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8349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珍妮特耶伦:美联储首位女掌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珍妮特耶伦:百年美联储首位女掌门2014 年 1 月 6 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投票通过了奥巴马总统对美联储副主席珍妮特 耶伦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她于2014 年 2 月 1 日正式接替本 伯南克,成为美联储一百年历史上首位女掌门人。现年六十七岁的耶伦是美国犹太裔经济学家。这位个头不高、满头银发、利索干练、亲切和蔼的老太太是一位事业成功、家庭美满的幸福女人,还是一位拥有博士头衔的资深专家型女官员。 早在三十七年前,耶伦就开始与美联储打交道,其后又数度任职该机构,还担任伯南克的副手超过三年时间。如今,“ 二把手 ” 终于 “ 转正 ” 。因为美联储主席的一举一动不仅影响美国市场, 更影响全球经济的

2、走向,所以,耶伦上任后就超越德国总理默克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耶伦是如何登上全球头号央行掌门人宝座的呢?这还得从其前任伯南克的任职经历说起。伯南克简介伯南克任职八年,前期风光无限,后期日子难熬成立于 1913年 12 月的 “ 美国联邦储备局” (简称 “ 美联储 ” )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即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其使命简而言之就是实现就业最大化和稳定物价。鉴于美国及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独特地位,美联储主席被誉为全世界经济领域中最有权势的职位。伯南克最初是由美国前总统、共和党人小布什任命的。他于2006年 2 月 1 日正式接替在位近二十年的格林斯潘,出任美

3、联储主席。在上任之初的几年里,伯南克可谓风光无限,曾被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选为2009年年度人物,理由是“ 他是在正确的时间里处理金融危机的最正确人选,行动迅速,拯救了数万亿美元的资产,平息了骚动的市场,帮助转移了经济灾难” 。风水轮流转。 2008年 11 月,美国总统的王冠由共和党转至民主党,奥巴马取代小布什入主白宫,此时伯南克的四年任期已过去一多半。也许是因为伯南克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奉行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与民主党的经济理念相符的缘故,奥巴马于2010年年初公开表示坚决支持伯南克连任,认为他在担任美联储主席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但是,随着美国失业率的居高不下,民众的怒火渐渐从华尔街烧到了伯

4、南克身上。在批评者眼中,伯南克疏于监管,把大笔救市资金用于援助银行业,但那些大银行重新获得巨额盈利后,再次发放高额奖金,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这也使得伯南克的连任引发众多争议,一些参议员甚至表示,将阻止其获得连任。在白宫力挺下,伯南克连任虽然获得了参议院七十对三十票的绝对多数,但他得到的反对票数之多,创下美联储九十六年中历届主席的最高纪录。政治支持度受到削弱,让伯南克在第二任期里面临许多挑战。在 2012年的大选中,推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伯南克受到所有共和党候选人的竞相抨击。 当时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 罗姆尼在竞选中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便是:一旦当选,立即解雇伯南克。而曾经信任和支持伯南克的民主

5、党在任总统奥巴马也在胜选连任后不久便开始与伯氏渐行渐远。2013年 6 月 17 日,奥巴马在接受一次电视采访时说:“ 伯南克的任职时间早已比他本人所愿意的或外界所期待的长出很多。” 这实际上已是隐晦地暗示,他将为美联储寻找新主席。在金融危机余波未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形势下,为即将卸任的伯南克找到一个合适的继任人,成为2013 年下半年美国乃至全球财经界高度关注的大事件。也正是在此背景之下,时任美联储副主席、一直行事低调的耶伦开始显山露水,加入美联储新主席的正式角逐之中。立志在经济学领域打拼的耶鲁大学女博士耶伦于 1946 年 8 月 13 日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尽管她家居住

6、的山脊大街位于一个工人阶级聚居的小区,但其家庭经济状况却高于普通蓝领她的父亲是一名家庭医生, 母亲曾是教师, 后来辞职在家专心照顾孩子这样的家庭背景使得耶伦拥有了接受良好教育、进入上层社会的条件。由于耶伦的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业,加上刻苦努力, 耶伦自幼成绩优异。在位于布鲁克林贝伊里奇的汉密尔顿堡公立高中就读期间,这个长着一张可爱小圆脸的女生几乎样样在全年级拔尖,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在毕业典礼上, 耶伦被推荐为发表告别演说的学生代表。或许是受精于管理家庭财务的母亲的熏陶,耶伦中学阶段就开始对股票、投资等产生浓厚的兴趣, 于是,上大学时她选择了经济专业。在听过著名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詹姆斯 托宾

7、 (1981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演说后, 耶伦被其学术成就和公众服务精神所折服,决定在经济学领域开创自己的职业生涯她在大学期间便渴望有朝一日能到美联储工作。1967 年, 耶伦以优等生成绩从布朗大学毕业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随后赴耶鲁大学,师从托宾,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耶伦出任美联储主席后,媒体在报道其求学经历时讲述了一个细节:耶伦当年对托宾非常崇敬,听课时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句话。她在上托宾的课时记的笔记非常详尽,被一起学习的同学奉为圭臬而传阅。这种认真仔细的作风被耶伦带入日后的从业经历每次美联储会议, 她总是带着细心推敲过的书面评论,小心翼翼地用略带鼻音的布鲁克林口音宣读这些意见。耶

8、伦于 1971 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哈佛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在此期间, 她发表了涉及诸多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位思想敏锐、备受尊重的学者。在哈斯商学院任教时,耶伦因教学认真、治学严谨,两次荣获该学院的“ 杰出教学奖 ” 。身为经济学家及经济学教授,耶伦在学术传承上继承了托宾的衣钵。像她的恩师一样,耶伦的学术研究以凯恩斯主义为基础,侧重于失业问题的起因和成本,她也十分认同托宾关于政府, 尤其是央行可以帮助缓解失业的观点,一贯主张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有力的行动应对高失业和低增长问题。一些分析人士认为, 近年耶伦在美联储

9、内不断拓展经济刺激政策边界的倾向反映出她早已是不折不扣的凯恩斯主义门徒。美联储当 “ 红娘 ” ,缔结美满姻缘在耶伦的人生旅程中,美联储可谓其“ 福地 ” 不单单是她长期供职的“ 东家 ” ,还是她觅得 “ 白马王子 ” 的“ 红娘 ” 她与丈夫、经济学家乔治 阿克洛夫正是在那儿喜结良缘,而且是“ 闪婚 ” 。1977 年,三十一岁的耶伦在美联储任职经济分析师,而阿克洛夫当时在美联储研究部出任临时研究员。在美联储举办的一次午宴中,两人刚好坐在自助餐厅的同一张餐桌旁,一边吃东西,一边聊起了经济方面的问题,谈得十分投机。阿克洛夫的潇洒风度和渊博学识令耶伦倾倒,耶伦的秀外慧中也深深吸引了阿克洛夫。耶

10、伦了解到,阿克洛夫1940 年生于美国康乃迪克州纽黑文市,1966 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教授。1970 年阿克洛夫发表了论文柠檬市场: 质化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以二手车市场为范例,推理不对称信息论对市场运作的影响,挑战了有关有效市场的经济正统观点,让他在经济学界声名鹊起。认识耶伦时,阿克洛夫刚离婚不久。一见钟情的二人随后便开始频频约会,相识不久便决定“ 闪婚 ” 。阿克洛夫后来在回忆录中说,两人当年之所以很仓促地从美联储离职并结婚,不完全是因为追求浪漫和希望尽快生活在一起,也有现实方面的考虑当时他已经准备到英国教书,为免两地分隔,只好立即结婚以便把心爱的人

11、带到英国。耶伦与阿克洛夫结婚后便随夫移居英国,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但两年后因生活不习惯搬回美国。他们的独生子罗伯特 阿克洛夫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十三岁时就立志投身经济学领域,长大后他实现了理想,成为英国华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现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进修应用经济学的博士后课程。一家三口皆为出色的经济学者,堪称一门三杰。有人曾经感叹: 做人难,做女人更难, 做名女人更是难上加难。但耶伦显然是一个例外,她学术成果斐然,事业有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耶伦和阿克洛夫既是恩爱夫妻,又是学术伙伴,两个人曾合作撰写过多篇论文。据他们的同事说,阿克洛夫“ 较跳跃、有创意” ,耶伦则 “ 较稳重、明理

12、” ,两人正好互补不足,阿克洛夫时常冒出疯狂的想法,耶伦则把它们变成严谨而富有逻辑的论证。2001 年,阿克洛夫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一篇自传性的文章中写道,他和妻子不只是性格方面相辅相成, 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看法也总是非常一致,唯一的分歧在于,耶伦对自由贸易的支持度比自己更高一点。尽管学术成果丰硕,职位不断升迁, 耶伦却并未丢弃自己的女人本色,她非常善于保持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虽然工作繁忙, 但耶伦仍然坚持自己照顾儿子。她性格温柔, 热爱生活,喜爱美食,厨艺也不错,与丈夫相处得十分和谐融洽。朋友们认为,“ 她是一个适应能力很强的人,而且她在生活上很幸福” 。在美联储内几度展示远见卓识耶伦与美

13、联储渊源颇深。早在1977 年,耶伦就曾在该机构从事经济分析工作,次年因结婚而离职,之后辗转在数所大学任教。1994 年,由美国前总统比尔 克林顿提名, 耶伦得以重回故地,任职美联储理事至1997年,随后两年里她任职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2004 年 6 月,耶伦担任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参与美国的货币决策,历时五年,于 2009 年轮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委员。2010 年 4 月 28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耶伦接替唐纳德 科恩出任美联储副主席,她从那时一直任职到“ 转正 ” 。耶伦在美联储内“ 冒尖 ” 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当时正是时任美联储主席艾伦 格林斯

14、潘声望和权势如日中天时期,但“ 小字辈 ” 的耶伦竟然敢于多次与格林斯潘公开争辩, 要求设定美联储容忍的通胀上限,认为偏低的通胀目标总好过对通胀的零容忍。这种勇气和见识令格氏对其刮目相看。在随后的日子里, 耶伦又几次在关键时期显示出她的远见卓识。2004 年和 2005 年间,时任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的耶伦明确表达了对住房市场的担忧,但当时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认同她对形势的判断。耶伦属于最早发现美国楼市泡沫问题的美联储官员。而在金融危机爆发初期, 耶伦也是对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看得最清楚的人士之一。当时的许多美联储官员觉得, 次级抵押贷款只占全部抵押贷款的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十五,不足以造成重大的

15、经济破坏。 但是耶伦指出, 金融市场中与次贷相关的衍生品工具的复杂体系,可能导致银行对某些借款人的脆弱性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进而大举撤回信贷,酿成一场大破坏。耶伦还极具先见之明地指出, 当时用来评估风险的那些数学模型,没有充分考虑房价大幅下跌的后果。在目前的美联储官员中,耶伦是最清醒地预见到经济复苏将十分缓慢,因而需要美联储继续采取行动的人。自 2010 年担任美联储副主席后,耶伦成为伯南克的副手。她个头不高,身材微胖,银发耀眼, 体貌特征与比她小七岁的伯南克一样鲜明。耶伦和伯南克的共同点还有很多,例如同为学院派出身, 伯南克以研究八十多年前那场美国大萧条著称,耶伦则对失业问题有很深研究。两人

16、还持有相似的经济政策观点,耶伦一直是伯南克推行宽松性货币政策的强力支持者和公开倡导者。华尔街日报称,耶伦是开拓美联储政策新边疆的旗手,一直站在促使美联储通过新的风险性政策恢复危机后的经济的最前沿,这些政策包括购买数万亿美元债券以压低长期利率,降低失业率, 也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政策。许多经济学家和分析师起初预言这一被戏称为“ 开动印钞机 ” 的政策将致使通胀失控,但过去四年美国的通胀率一直徘徊在近五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备受争议,至少迄今为止的事实证明耶伦是正确的。耶伦为人友善得体,踏实沉稳,虽然身居美联储“ 二把手 ” 的位置,却一直行事内敛,低调谨慎,不愿过多地抛头露面。尽管如此,其学识、能力仍得到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同。美联储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进行预测,华尔街日报 的分析显示,从 2009 年到 2013 年,在现任美联储官员中,耶伦的预测是最准的。众望所归却又不乏悬念地获得总统提名自从奥巴马暗示伯南克将不再连任美联储主席之后,继任者是谁就成了一个被各方瞩目的猜想。外界当时预期, 有实力角逐这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