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044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层教学的实施与反思广州市建筑工程学校 广州市建筑工程学校是广州地区中职教 育实施学分制管理最早的学校之一。我校学 分制的研究与实施起于2000年,从2001级 开始,已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与此同时, 我校还开展了分层教学的探索,在几年的实 践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无 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种探索都是有益的 ,因为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探索过程中 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只有不断探索,才能使 我们走向更大的成功。借本次培训班的机会 ,我们愿意将我校近几年实施分层教学的做 法和思考提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开展分层教学探索的背景 众所周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中职教育 受到了严重挑战,到上世纪

2、九十年代后期,社 会观念、人才需求、中职生源状况发展了根本 变化,在我们的教学管理过程中突现了一些新 的矛盾,原有的“精英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再 适用,迫使我们进行管理改革。我们认为主要 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1、中职生源文化基础差异甚大。 2、中职学生对个人未来的打算各不相同。 3、“通才”与“专才”的矛盾。 4、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呈现多样化 。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1、孔子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理论。 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只要在提供恰 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 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 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3、维果茨

3、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三、我校各种分层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施 (一) 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 1、“大专捆绑班”。在入学时,对那些文化 基础较好,有“升大”愿望的学生,进行语文、数 学、英语等课程综合测试,并结合他们的入学 成绩,在充分尊重学生、家长意愿的基础上,组 成“大专捆绑班”。该类班须在入学后的第三年统 一参加成人高考达标经录取才能取得大专学位。 捆绑班实施单独的教学计划,语、数、英在成人 高考前突出应试教育,注重强化训练,优先安排 师资,实行严格管理。其优势是满足了学生升学 的要求;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扎实,有利于可持 续发展;学风好,班风正。 2、“专业方向班”。按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4、 各专业学生学习一年后,由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 方向继续学习,如我校的建筑装饰专业分为“绘 图设计”和“施工”两个方向,工民建专业分为管理 岗位和施工岗位两个方向,按教学计划分别开设 不同的课程和实训项目,使学生今后就业的针对 性更强,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3、“技能特色班”。在入学时,对那些文化基 础较差、暂无“升学”愿望,希望掌握一定职业技 能后上岗就业的学生,组成“技能特色班”。如我 校01级工民建专业“技能特色班”在教学计划中增 加了电工实操、装饰装修工实操等课程和实训项 目,强化学生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安排他们考取 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上岗创造有利条件。 4、“升大补习班”。在第六学

5、期(实习期)通 过各专业的学生自愿报名,开办“升大补习班”, 强化语、数、英三科训练,为毕业后准备参加升 学考试的学生搭建平台。 (二) 班内隐性分层模式我校在2002级选出3个班数学课程以“非线性 主干循环活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载体,实施班 内隐性分层教学。主要操作是:成立集体备课小 组,把教学内容进行削枝强干,精设主干,重新 整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分层、 指导分层、练习分层、评价分层。取得较好的效 果,我们在2003级、2004级中继续实施。 在2003级中选出二个试点班,物理课程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不同的单元教 学内容采用同质分类建组或异质分类建组的形式 ,学

6、生“分组分层”进行研究和学习,教师则“分组 分层”指导,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从而使各层次的课程教 学目标得以实现,更突出培养了学生的交流沟通 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 走班分层模式 在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兴趣、特长不同的 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文化基础课中实 行走班分层,是指行政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每逢上 这些课时,“走”到相应层次的教学班去听课。尝 试走班分层应注意把握几个环节。 编班。尝试走班分层教学,不宜全面铺开, 宜选择几个班来试点。在02级,英语和计 算机基础两门课程,我们都是选了六个班,三 个行政班为一组,每一组分成两个A层次教学班 ,一个B层次班。

7、在03级和04级,这两门课,也 是选了六个班,但改为两个行政班为一组,每一 组亦分为A、B两个层次。为了让教师能在分班 前对学生有所了解,通常要到该课程开始后第 六周才进行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教师观察和兼 顾学生意愿,综合确定学生的分层。在分班前后 ,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做好思想 工作。 任课教师的挑选。不同层次教学班任课教师 的挑选,应考虑教师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敬 业精神等因素。任课教师挑选以后,由学校召开 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务管理人员会议,讲明分 层教学的必要性,提出基本思路和要求,然后安 排相应教研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任课教师制 定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8、各层次课程教学目标 的确定是实施分层教学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 有目标定得恰当,分层才有意义,必须经过反复 讨论和思考。 02级,我们将英语A层次目标 定在公共英语二级,B层次定在一级,这样的教 学目标后来发现定高了,大部分学生达不到,到 03级和04级,我们将A层次定为通过一级公共英 语,B层次定为一级B。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在实施分层教学过程 中,我们要求教师不仅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而且 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也要有所区 别,B层次教学更强调培养兴趣和激励作用,更 强调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内容更强调为学生的生 活服务。 过程管理: 分班名单确定以后,不能随意调班。 教学班上课仍要求

9、编排座位,对号入座。 任课教师采用专用教学日志,严格考勤。 任课教师定期与原行政班班主任沟通。 教学科定期统一考勤,将结果及时通知到 班主任。 四、对开展分层教学实践的反思 1、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中的“大专捆绑班” 模式和“升大补习班”模式是很好的分层教学模式 ,它解决了“升学”与“就业”的矛盾。几年来,我 校捆绑班、成人高考上线率接近100%,我校第 一届重庆大学函授大专生已于去年毕业,毕业通 过度达95%。大专捆绑班的学生不愁找不到工作 ,企业对他们评价较高。 2、“专业方向班”和“技能特色班”的分层教学 实践,与同学分制一起有效地推动了我校课程改 革。“特色班”实施性教学计划体现了几个

10、特点: 一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明显增加,设置较多的训 练项目,实训专用周多,提供考多证的机会。 二是课程的综合化增强,基本打破了“三段论” 模式。三是学生能较早进入专业知识和技能学 习,自然文化课有所削弱。“专业方向班”实施 性教学计划的特点是:既体现大专业的宽基础 对“通才”的培养,又通过专业方向突出“专才”的 训练,且与学分制隔通。这两种分层的计划完 全与最近教育部提倡的专业课课程改革思路相 吻合,即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 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 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 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 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 要。我校下一步的课程改革,将在“专业方向班”和“特色班”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教育部、 建设部颁布的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培养方案,构 建具有地区特点、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 3、走班分层模式的效果还需进一步实践和 评估。对于A层次的班教学效果肯定是会好些, 但B层次班课堂管理难度增大,且学生仍存在认 同上的问题,教学效果不明显。 4、班内隐性分层是一种较好的分层模式, 既贯彻了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发展的原则,又不 会给“差生”带来心理上的影响。因此,这是很值 得我们深入探索的一种分层模式。 二五年六月十六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