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策略和技巧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17507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的策略和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考试的策略和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考试的策略和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考试的策略和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考试的策略和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试的策略和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试的策略和技巧(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的策略和技巧辽宁师范大学心理系xxx博士后/教授要点:l如何应对考试?l考前百天怎么办?l考前一个月?l考前半个月?l考前10天?l考前7天?l考前1天?l考场紧急应对 考试对于正规学习的意义,就像比赛对于 训练一样,都是一个漫长过程的最后结果 ,只有重视这个漫长的结果,才能在最后 取得一个好的结果。 A准备工作 1平时上课期间 最有把握的方法就是把整个学期都看做是 考试的准备阶段。 (a)了解考试安排 新学期开始,你最好就能明确这个学期会 有多少次考试,多少次小测验?每次考试 所占的比重如何?分别在什么时候、什么 地点进行?根据这些信息,比如考试的日 期和重要性,制定计划,分配学习时间。

2、 (b)制定计划 考试复习,要有个明确的计划,以便对整 个复习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c)进行阅读 在平时就要阅读每门课的所有必读书目和 一些必要的参考书目,不要偷工减料,以 免遗漏重要信息。 (d)去上每一节课 不要逃课,也不要消极的等着老师手把手 地教你怎么做。你要成为每一堂课的积极 分子。 (e)定期复习 定期复习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 2考前“冲刺阶段” 考试前一周或几天,你应该从容不迫的阅 读、记笔记转化为集中、强化的考前复习 。这段时间的复习效果,也取决于你整个 学期的知识储备。 (a)第一步:收集所有材料 如:课本、课堂笔记、读书笔记、实验书 籍、研讨会资料等。 (b)第二步:制定时

3、间表 必须包括以下各项:各门考试的情况如何,你应该先安排 重要科目。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确保复习到所有 的基本知识点。在考前留出几个小时的空余所;时间, 用来回顾复习中整理出的要点。时间安排要充裕。 (c)第三步:30分钟复习 纵观全局,快速复习一遍这科所有的知识 点,了解需要掌握的主要问题,为第四步 的工作打好基础。 (d)第四步:列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详细列出备考所必须的所有重要信息,细 读笔记、课本及其他材料。在快速复习中 ,把碰到的知识点写下来,根据内容的重 要程度和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做出 删减。最后,重组这个列表。 这一过程会花1到3小时的时间,最后可能 会有3到6页的文本。你脑

4、中会有一幅清晰 、完整的图画;或者是一份重要知识的清 单,或者是思维示意图。 制作三份这样的清单,第一份用于第五步 ;第二、三份用于第六、七步。 (e)第五步:集中复习 从列表上的第一个知识点开始复习。阅 读所有与这一知识点有关的材料。要做认 真、仔细的研究性阅读。每复习完一个知 识点,就在你的第一份列表上划掉一项。 (f)第六步:进行大量输出训练 在经过以上五步的复习之后,剩下的时间 里90要用于输出训练。如:给别人讲授制作并使用抽认卡记忆策略思维示意图进行演说编一首歌其他图片或涂鸦默写 其中,通过抽认卡和默写来进行输出训练 对应付考试的效果更好。 (g)第七步:自测 最基本的自测就是背诵或

5、者默写,这分别 属于口头输出和书面输出。做考试模拟题 也是一种自测。自测不仅是巩固长期记忆 的好方法,而且也是一个实战演习的机会 。 (h)第八步:学而不严 重复第五步到第七步,直到感觉自己已经 对知识烂熟于心。切忌在对知识有个大概 印象的时候就不再深究。 3日常具体细节了解考试形式(是1个小时还是3个小时 ? 是多选、论述还是解答?)明确考试时间,地点。熟悉考场钢笔、铅笔、电池及其考试必备品要备 足。如果需要用药的话,一定要适量如果你骑自行车或坐公共汽车去考试, 一 定要主意时间问题。应该稍微早一点出 发。 4预测题目 根据你对课程,材料和老师的了解以及过 去考试的经验,来预测考试可能考的问

6、题 。如果你觉得某些知识点出选择题的可能 性比较大,那么你就着重练习这方面的题 型。 还可以向老师询问,或是同学间互相讨论 。 5对付焦虑 最好的方法就是考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如 果你觉得自己在考试过程中有可能因为压 力过大而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那么你最 好事先对考试进行充分的复习准备和心理 准备。即使真的感到不安、紧张,也要迅 速运用放松和集中注意力的技巧。 B答卷:成功秘诀 1考试当天前一晚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时候,一小 时的睡眠绝对比一小时的临阵磨枪更有利 于考场发挥。考试前几个小时,不要再记新知识。回 顾并复述已经记过的东西,进行输出训练 ,而不是消极的看。安排饮食时间,调整饮食行为。早点

7、到考场。想象自己在考试中信心十足,文思泉涌 ,思维敏捷的情形。 放松。如果确实准备好了,就不会产生 焦虑情绪,或至少在问题发生时也能很 快放松下来。 找一个让你感觉最舒服的座位。 一般来说,尽量避免和其他觉得很紧张 的同学谈话,这会使你也紧张起来,并 降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把注意力集中 在复习材料上。 准备好所有的考试用品。前一天晚上就 要收拾好。 2所有考试的普遍原则 不要早交卷。尽量让自己放松,再检查 一遍自己所答的试卷,你会发现自己又想 起了一些知识,或是查出了错误和疏漏, 但一定要确信无疑,才能更正答案。 不要管别人在干什么,把精力集中在自 己的试卷上。 看清题目要求。 首先要仔细审题

8、,不要答非所问,答题 要答到点子上。 合理预算时间。 先易后难。 3客观性试题(多选题和是非题) (a)多选题答题方法先易后难。这样做可以确保容易的题不 丢分,而且也可以增强你的信心,让你精 神放松,帮助你思考后面比较难得题。确保理解题干和每个可选项。不要急于 做出结论。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选择最正确的答案。也许会有看起来很 相似或说得过去的选项,这时,最有效的 办法是不看其他选项,直接选择第一个看 似合理的选项。看清题目和选项。把关键词、时态、复 数等做上标记。核对人称与数是否一致。核对动词时态是否一致。核对其他提纲与选项之间的语法是否一致 。在解比较难的题时,一边写写画画,一边 思考,往

9、往会有更容易回忆起复习过的知识 。回想自己学习这一知识点的情景。 能修改答案么?很难说,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第一印象正确的可能性是巨大的。一定 要有十足的把握才能修改。 猜题的技巧(不一定总对,只是有可能)v选项中最长的答案可能是正确答案。v如果有两个完全相反的选项,答案可能就 在其中。v从心理角度来看,与错误陈述相比,人们 更容易编出几条正确陈述。 (b)是非题答题方法先易后难,确保会做的题能得分。谨慎猜测。 如果确实需要猜测时,以下是是非题所特 有的结构线索:句中有完全肯定的词语,如“永远”、 “从不”、“所有的”、“一定”、“每 次”和“一个也没有”的句子,往往是错 误的。使用不太绝对的词

10、,如“通常”、“经 常”、“可能”、“很可能”、“也许” 、“大概”、“应该”和“非常”等词的 说法,往往是正确的。因为编写正确的说法比编写合理的错误 说法更容易,因此较长的说法更可能是正 确的。 4论述题 论述题的目的是测验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组织相关信息的能力和连贯表达的能力。 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语言简约流畅,让人一看就明白你在说什 么,这样便于批卷老师理解,更容易得分 。论述题F先列提纲。尽量思考全面,包含尽可能多 的知识点。 F如果有不止一个论述题,在答题之前都要 先列提纲。 F答题过程中,要立即切题不要浪费笔 墨。F回答与问题联系不明显时,应向读者解释 说明。 F

11、做到有问必答,回答到位、认真审题。 F注意特殊要求。确保要回答到点子上。 F每个论述题都要试着去做不要空着。 F如果时间不够,那就列提纲或要点。 5综合考试 如果既有客观题,也有论述题。先看论述 题,选择一个题目,列出提纲。回想知识 点,然后置之一旁。做其他的题,其间一 旦冒出更多与论述题相关的知识,立刻回 到提纲,进行充实。在提纲列的差不多后 ,正式开始答题。 6考试中如何应付焦虑 解决考试焦虑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充分准 备。你进行的输出练习和自测次数越多, 自信心也就越强。 疑虑、担心、发慌和不安都是行动之前的 正常感觉。这种程度上的焦虑十分正常, 也不会影响你的正常发挥。 如果你在考试过程

12、中曾经经历过这种极度 恐慌的情况脑子里一片空白或者不停 发抖,就要进行呼吸与想象,先让自己镇 定下来。如果准备充分,那么在考试过程 中,只要30到60秒的放松,就能启动你 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考前的策略l考前百天如何安排?l半个月怎么办?l前三天怎么办?l6月6日如何度过?170天复习时间刚刚好l第一轮71天,把所有知识点弄熟弄精,这一轮 还不准综合。 l第二轮49天,把各知识点连贯成体系;l第三轮35天,规范的习题训练;l最后一轮15天,前12天查漏补缺,后3天脉络 整理。五一长假怎么办?l“过劳”、“过逸”都有危害l孩子“一模”考试自己觉得考得不太理想,觉得 时间紧迫,想让他把五一的时间全

13、部用来学习 ,这样好不好l无论学习成绩好与不好的孩子,在五一长假期 间都应该正视自己,适当地安排学习和休息。 在距离高考只有一个多月时间的时候,复习的 同时还要兼顾到孩子身体状况的调整,在保持 适度紧张状态的前提下,考生不宜过于疲劳。 孩子前段时间复习的效果不错,打算让他 五一假期松弛一下,好好玩几天,这样是 否应该?l 孩子应该注意劳逸结合,不应完全放松。一模的 成绩不能够完全代表高考的成绩,离高考还有50天左 右的时间,只要对知识进行仔细地梳理,认真备考, 考生高考成绩还是可以提高的。所以考生们应该充分 利用五一假期的时间,将一模试卷反复的进行重做, 从中找出不足,总结丢分原因,根据自己各

14、科成绩的 实际情况制定新一轮的复习计划,为第二次模拟考试 的到来做准备。长假期间家长更应悉心照料考生 l考生在离考试越来越近的时候已经 很紧张了,家长不要再过度紧张, 应该细心观察孩子,不要过多干涉 孩子。利用五一长假与孩子沟通, 起到减缓压力的作用。 长假复习应有章法 l高考考生五一假期复习中应该遵循“三多两少 ”原则。“三多”即多看旧题(已做过的题目) 、多找典型题、多查问题;“两少”即少做题 、少挖难题。复习中,考生应少做题,要将学 习笔记、各类试卷,按学科把知识进行分类归 纳,寻找易错题寻找知识缺陷或失误原因,总 结主干知识题的解法规律,以便于以后有针对 性地再思考、求教。这些梳理工作

15、是考生在剩 下时间内必须完成的,由于平时学习太过紧张 ,不妨利用“五一”完成。 半个月如何调整l从学校集体复习到家里个人复习,从有老师辅 导到自行安排进度,环境变了,学习的气氛也 变了。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形式呢? 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孩子要有一个作息时间 表。这时候,有三种情况应该防止。 第一种情况l有些考生觉得箭在弦上,该拼命了,于是夜以 继日加班加点。这样不求效率、死拼硬拼的做 法增加了孩子的身心压力。记得多了,背得也 多了,可关键时候发挥不出来,实际上是吃了 亏。 对策l家长要和孩子共同规划一个按时间办事的复习方法。 每天上午、下午和晚上分别要复习几个小时,从几点 到几点,中间要

16、留有余地,也就是文体活动时间。当 然不是让他花几个小时去游泳或健身,而是在两个科 目的空档中间去散散步,跳跳绳,或听听音乐。把这 个时间控制在10到15分钟就很好。一天之中,拖拖沓 沓地连轴转,转上12到13个小时,真正的效果却可能 还不如高效投入8小时甚至7小时。另外,每天午饭后 休息20到30分钟,再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睡,对于 养精蓄锐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种需要防止的情况l有的考生独自复习不知从何下手,坐不住,一 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其实,“心 不沉”也是紧张的一种表现,对高考信心不足 。对策:l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镇定下来 。不要希求孩子的成绩在最后这段时间里能上一个很 大的台阶,那是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