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3008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兰州市2016_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甘肃省兰州市 2016-2017 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满分150 分,答卷时间150 分钟)一、 基础题( 3 分 7=21 分)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 A掌舵(tu ) 吮血( sh n)荻花(d ) 环珮(pai) B抚膺(y n ) 锦瑟(s a) 恬然(ti n) 霓裳(sh n ) C栈道(zh n) 嗟叹(ji ) 商贾( ) 钿头(di n) D溯源(s ) 惘然(m n ) 悯然(m n) 江渚(zh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 3 分)()A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B寒喧踌躇揣揣不安无与论比C残骇

2、桅杆撒手人环咀嚼赏鉴D抚赝缭倒恬然自安地崩山摧3. 下列解释 不正确 的一组是( 3 分)()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饥荒) B. 杀人如不能举(尽)C.木直中绳(合乎) D. 今之众人(大家)4. 下列句式 不同 于其它选项的是(3 分)()A申之以孝悌之义 B师不必贤于弟子C不拘于时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 的一项是( 3 分)()众嬷嬷引着(林黛玉),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老渔夫桑地亚哥在返回渔港的路程中,看到一条巨大的鲭鲨向他飞速游来,他知道那是一条毫无畏惧且为所欲为的鲨鱼。鲁四婶愤愤的

3、说: “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了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在拿我们家开玩笑么?”少不更事的我们往往异常勇敢,自以为只要敢拼就能实现梦想,听不进别人的任何忠告,常在现实的南墙上撞得头破血流。2 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在崇高的理想和感情基础上产生的趣味, 和趣味主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A B. C. D.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3 分) ()A “唯有除贪, 才能安民心”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接受越南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越南反腐工作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这些成绩仍不足以完全根除贪污腐败与浪费现象的发生。B2016 猴

4、年央视春晚着力演绎“幸福中国”的主题。与往届春晚相比,节目更加精准,主题更加集中,铺陈更加合理,现场观众的反响更加热情。C从文化哲学意义上来理解,乡愁是归属感的一种表现,同时是一种根源意识的体现,也是对这个归属和根源的一种亲和感,这种归属感是人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D “春运铁路格局的改变,反映的不仅仅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更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变化。”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说。7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最恰当 的一项是 (3分) ()回到家中,频频刷微博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必修课”。它对人们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 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

5、力都构成挑战。很多人都熟悉的一个场景是:地铁车厢里,大家都低头摆弄手机、电纸书或者平板电脑。碎片化阅读在便于利用零碎时间来阅读信息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这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趋势,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碎片化”“浅阅读”的忧虑。碎片化阅读还使人形成了一种惰性化的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 提问或者交互来获得知识碎片。A. B. C. D. 二、填空题(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 分,共 12 分)8. 蜀道难中写山路曲折盘旋的诗句是,。9. 蜀道难中描写蜀道艰险、易守难攻的诗句是,万夫莫开。10. 杜甫咏怀古迹中表达主旨的诗句是,。11. 琵琶行中借明月映照江中,船儿悄无声息之

6、景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诗句是,。3 12. 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13. 杜 甫 登 高 中 倾 诉 自 己 常 年 漂 泊 、 老 病 孤 愁 的 复 杂 感 情 的 诗 句是,。三、古诗鉴赏(8 分)野泊对月有感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14. 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 的两项是( 4 分)()()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

7、明了“野泊”之因:“逋逃”指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B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D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E颈联写了酒化成过客之泪如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所思、所感、所痛。15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8、(4 分)答:四、文言文阅读(21 分)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韩信反。高帝问诸将,诸将曰: “亟发兵坑竖子耳。 ”高帝默然。问陈平,平固辞谢,曰:“诸将云何?”上具告之。陈平曰:“人之上书言信反,有知之者乎?”曰:“未有。”曰: “信知之乎?”曰: “不知。”4 陈平曰:“陛下精兵孰与楚?”上曰:“不能过。”平曰: “陛下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上曰: “莫及也。”平曰:“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上曰:“为之奈何?”平曰: “古者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陛下弟岀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岀游

9、,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 “吾将南游云梦。 ”上因随以行。 行未至陈, 楚王信果郊迎道中。高帝豫具武士, 见信至, 即执缚之, 载后车。 信呼曰:“天下已定,我固当烹!”高帝顾谓信曰: “若毋声!而反,明矣!”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上使樊哙以相国将兵攻之。既行人有短恶哙者。高帝怒曰: “哙见吾病,乃冀我死也。”用陈平谋而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曰:“陈平亟驰传载勃代哙将,平至军中即斩哙头!”二人既受诏,驰传未至军,行计之曰:“樊哙,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乃吕后弟吕媭之夫,有亲且贵,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则恐后悔。宁囚

10、而致上,上自诛之。 ”未至军,为坛,以节召樊哙。哙受诏,即反接载槛车,传诣长安。, 高祖崩。吕媭常以前陈平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曰:“陈平为相非治事,日饮醇酒,戏妇女。”陈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A高帝豫具武士,见信至,即执缚之执:捉拿B高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发:派遣C而举兵攻之,是趣之战也趣:有趣D既行,人有短恶哙者短:说坏话17下列断句

11、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A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B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C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D. 高帝从破布军还病创徐行至长安燕王卢绾反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5 A在有人密告韩信谋反时,刘邦没轻信诸将意见,而是认真听取陈平的分析,并采纳了他的意见,说明刘邦很信任陈平。B韩信被刘邦捆绑后愤怒高呼,后悔自己没有早烹杀刘邦,留下后患。C刘邦善于用人,但又多疑。D陈平曾为高祖出谋划策捉拿樊哙,刘邦死后, 樊哙夫人吕媭就多次在吕太后面前说陈平坏话,可吕太后闻知此事,却暗自高兴。19把下面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

12、(12 分)(1)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3 分)(2)行未至陈,楚王信果郊迎道中。(3 分)(3)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分)(4), 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 分)五、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 题。 (共 14 分)塾师老汪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人:“有,

13、咋说不出来呢?”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6 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

14、,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 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老汪教学之余, 有个癖好, 每月两次, 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 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

15、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注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 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