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171788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单元 第2讲诗歌、小说与戏曲(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第2讲 诗歌、小说与戏曲 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一、诗歌、小说 1先秦诗歌(1)春秋: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诗歌总总集,分风风、雅、颂颂三部分。(2)战战国:楚辞是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华,以楚国方言创创造的新的诗诗歌体裁。2汉赋:是吸收先秦的诗经和 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3唐诗(1)是中国古代史上诗诗歌的繁盛时时期。(2)杰出代表 其诗诗具有浪漫主义风义风 格,被称为为“诗诗仙”。 其诗诗具有现实现实 主义风义风 格,被称

2、为为“诗诗史”。 其诗诗通俗易懂,亦具有现实现实 主义风义风 格。诗经楚辞李白 杜甫白居易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4宋词(1)起源于民间间,又称“ ”,盛行于宋代。(2)代表人物及风风格豪放派:北宋的 ;南宋的 。婉约约派:北宋的柳永;两宋之际际的 。5元曲:是元代兴兴起的新诗诗体,是在宋词词、金元 基础础上经经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长短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俚曲俗谣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6明清小说(1)条件工商业业城镇镇和 兴兴起。 不断完善。新兴

3、兴 对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的刺激。(2)主流:由 脱胎而来的 小说说。(3)作品明代:出现现了风风靡全国的“ ”和短篇小说说集“三言”“二拍”。清代:批判现实现实 的力作聊斋斋志异、儒林外传传、 问问世。市民阶层印刷术社会群体宋元话本章回体裁四大奇书红楼梦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二、戏曲1“傩”古代先民祈获获丰收和狩猎胜猎胜 利的 歌舞,其中蕴蕴涵着戏戏曲的萌芽。2梨园: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3南戏(1)形成原

4、因:宋代社会经济经济 迅速发发展;瓦舍等娱乐场娱乐场 所的出现现。(2)出现现:两宋之际际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带的一种完备备的戏戏曲形式。原始宗教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4元杂剧(1)兴兴起时间时间 :元朝在北方兴兴起。(2)特点:将诗词诗词 、歌唱、对对白、音乐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节和角色配合,标标志着中国 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戏曲时时空自由和以象征虚拟动拟动 作表意的特殊传统传统 。(3)剧剧作家: 、王实实甫。5昆曲(1)兴兴起:江南昆山。(2)鼎盛:明中叶到清中期。(3)特色:载载歌载载舞

5、。(4)影响:对对京剧剧等各种剧剧种的形成和发发展都产产生了深远远的影响,被誉为为“ ”。古代戏曲关汉汉卿百戏之祖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6京剧(1)原因:明清时时期,北京成为为政治、经济经济 和文化中心,各地艺艺人集聚;乾隆年间间 进进京推动动了京剧剧的形成。(2)形成:道光年间间,徽调调和汉调汉调 融合并吸收其他剧剧种的长处长处 ,在京城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新的剧剧种京剧剧。(3)京剧剧的地位:京剧剧将中国戏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为“ ”,在人类类文化艺术艺术 的殿堂上放射着奇光异彩。四大徽班国粹菜 单随堂检测紧

6、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时代特色史料一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史料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

7、声慢寻寻觅觅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1史料一划线线句子体现现了作者李清照怎样样的思想状态态?据此判断这这首词词是其前期还还是后期的作品。【提示】 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前期的作品。2史料二划线线句子出现现的时时代背景是什么?这这首词词是其前期还还是后期的作品?【提示】 作者丧夫、国家破亡。后期作品。3作者李清照前后作品的差异说说明了什么问题问题 ?【提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学特色是由特定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

8、东专用) 二、戏曲艺术史料一 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载:“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史料二 1845年前后,在进京的湖北演员余三胜、谭志道等人的努力下,西皮和二黄终于交融在一起,皮黄戏正式形成,京剧终于诞生了。最早的京剧就从西皮和二黄中各取一字,称为皮黄戏。彭飞中国的戏剧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1史料一反映了戏戏曲( )A成为为封建思想传传播的工具B成为为市民主要生活娱乐娱乐 内容C具有教育功能D出现现追星现现象【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父诫其子,兄勉其弟

9、”可知,戏曲具有社会教化功能。【答案】 C2史料二反映了京剧艺术剧艺术 的形成特点及地位如何?【提示】 京剧是在吸收了其他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主要唱腔有西皮和二黄两个系统;京剧艺术成就比较全面,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 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突破提示】 理论探究法文化的发展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必然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成就。理解这一关系,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艺具有关键意义。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

10、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突破归纳】 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三种典型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突破【内涵释义】 以“和”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了解文化常识也就保护了人类的文化宝库,它包含礼俗、宗法、饮食、衣饰、天文、官制等方面。【解答策略】 (1)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其中,干支纪年法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

11、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将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2)国学:特指中国传统传统 文化,它包括经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经,指儒家经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诗词 文赋专赋专 集等著作。(3)十二生肖:“生肖”,又叫“属相”。十二生肖是由11种源于自然界的动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马、羊、猴、鸡鸡、狗、猪以及传说传说 中的龙组龙组 成,每年一月,十二种

12、动动物便与干支中的十二个地支对应对应 起来,顺顺序排列依次为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龙、巳蛇、午马马、未羊、申猴、酉鸡鸡、戌狗、亥猪,用于记记人的出生之年。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典题突破】 (2011大纲全国文综)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思路展示】 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2010安徽文综)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

13、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解析】 本题以文学作品为切入点,体现能力立意,主要考查文学作品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即文学作品对历史价值的可信度。A项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

14、史料价值;C项材料不充分,三国时饮茶之风盛行。D项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的依据,其可信度小,故应排除。【答案】 B菜 单随堂检测紧练兵课时知能训练自主落实固基础要点突破提知能典例探究明考向YL 历史(山东专用) 本考点在2011年试卷中没有设题,但备考时亦应给予关注。应特别关注以下角度:1知识角度: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成就、文学的时代特色、文学的发展趋势及成因。2能力角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设置新材料和文学作品方面的史料,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3史论角度:一定时期的文学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了解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4区域历史角度:山东籍中国文化有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辛弃疾,清代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等,复习时注意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