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201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178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201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201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201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201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201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2015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天门中学 2015 届高三 3 月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24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怒则任刑,喜则淫赏” 、 “苟阿所爱,蔽贤宠顽”、 “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A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B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C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D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25、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2、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26、右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 ,五分尊(寸)之一为升”。由此统一度量衡。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 ) 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27、自秦至宋元,中国民间贸易多以谷帛与钱,无用银之例。但是从明朝起,白银逐渐代替其它货币,广为流通。这一现象被史学家们称之为“中国史上一重要变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央集权加强的必然要求B资本主义萌芽的必然

3、结果C对外贸易和商业活动的推动D白银矿藏资源的大量开采28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 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 。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B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C红军长征的胜利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29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最终还是从“精英革命”转向了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是( ) 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C国民革

4、命运动D抗日战争30维多利亚女王(1837 1901 年在位)为英国的君主,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于1861 年至1908 年)则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两人在位的统治时间交叠达四十余年,这一时期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业霸主B大清帝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日臻完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31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A结束

5、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32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A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B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其制度C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33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 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如果他们被揭穿在案

6、件中接受金钱贿赂” ,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34下表是苏联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代19251927 年19281932 年19331937 年年均粮食产量 (万吨)7527 7360 7290 A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斯大林工业化政策的推行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35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 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

7、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40 ( 25 分)中外政治发展历程中都注重监察制度的建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以来,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材料二道德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守法。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1889 年,英国颁布了第

8、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 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英国的反腐败机制(1)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3 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2 分)(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唐朝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与中国唐代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10 分)41(12)变革与创新推动社会转型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机构概况商部清承明制,六部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 年,清仿西政改制,增设商部,制商法,鼓励实业。农工商部190

9、6 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颁布了一批章程。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实业部1912 年 1 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农商部1912 年 3 月,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 年 12 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形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概括上表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特点。(6 分)结合所学知识,阐释上述变革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影响。(6 分)45 ( 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清初赋役按

10、地亩、人丁两重标准征收。由于官僚豪绅的隐匿和人民逃避,地亩和人丁数目总是难以查清。随着土地集中和人口增长,丁税负担加重,引起人民逃亡反抗。清政府为了稳定税收,于1712 年(康熙五十一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全国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增,叫做“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但这并没有免除丁银,且征收存在不稳定因素,不能保证丁额不变和丁银稳定。雍正时清政府进一步实行了“摊丁入亩”的办法,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人丁二千四百六十二万、丁银三百三十五万两),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称为“地丁制”。从此,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头税基本废除。摘自朱绍侯 中国古代史下册(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1、清朝赋役制度改革的特点。(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赋役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6 分)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县设六十议员,是谓县议员;府设六十议员,是谓府议员;省设六十议员,是谓省议员。县议员于秀才中选择其人,公举者平民主之, 府议员于举人中选择其人,公举者秀才主之, 省议员于进士中选择其人,公举者举人主之, 公举法:凡男子二十岁以上,除喑哑盲聋以及残疾者外,其人能读书明理者,则予以公举之权, 兴革之事,官有所欲为,则谋之于议员,议员有所欲为,亦谋之于官,皆以叙议之法为之,官与议员意合,然后定其从违也。从违既定,乃由县详府;府议员意合,则由府详省;省议员意合

12、,则详于君;君意合,则书名颁行;意不合,则令其再议。若事有不能衷于一是者,则视议员中可之者否之者之人数多寡,而以人多者为是,所谓从众也。推之,凡军国大政,其权虽出于君上,而度支转饷,其议先询诸庶民,是真为政者矣。何启、胡礼垣: 新政论议(1895年) (1)概括指出材料中民主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10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该方案在中国近代民主进程中的意义。(5 分47-48 略A CAC DC CBD DCA 第 40 题 (共 25 分)(1)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3 分)(2)特点:方式多样;注重道德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

13、;注重立法建设。(12 分) (3)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4 分)进步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 6 分)第 41 题 (共 12 分)(1)特点:工商业日益发展(或地位不断提高);借鉴西方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工商业管理。(6 分)影响:推动中国从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2 分)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物质基础;( 2 分)为后来的机构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2 分)45 ( 1)特点:及时调整政策,循序渐进,分步进行;逐渐简化了征收办法,定额征收;征收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田亩为主,直至废除人头税。(9 分)(2)作用:有助于稳定税收和社会秩序,有助于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6 分)46. (1)议员选举与科举功名相联系;(2 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有一定限制;(2 分)仿行宪政,议事原则自下而上,少数服从多数;(4 分)军国大政仍归君主。(2 分)(2)进行制度设计; ( 2 分)为之后的政治改革提供了思想资源。(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