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 植物的茎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17184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3.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3  植物的茎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实验3  植物的茎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实验3  植物的茎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实验3  植物的茎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实验3  植物的茎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3 植物的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3 植物的茎(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植物的茎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枝和芽的外部形态 和类型; 2. 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 生结构; 3. 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的初 生结构; 4. 掌握茎的次生结构。二、实验材料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吸水纸、滴管、双面大片、纱布、蒸馏水、碘碘化钾实验材料:永久装片(见实验指导书)三、实验内容重点观察: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棉花、向日葵幼茎横切片单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小麦、水稻根横切片双子叶植物茎次生结构:棉花老茎、椴树茎横切片1叶芽的结构: 低倍镜下观察丁香芽切片,可见芽中心部分为扁平状突起的 生长锥。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可见生长锥表面1-3层细胞排列 比较整齐,此为原

2、套;原套里面的细胞排列不够整齐的为原体, 在其下方的小突起为叶原基、幼叶及幼叶腋部的腋芽原基等。丁香芽纵切面2. 茎的形态结构芽:由顶芽和腋芽组成;节:节上着生叶的部位;节间:相邻两节之间的茎端叶痕:叶片脱落后,在节上留下的痕迹;叶迹:叶痕内点状突起,茎通向叶柄的维管束痕迹皮孔:植物体与外界进行交换的一种通道芽磷痕:具有芽磷片的顶芽展开时,芽磷片依次脱落留下的痕迹3.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由外至内: 表皮: 皮层 维管柱包括:(1)初生韧皮部(2)初生木质部 (3) 薄壁细胞 3.1 表皮 先在低倍镜下区分出表皮 、皮层、和维管束三部分然 后再转到高倍镜下进行观察 。 茎最外面的一层较小的、

3、 排列比较紧密的细胞是由原 表皮发育而来,细胞壁外壁 可见角质化的角质层,属初 生保护组织。另外,表皮上 还分布有气孔器、表皮毛、 腺毛等附属结构。气孔器保 卫细胞在横切面上较表皮细 胞小,染色较深,还可见两 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及其 内方较大的孔下室。表皮具 保护作用。 3.2 皮层: 表皮以内,维管柱以外的 部分,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 而来。靠近表皮的几层细胞 比较小,细胞壁在角隅处加 厚,为厚角组织,起支持作 用。厚角组织内侧为由数层 薄壁细胞构成的基本组织, 其细胞体积较大,排列疏松 ,有细胞间隙。茎的皮层中 ,一般没有形态上可以分辨 的内皮层,但在有些植物的 幼茎中,皮层的最内层细胞

4、含有淀粉粒,称为淀粉鞘3.3 维管柱: 皮层以内的轴状部分,较发达,占幼茎横切面中央较大的面积,由维管束、 髓和髓射线组成 (1)维管束: 呈束状,染色较深,在横切面上许多维管束排成一环。维管束之间为薄壁组 织所隔离。每个维管束都由初生韧皮部、束中形成层和初生木质部组成,韧皮部 位于木质部的外方,为外韧无限维管束。它们都是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的。由于 有束中形成层存在,所以也叫无限维管束或 开放式维管束。 初生韧皮部:包括原生韧皮部和后生韧皮部,其发生过程中是外始式。由筛 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组成。在向日葵茎的韧皮部的外方是原生韧 皮纤维,也称为“中柱鞘纤维”。 束中形成层:是由原形

5、成层保留下来的,仍具有一定的分生能力的分生组织 。在切片上细胞呈扁平形的小细胞,壁薄,染色较浅,位于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 初生木质部:包括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前者靠近茎的中心,导管口径 较小,染色较深,发生早。后者位于外方,导管口径较大,染色较浅,发生较晚 。初生木质部的发育方式是内始式的。 (2) 髓:位于茎的中央,由一些体积较大、排列疏松的薄壁细胞组成,具 有一定的储存能力。由基本分生组织发育而来。 (3)髓射线: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群,它内连髓,外连皮层, 呈放射状,具有横向运输的能力并兼具储存的能力,是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的。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髓表

6、皮机械组织髓射线束内形成层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特点: 表皮角质化程度高; 皮层含叶绿体,内皮层不明显。 维管束横切面排成环状,且成束分布, 韧皮部、木质部的生长方式:前者外 到内,后者内到外。4.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玉米茎横切片)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此茎不能增粗,只有初生结构 ,构造比较简单。与双子叶植物茎相比 ,主要不同点在于维管束成散生状态, 分布于基本组织中。常见两种类型,以 禾本科植物的茎为例,观察单子叶植物 茎的构造。取玉米茎的横切装片进行观察,可 见茎的中央没有髓腔,主要有表皮、基 本组织、维管束三部分组成。4.1 表皮:为茎的最外层细胞,排列整齐紧密,横切面呈

7、扁方形,外壁增厚,具有保护作用。表皮上有气孔器,横切面上可见其保卫细胞很小,两侧的副卫细胞稍大,中间的孔为气孔。 4.2 基本组织:外部靠表皮有13层形状较小、排列紧密的厚壁细胞,他们排列成一个保护环,每隔一定的距离为气孔所隔断,称外皮层,属基本组织的一部分,有机械支持和保护作用;内部为薄壁细胞,是基本组织的主要部分,细胞较大,排列疏松。其中许多维管束散生其中。4.3 维管束: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外方多而小,分布比较密集。靠近中央则大而少,分布比较稀疏。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一个维管束,可见每个维管束的外面有一至数层厚壁细胞构成的维管束鞘包裹着。里面只有木质部和韧皮部,没有形成层,为有限维管束。其中

8、韧皮部在外方,包括在最外方的原生韧皮部,多被挤坏,和里面的后生韧皮部,是韧皮部的有效部分,只有筛管和伴胞两种成分,排列较整齐。木质部通常含有34个显著的、被染成红色的导管,在横切面上排列成“V”形。其下半部分是原生木质部,由12个较小的导管和少量的薄壁细胞组成,小导管的内侧有一个空腔,是由于茎的伸长,最早形成的导管被破坏而形成的空腔,叫气腔或胞间道;其上部是后生木质部,有两个大的孔纹导管,两者之间分布着一些管胞。 小麦茎的构造: 取小麦茎的横切片进行 观察,与玉米茎的区别主 要在于茎的中央具有髓腔 ,维管束在基本组织中排 成内、外两圈。外圈的维 管束体积较小,常于含叶 绿体的同化组织相间排列

9、。内圈的维管束体积较大 。维管束的结构与玉米茎 的维管束基本相似 从外到内:(1)周皮 (2)皮层(3)韧皮部(4)维管形成层 (5)次生木质部 (6)初生木质部 (7)髓5.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棉老茎、椴树茎横切片)5.1 维管形成层: 只有一层细胞,但因为其分 裂出来的细胞还未成熟,所以看上 去细胞有多层,形成层的细胞排列 整齐紧密,容易辨认。5.2 次生韧皮部: 在皮层和形成层之间,细胞排 成梯形,是由形成层细胞向外分裂 而来,与排列成喇叭形的髓射线细 胞相间排列。装片中,韧皮纤维被 染成红色,韧皮薄壁细胞、筛管和 伴胞被染成深浅不同的绿色,两种 颜色的不同细胞相间成层排列。5.3

10、次生木质部:在形成层之内,占据了装片的绝大部分。由于构成它的细胞的大小和壁的厚薄不同,可以明显看出年轮的界线,注意区分早材和晚材。细胞的组成分为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木质部内还有放射状的木射线。5.4 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许多体积较大的薄壁细胞组成。5.5 次生射线:包括维管射线和髓射线,两者都是由薄壁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呈放射状,是横向运输系统。髓射线是由髓的薄壁细胞向外辐射排列,存在于维管束之间,有定数,经木质部时是12列细胞,至韧皮部细胞变为多呈倒三角形或倒梯形。髓射线的原生部分由基本分生组织形成,次生部分由束间形成层形成。维管射线存在于维管束之内,由木射线和韧皮射线组成。维管射线属次生结构,数目不定、长短不一,由束中形成层形成的。椴树茎横切面5.6 周皮上的通气结构皮孔:取接骨木茎过皮孔的横切装片观察,首先发现一个两边拱起的裂口即皮孔,皮孔的两侧拱起的是周皮,裂口的内方是一些细胞间隙很大、排列疏松的原球形薄壁细胞,称为补充细胞,可以透气,因此皮孔是周皮上的通气结构。在补充细胞的内侧也有木栓形成层,但它不形成木栓层,而是产生大量的补充细胞,因此能向外突起形成皮孔。维管形成层 木栓形成层棉老茎横切面(1/4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