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德意志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717062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8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国崛起之德意志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国崛起之德意志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国崛起之德意志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国崛起之德意志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国崛起之德意志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国崛起之德意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国崛起之德意志(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01 郑娟大国崛起之德意志德国德意志”一词来源于古德语“diot”一词,意为“人民”,最早史见于公元8 世纪,是指生活在法兰克王国东部的日尔曼部落所讲的方言。公元800 年,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法兰克大帝国。 大帝国中有许多讲德语的日尔曼部落,这些日尔曼部落人所讲的方言 被称为“德意志”。公元814年查理大帝去世,法兰克帝国随即分崩离析 ,在瓜分各种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东、西两个王国。这两个王国的 政治分界线大致就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讲法语的西法 兰克王国后来演变成今天的法国,而讲德语的东法兰克王国的居民在 此后的长期生活中也逐渐产生了一种“同属一国”的感

2、觉,这时,“德意 志”一词也就从一种语言的代名词发展为代指讲这一语言的人。当这些 讲“德意志”语的部落后来建立了自己的王国时,他们不但用“德意志”来 称呼自己的语言和人民,还用它来命名自己的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 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德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国是指公元962-1806年 的神圣罗马帝国。人们习惯上以公元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得意志 帝国转变的开始,在这一年,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他 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公元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由教 皇加冕称帝,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 马帝国

3、”,这便是古德意志帝国,或称为第一帝国。1806年,帝国被拿 破仑一世推翻。 第二帝国是指1871年-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它是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 起来的。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击败法国,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 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第二帝国的寿命很短,仅存在了47年。1914年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德国的失 败和第二帝国的瓦解而告终。战争也导致德国第一次建立了联邦共和国。由 于共和国宪法是在魏玛城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一般称之为魏玛宪法 ,因此这个共和国又称为魏玛共和国。1933年1月30日,以希特勒为首的德 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上

4、台执政,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宣告了 魏玛共和国的终结。 第三帝国是指1933-1945年的法西斯德国,希特勒自称第三帝国。于1939年9月1 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三帝国 宣告完结。德国为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 1949年5月,在美、英、法合并的西占区通过基本法,宣布成立德意志联邦 共和国(即西德),9月建立政府。同年1O月,苏联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 和国(即东德)。 到了2O世纪8O年代中后期,在东西方关系逐渐缓和的氛围中,东西德国日益走 向统一,1990年7月实行了货币统 一,1990年10月3日实现了政治统一。德国经济产业与技术优势

5、分析 20022006年,德国连续四年保持 世界头号商品出口大国的地位。其出 口的主要商品有:汽车及配件,机械 设备,化工产品,钢铁及非铁金属产 品,发电及输电设备,电信技术,收 音机和电视机及元件,医学、测量、 控制、调节和光学产品及钟表,食品 ,其他车辆,橡胶和塑料产品,金属 产品,办公和数据处理设备等产品。 汽车、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化工是 德国的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德可 再生资源、纳米技术和环保产业也取 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德国优势 产业。一、汽车制造业德国是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汽车工业是 德国国民经济 的第一大产业 ,是带动 出口的驱 动器、创新基地和就业保障。在德国,每七个

6、 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个与汽车业 有直接或间接的 关系。德国税收的四分之一来自汽车及相关产 业。2006年德国出口贸易额为 8936亿欧元,其 中汽车出口额约为 1700亿欧元,占近20%。德国汽车工业历 史悠长,汽车技术高端先进 ,德汽车生产商每年申报约 3000个专利,使德 汽车工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近年来,德国汽 车工业在中端市场遭遇强大挑战,市场竞 争激 烈,国内劳动 力成本过高,触动行业实 施战略 转移和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建立新研发中心和 开拓新的市场。从德国引进汽车制造技术也大 有潜力可挖。二、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是德国产业的另一张王牌,“ 德国制造”已成为世界市场上“质量与信 誉”的代

7、名词。2006年德国机械制造业 生产总值 达到1584亿欧元,增长7.4% 。德国不仅拥有激光技术国际领先的机 床生产企业Trumpf,更有众多在某些方 面独树一帜的专用机械生产商,且大多 为中小企业。为了使德国机械制造业得 以持续发展,德国确立了三大发展目标 :“绿色制造”、“信息技术”和“极端制造” 。所谓 “极端制造”指的在极端条件下, 制造极端尺度或极高功能的器件和系统 ,集中表现在微细制造、超精密制造等 方面。三、化工业德国是欧盟最大的化学工业国,占欧盟化工市 场的26%。德国也是继美、日之后世界第三大化 工生产国,化工产品涵盖7万多个种类。德国共 有1700多家化工企业,雇员总 人

8、数少于500人的 中小企业占90%以上,其销售额占化工销售总额 的36%。2006年德国化学工业总产值 比2005年增长了 3.5%,销售总额 达1620亿欧元,增长6.0%。其 中,国外市场销 售额接近880亿欧元,增长7.5% ,国内市场销 售额约为 740亿欧元,增长4.5%。2006年德国无机化学原料类的产量提高较大, 增长10.0%,其次依序为精密和特种化学(5%) 、医药化学(3.5%)、清洁与保养用品(3%) 、石化产品(2%)、聚合物(2%)。农业 化学 产量比2005年减少了0.5%。四、可再生能源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重视环 境保护,在可再生 能源开发利用、设备 生产和技术研发

9、方面都走 在世界前列。目前,德国可再生能源设备 生产总 值在164亿欧元左右,预计 今后将以每年10%的 速度增长。2006年,风能、水电、太阳能、生物能源以及 沼气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在德国能源利用中所占的 份额大幅增长,可再生能源发电 量达2000亿千 瓦时,约占三分之一。2006年德国可再生能源设 备出口额从2000年的5亿欧元增加至60亿欧元, 到2010年有望再翻一番,达150亿欧元。目前,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水电设备 、近二分之一的风力 发电设备 和近三分之一的太阳能电池都是德国制 造的。德拥有世界第二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商Q- Cells公司。德 Choren Industries公司发明

10、了生物 物质转 化新技术,用边角木料、秸秆或稻草为原 料生成生物燃料SunFuel。五、纳米技术德国是最早开发纳米技术的国家之 一。政府高度重视纳米技术的研发 ,联邦教研部用于纳米技术的专项 经费已达1亿多欧元,其中纳米分析 、纳米生物技术、纳米结构材料、 纳米化学、超薄层、超精度表面、纳 米光学、超精密加工、光晶体、分子 电子学、二极管激光、系统集成、掩 膜技术、生物芯片、磁电技术、功能 纳米颗粒等均是重点课题。 六、环保技术德国是全球环保技术领先的国家。在德 国工商会注册的环保企业达1.1万多家, 从业人数超过140万,约占总就业人数的 4%。世界市场上近五分之一的环保产品 来自德国,德国的环保技术贸易额占世界 总贸易额的六分之一,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环保产业涉及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 ,如无公害食品行业、废弃物处理和再 循环、土地、大气和水污染治理、环保 产品和环保生产工艺开发。德国的环保 产品中,技术含量高的高端解决方案占 主导地位。德国家族企业 Kaercher是国 际清洁技术市场的领跑者,其清洁器械 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谢谢谢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