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3009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传统乐器ppt(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國民族樂器京劇文武場介紹中國的音樂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自 古以來,親切的伴奏著人民生活、歌唱、舞蹈 和說唱戲曲,民間婚喪喜慶更少不了它。根據 新出土的考古資料中表示,中國音樂的發展比 一般大眾所認知的還早,在殷商時代,音樂已 是儀式中極重要的部分,到了周公制禮作樂更 達到中國音樂史的顛峰階段。此時已經有豐富 的敲擊樂器、一些管樂器及少量的彈撥樂器, 拉絃樂器則是在漢代以後從中亞傳入中國。唐 代受諸邊小國的影響,到了宋代逐漸融合而邁 入中國音樂的成熟期。 早期記載的中國樂器超過七十種,大部份已 不使用,依材質可分為金、石、絲、竹、匏、 土、革、木共八類,稱為八音。 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因為

2、受到西方音樂文化 的影響,所以很多人將中國樂器分為四大類: 拉弦樂器、彈撥樂器、吹管樂器、打擊樂器。文 場拉弦樂器拉弦樂器是指用弓摩擦琴弦而發聲的樂器, 常見的拉弦樂器主要是胡琴類。胡琴 這個名稱在我國起源甚早,但在唐宋以前,都 是指由外國或蒙古、西域等地區傳入的彈撥樂 器,直到元代,胡琴這個名稱才用以代表現在 所謂的拉弦樂器。 拉弦樂器大多都是兩弦;少數為四弦,如四 胡、革胡等。大多數琴桶蒙以蛇皮、蟒皮、羊 皮等;少數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一般拉 弦樂器沒有指板,演奏時可採用揉弦、壓弦, 豐富了表現力。 京胡是京劇中主 要的伴奏樂器,清 朝乾隆末年,隨著 京劇的形成創制而 成,後流傳於我國

3、 北方。京胡音色響 亮,穿透力強,音 域狹窄,一般只用 於京劇伴奏。 二胡是我國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拉弦樂 器。二胡在南方是專指獨奏用或在國樂隊用的 一種,北方人稱為南胡。民國初年,劉天華先生根據了西方小提琴的 優點,改良成現在國樂使用的二胡基礎架構, 並且確定了二胡的定弦為內D外A。二胡音色優美、表現力強,既能演奏柔和、 流暢的曲調,也能演奏跳躍有力的旋律,音色 剛柔多變。二胡在國樂團中是主要旋律樂器, 既用之於獨奏,也適於合奏或伴奏,在民間戲 曲的多種戲種中均為重要的伴奏樂器。二 胡文 場彈撥樂器彈撥樂器在我國的歷史相當悠久,在三千多 年前的周代,就有了琴、瑟等樂器,秦朝之後 開始有了琵

4、琶類樂器。由於我國各民族間文化 頻繁交流的結果,彈撥樂器逐漸發展成不同種 類。彈撥樂器可分為橫式和豎式兩類。橫式的 有箏、古琴、揚琴等;豎式的有琵琶、阮、三 弦、柳琴等。月琴是從阮演變出 來的,在唐代就有了 月琴這個名稱。月琴 構造與阮一致,以撥 子彈奏,但琴頸較為 短小。月琴是京劇及 一些地方戲曲的主要 伴奏樂器,可獨奏, 也可以參加重奏或合 奏。 三弦又名弦子。由秦代的弦發展而 來,三弦的名稱最初見於明代文獻中。在民間 說唱音樂中,三弦是一種主要伴奏樂器,由於 其聲音鏗鏘有力,在樂隊合奏中,常用來加強 節奏效果。此外,三弦也是一種極富特色的獨 奏樂器。三弦構造較單純,由琴頭、琴桿和琴鼓三部

5、 分組成。三弦的共鳴箱又稱鼓子,它是在鼓框 上兩面蒙莽蛇皮而成。三弦有三根弦,以指甲 或撥子彈奏。 三 弦琵琶是我國民族樂器中較完善的一種彈撥樂 器,有完整的音律,寬廣的音域,清亮的音色 和豐富的表現力。今日的作曲家為琵琶創作了 許多新的獨奏曲和協奏曲,使它的特點和性能 得到充分發揮。琵琶的構造主要分為琴頭和琴身兩部分。上 端狹長部分叫做琴頸,下方呈橢圓形叫做腹, 腹由面板和背板膠合而成,背部凸起形成共鳴 箱,面板上設置隔音位的相和品,上 張四弦,以指甲彈奏。琵 琶阮是阮咸的簡稱,早在漢武帝時代就有了它 的雛形,它是一種圓形,木面長柄四弦的彈撥 樂器,相傳晉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擅彈此樂 器,故

6、以為名。 阮由琴頭、琴身、弦軸、山口、琴馬和琴弦 等部分組成。指板上有品,面板上開有音孔, 四弦,以指甲或撥子彈奏。 阮有大阮、中阮、小阮和低音阮等數種,小 阮清脆,中阮柔和,大阮低厚。阮可獨奏,目 前現代國樂團裡以大阮與中阮最常被使用 。 阮文 場吹管樂器吹管樂器起源甚早。相傳在夏禹時代,就有一種 以蘆葦的葦管編排而成的吹管樂器籥,類似今 日的排蕭。後來的殷商時期,有了壎、笙、大蕭。 我們的祖先,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能運用簧片,創 造出既能吹奏複音而又具華麗音色的笙,使它 成為一種富有民族風格的管樂器。 我國吹管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 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1.以氣流吹入吹口

7、激起管柱振動:蕭、笛、口笛、侗笛等。2.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嗩吶、海笛、管子。 3.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 笙、蘆笙、巴烏等。 笛又名橫吹、橫笛。相傳漢武帝時張騫出使 西域以後輸入長安。宋朝以後,成為伴奏戲曲 的重要樂器。傳統的笛子,竹製,有六個按音 孔,吹孔、膜孔各一個,常用音域兩個八度。笛清脆、高亢、透明而圓潤,表現力豐富。 笛子種類區分為兩種,為昆曲伴奏的稱為曲 笛,為梆子戲伴奏的則稱為梆笛。笛子獨奏性強,音色層次多樣。現代國樂發 展出笛子豐富的風貌。早期分成南北兩派,演 奏家慢慢演進成揉和南北兩派笛曲的特長,近 期國樂的笛曲發展更是多元發展。 笛嗩吶原是波斯、阿拉伯的樂器。

8、嗩吶兩字為 波斯語 SURNA的音譯。我國自明代始有關於嗩 吶的記載。至今在民間婚喪喜慶以及民俗節日 中,它是主奏樂器。流傳各地嗩吶有大的、有小的、有粗獷的、 柔和的,種類甚多,表現力很強。所有管樂器 的技巧幾乎都可演奏,它還可以模仿唱腔,以 管體,哨子、喇叭口拆開吹奏,各自模彷不同 角色,如老生、花旦等。嗩 吶傳統笙一般為十三、十七或十九簧,經過改 良後有二十一、二十四、二十六、三十六簧 等多種。笙常用作伴奏樂器,由於它音色清 晰透亮,音域寬廣,亦可用於獨奏。笙是以 簧片震動發音,吹、吸皆可演奏,且同時可 吹出兩音以上,所以可以吹奏和聲。武 場打擊樂器我國民族打擊樂器種類繁多,技巧豐富,具

9、有鮮明民族風格。自古代起,打擊樂器就佔有 重要地位,商朝歌舞表演所用的打擊樂器,超 過當時樂器總數的一半。元代以後,由於戲曲 音樂急速發展,打擊樂器成為重要的戲曲伴奏 樂器。現在打擊樂器不僅在各種器樂合奏、曲 藝、歌舞中使用,也是慶典節慶活動中,渲染 氣氛不可或缺的樂器,具有平民性格。 民族打擊樂器可分為有固定音高和無固定音 高兩種。無固定音高的如:鼓、鑼、鈸、板、 梆、鈴等;有固定音高如:定音缸鼓、排鼓、 雲鑼等。依發音體的不同,則可分為金屬、竹 木、皮革三大類,音響效果各具特色。 我國的民族打擊樂器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 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托音樂內 容、戲劇情節的變化和加重音樂

10、的表現力具有 重要作用。板鼓,又稱單皮鼓,由革 與木製成,圓形,鼓圈為 極厚實的木料,上面蒙以 厚豬皮,以兩根藤或竹製 的鼓鍵敲擊鼓心,演奏時 將鼓身懸於架上,發音堅 實清脆。常用於民間器樂 合奏及戲曲伴奏之中,在 合奏及伴奏時常居於指揮 的地位。堂鼓也叫大鼓,為較大 型的鼓,一般鼓面直徑 在一尺半以上。由木製 的圓桶上下端蒙以兩塊 面積相等的而成。一般 都擺在四腳的木架上演 奏,演奏時用兩根木槌 敲擊面而發音,音色低 沉而厚實。 大鑼,以銅製成,形 圓面面平,中間有一 圓臍,一般尺寸以外 圍直徑四至四二公 分為度。小鑼又名湯鑼,其外 圍直徑約廿二公分, 深二公分,中心隆出 的打擊面較小約七公 分。京小鑼音色清脆 而帶有詼諧的色彩。 鐃、鈸都是古代打擊樂器,形制相似,而稍 有區別。它們都是銅製的,圓形,中間有凸起 部分,每付兩片,演奏時兩片相擊發聲。鐃和鈸中間凸起部分,大小不同,鐃的凸起 部分小,而鈸的凸起部分大。在音質上,鐃較 響亮,餘音較長鈸發音較渾厚,餘音較短。 梆子大約在清末明初時,隨梆子戲的興起而流 行,可分為河北梆子和南梆子兩種。河北梆子 是以兩根大小不等的硬木棒互擊發音;南梆子 是長形中空的木製體,以木棒敲擊。梆子音色 清脆、短促,常用於戲曲伴奏或器樂合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