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

上传人:m****5 文档编号:5171681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 人体解剖生理学 循环3幻灯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脏泵功能评定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 的血量心输出量(每分心输出量):左心室每 分钟搏出的血量每搏输出量心率心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的调节 (1)前负荷(室内压)异长调节(2)心肌收缩能力 等长调节(3)后负荷(大动脉压力)2. 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心泵血功能的调节心率 心动周期 心室缩期 心室舒期0.351.1540 1.575 0.8150 0.40.350.45 0.230.17每分心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 40150次/分:心率每分心输出量 150次/分: 舒张张期充盈时间时间 每分心输输出量 40次/分:舒张张期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不能增加充盈量和搏出量每

2、分心输输出量。心泵功能的贮备 心率贮备(增加2-2.5倍)每搏量贮备收缩期贮备:3540ml舒张期贮备:15ml概念: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加的能 力。 反映心脏的健康程度、心脏泵血功能。 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具有参与形成和维持 动脉血压,以及输送血液到全身各处并实现血液与 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的功能。第三节 血 管血管的分布规律 (1)大多数两侧对称,在躯干可分为脏支和壁支。 (2)管径大小及配布形式与器官结构、功能相适应。 (3)血管走行多与长轴并行,多于神经相伴行,且多 位于身体的屈侧,较隐藏的地方。 (4)在容易受牵引或挤压的地方以 及经常变换形状的器官处,血管大 多吻合成网或

3、弓。一、血管系的组成 (一)动脉:是输送血 液到全身各组织的血管 。A (二)静脉:是引导全 身各组织的血液回心的 血管。V (三)毛细血管:是连 接动、静脉末梢间的网 状管道。 Cap. (一)血管壁的一般构造1.内膜:单层扁平上皮,光滑,利于血液流动。2.中膜:主要由平滑肌和弹性纤维构成,起改变血管管腔大小、调节局部血流量、缓冲血流压力。3.外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具有很大的抗张力作用,防止血管过度扩张。二、血管的构造与分布血管 壁的 构造(二)动脉管壁的构造 1. 大动脉: 主要特征表现在中膜层弹性纤维多,管壁富于弹性, 能缓冲心脏收缩射血时产生的强大压力。 2. 小动脉: 中膜层平滑

4、肌丰富,可以调节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 (三)静脉管壁的构造血管壁较动脉薄,管腔较大;外膜发达,中膜 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均较动脉为少,管壁内有由内膜形 成的静脉瓣。大动脉中静脉小动脉静脉瓣静脉瓣(四)毛细血管的构造毛细血管管壁很薄,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外面有基膜,通透性大;管腔极细,血流速度慢 ;有利于血液与组织间进行气体和物质交换。 微动脉和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概念: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分动、静脉血压)。一般指动脉血压。三、血压(一)动脉血压1.正常值与测量 收缩压(Sp):室缩时,动脉血压升高到的最高值 (100-120mmHg)舒张压(Dp):室舒时,动脉血压降低到的最低

5、值 (60-80mmHg)脉压:Sp-Dp30-40mmHg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Dp + 脉压/3各段血管 的平均动脉压压 力梯度:主A:100mmHg 小A:85mmHgCap:30mmHg V始:10mmHg心房(大V):02.动脉血压的生理变异:血压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Sp的升高 比Dp的升高更明显。老年以前男性女性活动安静站位卧位右臂左臂白天夜晚(811时最高,07时最 低)高原平原3.形成机制心室舒张心室收缩射血入主A 外周阻力大A回弹 (势能释放)推血继续流动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降低到最小值=舒张压 血液对动脉壁的侧压 上升到最大值=收缩压推血(1

6、/3)流动 大A扩张(2/3)(动能消耗) (势能贮存+缓冲力)血管内血液的充盈 血流的驱动力心室射血力血流的阻力 能量的消耗:血压渐降几点说明:弹性贮器血管的作用:心搏功能量消耗:缓冲SP(势能贮存)维持DP(势能释放)动能:推血流 + 大A扩张势能:管壁侧压力+克服外周阻力(1)每搏出量心缩期射入A血量管壁侧压 力(2)心率心舒期心舒末期A血量较多管 壁侧压力4. 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SP(明显)DP(明显)(3)外周阻力心舒期血流速心舒期A血量(4)大动脉弹性缓冲SP维持DP(5)循环血量如:大失血循环血量 Bp(显著)另:血管容积的比例失调如过敏休克血管容积 而血量没变故BpDP(明显)管壁侧压力SP(明显)、DP脉压体循环平均压变Bp变动脉血压影响因素 SpDP脉压Bp搏出量 (明显) 心率 (明显) 外周阻力 (明显)循环血量 (明显)(明显) 大A弹性 (明显)(明显)(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