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2044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2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涟水中学2015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选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明: 1. 请将选择题答案正确填涂到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2.本份试卷答题时间100 分钟,分值为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 分,共计50 分1 “太上 (统治的最高境界) ,不知有之 (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 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为政以德B刑、德并用C小国寡民D无为而治2复旦校训 “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 ) A 韩非子B 论语

2、C 老子D 墨经3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属于“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思想的是 ( )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C道私者乱,道法者治D为政以德4 “ 明会典:凡民间寡妇, 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 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 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代婚姻观理学色彩浓厚B明代婚姻观具有保守性C明代政府鼓励寡妇守节操

3、D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5广东第一大儒陈白沙说“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 ”据此分析,陈白沙的学习方法是( ) A独尊儒术B格物致知C温故知新D反省内心6李贽著有焚书 、 藏书等多种著作。 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 焚毁。 藏书 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之是非” ,见解“与世不相入” ,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B大力宣传道学思想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7清初思想家朱之瑜认为做学问应该有益于社会。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

4、”他的这种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最为接近( ) A李贽B朱熹C王夫之D顾炎武8苏格拉底在描述雅典民主政治时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蠢的,没有人愿意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 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以下选项最能反映材料本质的是( ) A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是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表现方式B雅典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男性公民的民主政治C雅典民主的泛滥,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D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9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

5、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10公元前4 世纪的希腊斯多亚学派认为:“在世界和宇宙理想面前,一切民族、国家和个 人都是平等的;理性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基础”,还提出了人人皆兄弟和世界公民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与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的思想一起,构成了西方早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据此判断斯多亚学派思想的主要内涵是( ) A神是万物的尺度B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C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D上帝是永恒的存在11 英国学者阿伦 布洛克说: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所代表的思想, 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 即人的尊严 的坚持,

6、 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下列有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追求现世生活的享受B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C认为美德来源于知识D希望建立法治社会12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神职人员)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下列对宗教改革的相关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B树立信仰本身为权威,只要虔诚信仰,灵魂即可得救C改变了过去通过神职人员与上帝沟通的惯例,人人可以同上帝直接对话D试图清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光芒13伏尔

7、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罗伯斯庇尔,在起草人权宣言时,还将它作为自由道德的标志写入其中。伏尔泰、罗伯斯庇尔这样做的意图是( )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B加快东西方文化交流C反对特权,维护人权D用儒学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14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 ) A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C “人是万物的尺度”D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15 1973 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西汉时期的帛书

8、,如图是其中的黄帝书(局部 )。它可以说明( ) A西汉时期已经发明了书写用纸B当时的书体主要是楷书C丝织品仍然是重要的书写材料D儒学成为正统16有学者认为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贵族文学,庄重深沉、简洁精练。 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通俗易懂、 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由贵族文学向平民文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商品经济趋向繁荣,市民阶层日渐壮大B社会生活去掉了伦理纲常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趋势C造纸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平民文化发展D中外文明的交流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吸收与创新17元朝画家倪瓒善画竹,他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以他为代表的一类

9、画家强调绘画应该以意入画、以文入画、以诗18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 A山水画B写意画C宗教画D风俗画19 中秋时节是钱塘潮的最佳观赏期,潮起潮落,美丽壮观。苏东坡有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下列哪位科学家的理论可用来解释钱塘潮的壮观景象( ) 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20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20 世纪 90 年代的三次民调,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年受访者达44%以上,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不到4 成。这说明 ( ) A进化论不具有科学性B欧美国家不相信

10、进化论C目前对进化论的认识还有争议 D 神创论重新成为主流21爱因斯坦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 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 ,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材料中的“这一发现”( ) 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B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C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D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不一致的22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二百年来,此定律一直是不可动摇的,总为每次新的有关发现所证实。只是在近

11、一个世纪内,才发现它有局限性。在亚原子结构的无限小的微观世界里,或在整个物质宇宙的宏观世界中,这个定律并不适用。”这是在评价 ( ) A生物进化论B经典力学C量子理论D相对论23李鸿章说: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这表明李鸿章强调国家走向富强最终取决于(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引进西方工业设备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学校,培养人才24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

12、,别任它烤坏了我。崖子外躺着一个叫花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请问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什么叫期(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25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 , 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下列哪个口号呼应了上述观点(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须知今后的世界,必成劳工的世界C打倒孔家店D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二、非选择题(26 题 12 分, 27 题 13 分, 28 题 13 分, 29 题 12 分,共 4 题 50 分)26.

13、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中国古代的不同时期,儒学思想家们不断对其进行新的阐释,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守旧而维新、 复古而开明, 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 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指向未来, 使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3 分)材料二朱熹认为:“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14、;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王守仁认为: “心即理”, “知行合一” , “致良知,为圣教第一要义。”(2)根据材料二,说明朱熹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2 分)试指出两者所属的哲学流派。 (2 分)材料三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3)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 分)结合材料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3 分)27阅

15、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 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材料三信徒的获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更不靠赎罪券。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选集材料四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 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

16、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观点的积极意义。(2 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发生的哪一重大变革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的核心思想与材料一的关系。(3 分) (3)材料三中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学说,如何理解该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4 分) (4)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 分)28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