果,发展中国家必须把资本投入到联 系效应最大的产业中去。根据投入产出关系,工业部门特 别是资本品工业部门的联系效应比农业部门要大得多,即 工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带动国民经济各部门。因此,大力 发展工业特别是制成品工业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一

10、)刘易斯的工业化战略:l1、出口更多的农产品与矿产品;l2、发展自给自足的经济,强调国内市场的开拓;l3、出口制成品。(二)钱纳里的实证分析得出的工业化战略:l1、外向型初级产品生产导向的工业化战略。 实行这类工业化战略的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采用大量贸易保护政策 ,大规模推行进口替代,在初级产品出口保持高水平的同时,制成品 的出口也有显著增长,但出口收入完全依赖初级产品;l2、内向型工业化战略。 实行内向型工业化战略的国家大量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在工业化过程 中有意遵循有利于为国内市场而生产的保护政策。l3、中间型工业化战略。 这些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实行有限的对外开 放,这

11、些国家属于贸易平均水平和平均模式,对国内产业或产品的保 护程度属于中等水平; (三)贸易支持战略l1、进口替代战略(the strategy of import substituting) 是指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用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替 代从国外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并成为发展中国家的经 济发展实践中最为流行的贸易战略。二战后,绝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长期奉行进口替代战略,直到目前仍有许多发展中国家在 实行这一战略。l2、出口替代战略(the strategy of export substituting) 随着进口替代战略

12、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20世纪60年代中期 ,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转向更加开放的贸易战略。亚洲的日本 、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进 口替代工业化过渡后,采取了不遗余力的出口替代战略。四、工业化与其它发展的关系:(1)工业化与城市化l工业发展是城市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 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了城市发展的循环累 积因果机制理论,这一理论将工业的增长或城 市的扩大看成是一个相关的过程。认为城市规 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多的原因是城市部门 所提供的工资高,就业机会大,从而随着工业 化的加深,吸引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而且认为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促进的。l (2)工业

13、化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l对工业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演变规律的研究主 要是由西蒙库兹涅茨与钱纳里作出的。库兹涅 茨把57个国家和地区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为 八组。通过统计分析了得出:各个生产部门的产 值在总产值中的份额以及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的 份额变化。对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的一 般趋势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3)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刘易斯开创了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分析方法,认为工业化 过程是传统农业部门的缩小,以及以现代工业为主的现代 经济部门的扩张过程。此后费景汉一拉尼斯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都在刘易 斯模型的基础上,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进行了研究 。认为工业化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农业部门

14、的缩小,工业部 门的扩张,而且还表现为农业部门自身的发展问题,拉尼 斯和费景汉认为农业生产率的增长虽然是保证工业部门扩 张和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但还必须强调工业部门与农 业部门的平衡增长。乔根森认为,一国经济虽然是由于现 代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构成,但农业部门的发展则 是工业部门乃至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4) 与信息化的关系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引起了新的产业革 命。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经济学更应关注信息化与工业化 的关系:一是传统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经济发展由以 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再到以服务业为主,最后到 以信息和技术为主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提升过程。二是

15、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它赋予了工业化崭新的内 容和现代的含义。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工业,以信息化 带动和促进工业化。三研究了工业化过程中的不同部门的 分工问题。在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引起了发 展经济学家的关注:制造业中的分工发展得如此精细,而 农业部门的分工却发展得如此缓慢。新兴古典发展经济学 家用分工理论对此进行了解释,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分工在制造业中会演进,而在农业部 门中不会出现分工。 五、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一)工业化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提高生活 水平(二)工业化可以改善一国的贸易条件(三)工业化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工业化引起区位结构发

16、生变化 第四部分 如何发展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进口替代的工业化即 用国内生产的商品替代进口品被许多人 认为 是经济发展的捷径。因此,劳动密集型技术、收入 分配以及向贫困者提供人类的基本需要,作为发 展的关键,得到了普遍的认同。目前,大多数经济学家劝告政府要大量依靠市场 来确定价格和配置资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 派则建议,只有首先消灭现存的一些贵族,并用 中央计划取代市场,发展才是可能的。再就是有一种说法是,只有以外援或投资的形式 ,使得资源从最富有的国家向最贫困的国家大规 模转移,发展才是可能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条件,或者必须具备某些先决条 件,发展才可能发生。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科隆(Alexander Gerschenkron)指出,大多数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