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905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二一三年七月1 工程概况潜监线潜江段(含汉江大桥及接线)改建工程位于湖北省天门市与潜江市,路线走廊总体呈南北走向,北起天门市张港镇但铺村,与规划的S247 (现状为潜杨线)顺接,南至潜江与监利交界处的新沟大桥,与潜监线监利段相接。推荐方案路线长57.054km, 采用一级公路标准, 设计时速 80km/h, 路基宽度 24.5m,利用的 G318 潜江复线段加宽至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2m,其中竹根滩汉江特大桥主桥采用主跨 200 米斜拉 -刚构形式,桥梁全长2067米工程永久占地 2699.1 亩,其中新增占地 2311.6 亩,

2、利用现有老路 387.5 亩。工程拆迁房屋 54324m2,工程总挖方 26.28 万 m 3,填方 147.88 万 m 3,利用方 2.62 万 m 3,借方 142.64 万 m 3,总弃方 23.66 万 m 3。项目总投资 19.4530 亿元,工程计划 2014年 1 月开工建设, 2016 年 12 月底建成。2 规划相符性分析潜监线为潜江市“五横四纵”路网之“纵一”,是潜江市南北沟通的干线公路,项目纳入了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和湖北省公路水路综合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 。工程建设符合天门市张港镇镇区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9) 、 潜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

3、0) 、 中国华中家具产业园规划 、 潜江市火车站地区概念设计及站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9 年 4 月)等相关规划要求。3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3.1 生态 拟建项目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特殊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拟建工程K1+629 K3+596 路段以汉江特大桥的形式穿越汉江潜江段四大家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本项目区域地带性植被属于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小麦、棉花、杂粮、栽培植被区。项目评价范围内植被现状主要以农业植被为主,主要是水田农作物植被水稻和旱地农作物植物;林地植被主要以意杨林纯林为主;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分布,不涉及生态

4、公益林。 评价范围未发现国家保护陆生野生脊椎野生动物;有湖北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 种。评价范围有两栖动物1 目 2 科 4 种,有爬行动物 1 目 2 科 5 种,鸟类有 2 目 3科 22 种,兽类有 5 目 5 科 8 种。 拟建公路跨越的水体主要有汉江、汉南河、刘家河、百里长渠、莫解渠、县河、城南河和沿线的水塘等,评价范围内的水生生物资源均为地区常见种,种类数量相对沿线地区不丰富。评价范围没有鱼类产卵、索饵、越冬等“ 三场” 及重要洄游通道分布,有鱼类 75 种,分别隶属 14 科 56 属,以鲤形目鲤科经济鱼类为主,没有发现国家及湖北省重点保护鱼类。 评价范围耕地面积 29.61km

5、2,占评价范围面积的62.56%,是该评价范围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次为建设用地,面积达到3.67km2,占整个评价范围面积的12.4%。评价范围沿线居民较多,地类主要以耕地为主。3.2 声环境周埠村(前) 、张港镇、康家岭村 (前) 、罗赵湾(前) 、三江村(前) 、和平村(前) 、关口分场 (前) 、 三叉河 (前) 、 陈家台 (前) 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 4a 类标准要求;周埠村(后) 、王拐村、唐家岭村(后) 、罗赵湾(后)、夫耳堤村、三江村(后)、和平村(后)、七湾村、刁庙村7 组、红光村、陶河岭、关口分场(后) 、三叉河(后)、陈家台(后)噪

6、声现状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潜江市康尔心幼儿园、江汉艺术职业学校(教室)、江汉艺术职业学校(寝室楼) 、泰丰小学、杨市福利院、 快岭中心小学、 竹根滩初级中学噪声现状值满足昼间60dB(A)、夜间 50dB(A)标准要求。3.3 地表水环境公路跨越的汉江、东荆河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百里长渠、刘家河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城南河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汉南河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4 环境空气张港镇

7、、竹根滩镇王拐村、竹根滩初级中学、和平村、陈家台等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4.1 生态 汉江潜江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汉江大桥施工和运行期间,在施工区岸线水域及江面航行、停泊的船舶增多,单位水域面积船舶数量增加,水下噪声增强,会对保护区内水生生物造成驱赶影响。汉江大桥施工期和营运期对保护区的潜在影响主要是形成新的水下物理障碍、航行船舶密度增加、形成新的水下噪声源、空气污染加重和可能的重大水污染事故。一旦项目投入运行,较高密度航行船舶、桥墩物理障碍会挤占鱼类等水生生物部分活动水域,导致部分鱼类个体逃离该水域。主要保护措施:

8、桥墩施工期间,应监测水中噪声强度,尽量避免采用打桩施工方式。施工、营运期间,严格管理污水排放, 防范运输有毒有害物质车辆发生泄漏、倾覆、坠桥事故,避免可能因此而出现的水质污染事件,甚至重大水污染事故。在施工区附近岸边设置警示牌,警示进出该水道的船只减速( 时速不超过 10km), 并尽可能沿左岸航行。严格管理在施工水道停泊的与施工和运行有关的船舶,严禁将船上垃圾和燃料等废弃物直接投入和排放到江中,船上垃圾和废弃的燃料等应送到岸上处理。为防止大桥项目施工和运行引发生态灾害,工程业主等应与保护区和相关科研、管理机构共同建立应急预案系统。在极端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严格按“应急预案”组织抢险,并尽最

9、大可能地保护动物和环境安全。大桥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应持续开展水环境监测和水生生物救护工作,同时开展鱼类及水环境等的监测和研究工作。进行充分的生态补偿,补偿资金主要用于宣传教育(宣教中心 )、渔政管理、航行监管、增殖放流码头建设,以及开展鱼类及环境监测。生态补偿措施应在保护区主管部门督导下完全落实,监测、研究工作结果应经保护区主管部门评估和验收。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工程占地对沿线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K3+100K3+700 跨汉江路段对上述植被的占用。公路建设占用意杨、垂柳,会造成沿线植被总生物量减少。由于沿线占用的均为人工林,在评价范围、沿线地区均有分布,林中植物都为沿线地区常见种,公路建设不

10、会改变沿线地区林地结构,不会造成林中植物种类数量的减少,对沿线地区植物种质资源不会造成影响。同时,公路绿化可利用占地范围内的意杨,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公路建设造成的林地损失。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评价范围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沿线村落、水田、临水灌丛和灌草丛附近,施工占用上述土地可能会局部破坏或缩减上述野生动物的生境,随着施工结束后沿线植被得到恢复,公路沿线附近两栖爬行类的种群数量会逐渐得到恢复。受施工噪声影响,评价范围内野生动物会逃至附近不受施工干扰的生境中去;施工占地可能会占用上述野生动物部分生境,沿线经过部分村落及其附近耕地,适宜上述兽类的生境仍然广泛存在,且这些物种在沿线地区常见,项目建设仅造成

11、施工区及其附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出现暂时下降,不会造成这些物种种数减少,公路施工占地和施工噪声对野生动物的影响较小,一旦施工结束, 公路建设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汉江大桥路段施工时产生的悬浮物会造成施工区域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和水生高等植物数量有所减少, 而这些水生生物在施工区附近以及沿线地区其他水体还有较大的适宜生境,且具有普生性的特点,桥墩基础施工不会造成这些物种种数的减少,对其影响是暂时的,且影响较小。公路营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来源于路面径流污水对沿线水体可能造成的污染。根据营运期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跨越沿线河流桥面径流水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河流水质造成影响,不会改变现有河流水质类别,不会对上述水

12、体的水生生物造成影响。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占用地表面积237.81hm2,扰动地表面积共235.21hm2。建设将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 209.18hm2 。 工程共产生弃渣 23.66 万 m 3,其中永久性弃渣 5.76 万 m 3,临时性弃渣 17.90 万 m 3。施工建设期水土流失量为23429t,新增水土流失量20738t。工程水土保持总投资5276.53 万元。4.2 声环境公路沿线有 45 个敏感点,根据噪声预测,营运中期公路沿线有44 个敏感点噪声超标,上述居民点均位于现有公路两侧。针对工程特点,主要对噪声超标居民点采取双层玻璃窗措施,并在经过居民点的路段设置禁止鸣笛

13、、限速的路牌标示。根据估算,本项目声环境治理费用合计1001万元:其中在 42 处敏感点设置双层玻璃窗,费用共计931万元;对 2 个敏感点预留噪声防护费用60 万,同时在学校、福利院及大型居民点路段设置禁鸣标识,共计10万元。4.3 地表水环境竹根滩汉江特大桥桥梁下部结构施工在围堰内进行,据类比资料分析,桩基础施工采用围堰施工工艺可以效地防止施工引起的水质污染。一般情况下,施工处下游100m范围外 SS增量不超过 50mg/l,对下游 100m 范围外水域水质不产生污染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类污染将不复存在。水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期桩基施工采用围堰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取一体化处

14、理设备和化粪池收集后处理措施;施工船舶废水需要经船舶自带油水分离器处理达标排放。砂石料冲洗和混凝土拌系统废水采取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主桥墩施工作业平台设移动环保厕所收集生活污水,处理后运出给附近居民作农肥,对水环境不产生影响。汉江大桥桥面径流初期雨污水设管线进行收集,另在桥头两端设沉淀池,正常情况下桥面初期雨污水经沉淀后排放,对水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事故下可将桥面水收集至沉淀池进行再处理,可以避免事故排放对汉江水质的影响。4.4 环境空气 灰土拌和站下风向150m处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日均值 0.3mg/m3。其它作业环节产生的TSP污染一般可控制在施工现场5

15、0200m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符合二级标准。 施工材料运输和装卸将对沿线带来临时性的TSP污染影响,下风向 150m处超过二级标准。 沥青拌和设备应采用封闭式装置,配备消烟除尘装置后,能满足达标清洁生产的环保要求。 根据类比资料,公路两侧区域20m以外的 NO2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4.5 固体废物路基施工产生的弃渣包括废弃的建材、包装材料、 生活垃圾等,若堆放、处置不当,将堵塞农灌沟渠,妨碍农业生产,影响景观,造成卫生影响,在公路施工期间,应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及施工结束后的及时清运、处置可以减少和防止这类影响,对于建筑材料等可利用废弃物应尽量再利用。4

16、.6 社会环境潜监线的建设可增加一条钟祥、京山、天门、潜江、监利之间的快速通道,既能完善城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可加强武汉城市圈内城市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城市的连接。项目的建设将彻底根除潜江市和天门市交通瓶颈问题,成为连接潜江市和天门的纽带。项目区域内分布有潜江经济开发区、园林经济开发区、中国华中家具产业园等省市重点建设的园区。潜监线是连接沪渝高速公路、汉宜公路、荷沙公路、318国道、沪渝高速、潜监公路等多条国省干线的重要通道,构成武汉城市圈最外围的循环交通网。通过本项目,可以有效地畅通沿线各园区之间的联系,并使各园区对外联系的通道更加顺畅,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4.8 公众参与评价单位通过采取环境信息网上公示和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等形式,对公路沿线受影响的群众进行了调查,了解项目沿线公众对公路建设的看法和意见要求。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者对本项目的建设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支持项目建设,并且希望工程尽早开工。被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