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0391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370.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永登县勘察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报 告(详勘阶段)* 2016年 4 月西安I目录1 前言 . 11.1 工程概况 . 11.2 勘察目的 . 21.3 勘察工作依据 . 21.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31.4.1勘察方法 . 31.4.2完成工作量 . 5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2.1 地形、地貌 . 52.2 地层岩性 . 62.3 地下水 72.4 不良地质作用 . 73 场地地震效应 . 83.1 建筑场地类别 . 83.2 抗震地段的划分 . 83.3 抗震设防参数 . 83.4 地震液化 . 94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 94.1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94.1.1 土的常规试验 94

2、.1.2 直接(固结快剪)剪切 .11II4.1.3 颗粒分析试验 .114.2 原位测试成果 . 114.2.1 标准贯入实验 .114.2.2 重型动力触探 124.3黄土湿陷性评价 124.3.1 场地湿陷类型 124.3.2 地基湿陷等级 134.4 场地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144.5 岩土工程评价 . 144.6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 . 145 地基基础方案 . 155.1 换填垫层 . 155.2 挤密桩复合地基 . 155.3 地基试验与检测 . 166 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 166.1 基坑开挖及支护 . 166.2 普探与验槽 . 166.3 基坑回填 . 167

3、 结论与建议 . 17III附件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附录张数编号图例1 1 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 2 工程地质剖面图10 312 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113颗粒分析试验成果报告表2 1415 土壤腐蚀性分析2 1617自重湿陷量计算过程一览表1 18 总湿陷量计算过程一览表1 19 1* 岩 土工 程勘 察 报告1 前言受* 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其拟建的*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建设方提供“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及“建筑物平面布置图”。1.1 工程概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建筑物平面布置图及建设单位要求,拟建建筑物主要参数见表1.1。拟建建筑物概况

4、表 1.1 建筑物 名称地上 层数/F 高度/m 地基 基础 设计 等级结构 类型建筑物基础基底压力基础 类型埋置 深度 (m)最大柱下 竖向荷载 特征值 (KN)厂房3 13.65 丙级框架条基2.0 / 仓库3 13.60 丙级框架条基2.0 / 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的划分标准,拟建建筑物属丙类建筑。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的划分标准,根据地基复杂程度, 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作的程度,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拟建

5、建筑物属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的岩土工2程勘察分级规定,根据工程规模和特征可划分为二级工程;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可划分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根据地基的复杂程度,可划为二级地基 (中等复杂地基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 勘察目的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及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主要目的如下:1) 查明拟建场地及其周围有无影响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评价场地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2) 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岩土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地层分布特征

6、和承载力;3) 查明场地内黄土的湿陷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4) 查明场地内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对工程建设的影响;5) 评价场地内地基土及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 提供各层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参数;7) 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提供建筑场地类别及抗震设防有关动参数;8) 评价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案,提供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建议;9) 提供深基坑开挖所需的设计参数和基坑支护降水方案建议。1.3 勘察工作依据本次勘察工作主要遵循以下规范、规程及技术文件: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62/T25-3063-2012);33)湿陷性黄土地

7、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6)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7)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 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 );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1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

8、20-2012 );1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 );15)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建部 2010年版);16)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1998);17)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18)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1.4 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4.1 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地面调查和钻探、井探、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探点沿拟建建筑物周边、角点及网格线布置(详见4附录 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勘探点布置:据地层条件和拟建建(构)筑物的特点,勘探点沿

9、拟建建筑物周边线、角点布置,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点14 个,勘探点间距为 24.028.0m,钻孔深度 12.015.0m,完成钻(井)探总进尺189m。其中进行取样的控制性勘探点7 个,探井 3 个,标准贯入试验钻孔4 个,鉴别孔 3 个。2)钻探、井探:钻探采用GXY-1A 型钻机,开孔孔径150mm,终孔孔径 110mm,螺旋钻头快速低压回转钻进。探井采用机械洛阳铲法挖掘,井径 500mm。3)取样:在钻孔中地下水位以上采用120mm黄土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样,地下水位以下土样采用100mm 薄壁取土器静压法取样;探井中采用人工刻取原状样,采样间距1.02.0m,土试样质量等级I 级。4)现

10、场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主要在素填土、砂土层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 重锤质量 63.5kg,落距 76cm,记录每贯入 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 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动力触探试验: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落锤质量63.5kg,落距 76cm,采用落锤自由脱钩装置进行试验。 在控制性钻孔及部分一般性钻孔粗粒土层面开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设备,连续或分段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查明碎石土层内软弱夹层的分布,评价碎石类土的密实度等工程特性。5)室内土工试验:除进行常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外,还进行了黄土湿陷性试验。塑限采用搓条法进行,液限试验采用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5仪,液限标

11、准为 76g 锥下沉深度 10mm。对环境水、土做了对建材腐蚀性分析试验。6)本次勘察采用绝对坐标、高程,勘探点位置采用钢尺丈量测放,勘探点标高采用水准仪测量,坐标、高程起始点为K1 点地面标高,坐标为(X= 962.390,Y= 1023.479),起始点高程为2099.99m。1.4.2 完成工作量本次勘察自 2016 年 3 月 28 日开始,于 2016 年 4 月 3 日完成外业工作,完成工作量见表1.4。勘察工作量汇总表表 1.4序号工作内容单位工作量1 勘探点测量个14 2 钻孔m/孔189m/14 3 探井m/孔16m/4 4 取样不扰动土试样件21 扰动土试样件28 5 原位

12、测试标准贯入试验次8 动力触探试验m 4.3 6 土工试验常规件21 黄土湿陷性件21 自重湿陷性件21 颗粒分析件28 直接(固结快剪)剪切件10 土腐蚀性件2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甘肃省永登县城关镇青龙路,场地地形较平坦,勘探点6地面相对标高介于2098.75m2099.24m 之间,高差为0.49m。拟建场地位置见图 2.1。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庄浪河级阶地。2.1 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2.2 地层岩性根据现场钻探描述及土工试验果,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分为4 层,自上而下分层描述如下:素填土( Q4ml):以粉质粘土为主,含少量角砾颗粒。土层厚度0.80m1.30

13、m,层底标高 2097.45m2098.44m。黄土状土( Q4al):黄褐色,坚硬,主要有新黄土组成,含少量粘性土。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59 击,平均击数N=7 击;湿陷系数平均值s=0.037,具中等湿陷性;压缩系数平均值a1-2=0.34MPa,属中压缩性土。土层厚度3.00m6.60m,层底深度 4.20m7.80m,层底标高2091.08m2094.85m。7角砾(Q4al):杂色,稍密,颗粒成份主要由花岗岩及石英岩碎屑组成,颗粒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差。实测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锤击数平均值N63.5=9.4 击。土层厚度 0.70m4.50m,层底深度 8.10m8.80m,层底标

14、高 2090.15m2091.14m。角砾(Q4al):杂色,中密,颗粒成份主要由花岗岩及石英岩碎屑组成,少量粉细砂充填,颗粒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差;实测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修正锤击数平均值N63.5=14.8 击。本次勘察未钻穿此层,本层最大揭露厚度6.90m,最大揭露深度15.0m,对应孔底最深标高2083.82m。2.3 地下水本次勘察期间,各勘探点均未见到地下水位,据调查,场地地下水埋深大于 30m。2.4 不良地质作用根据现场地面调查和钻探结果,建筑场地内地层连续,未发现地层错断及地裂缝活动迹象,可不考虑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根据场地周边环境调查、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无崩塌、滑坡、

15、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不良地质,场地地层稳定适宜建筑。83 场地地震效应3.1 建筑场地类别拟建建筑属于丙类建筑,根据本次勘察场地附近已有资料,拟建场地地层土属中硬土,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第 4.1.6条划分标准,建议建筑场地类别按II 类考虑设计。3.2 抗震地段的划分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的有关划分标准,拟建场地地层稳定,无液化层,无震陷土层,设计可不考虑地基的地震液化问题,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3.3 抗震设防参数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附录 A,永登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地

16、震分组属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场地特征周期按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10)第 5.1.4条规定,特征周期为 Tg=0.45s。依据甘肃省地方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附录 A,永登县城关镇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场地特征周期按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第 3.2.4条规定,特征周期为Tg=0.45s。93.4 地震液化拟建场地无可液化土层,不需要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4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4.1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4.1.1 土的常规试验本次勘察现场采取了21 件不扰动土样进行了室内常规土分析试验,(结果详见附录编号13)。各层地基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表 4.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