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16086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39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9页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9页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9页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9页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所得税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所得税法课件(1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 培训讲座培训讲座主讲:彭钢敏新税法的新税法的“ “五个统一五个统一” ”n n统一税法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统一税法并适用于内、外资企业;n n统一并适当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并适当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率;n n统一并规范了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统一并规范了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n n统一并规范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并规范了税收优惠政策;n n统一并规范了税收征管要求。统一并规范了税收征管要求。 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总体框架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总体框架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第二章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章第三章 应纳税额应纳税额 第四章第四章 税收优惠税收优

2、惠 第五章第五章 源泉扣缴源泉扣缴 第六章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特别纳税调整 第七章第七章 征收管理征收管理 第八章第八章 附则附则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n n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n n课税对象课税对象n n税率税率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n n明确了以法人作为基本纳税单位;明确了以法人作为基本纳税单位;n n把企业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把企业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新旧差异对比新旧差异对比n n原条例规定:实行原条例规定: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者组的企业或者组 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n n新税法规定:

3、在中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新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 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个人独资企 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不适用本法。 二、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二、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n n与国际惯例接轨,以与国际惯例接轨,以“ “登记注册地登记注册地” ”和和“ “实实 际管理控制际管理控制地地” ”为为标准划分为居民企业和标准划分为居民企业和 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具体分类具体分类居民企业:居民企业:n n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依中国法律在中国境 内成立;内成立;n n依外国法律成立但实依外国法律成立但实 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 内内

4、。 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不符合不符合 上述两条标准,但上述两条标准,但n n在中国境内有机在中国境内有机 构、场所构、场所 n n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 构、场所构、场所,但有来,但有来 源于中国境内所得源于中国境内所得新旧差异对比新旧差异对比n n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采用了较为规范的借鉴国际上的通行做法,采用了较为规范的“ “居民居民 企业企业” ”和和“ “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 ”的概念。的概念。n n改变了原外资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居民企业标准:改变了原外资企业所得税规定的居民企业标准: 在中国境内设立、同时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的双在中国境内设立、同时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的

5、双 重条件,使我国的税收权益更广,有利于限制利重条件,使我国的税收权益更广,有利于限制利 用避税地避税。至于实际管理控制地标准可能会用避税地避税。至于实际管理控制地标准可能会 引起的国与国之间由于适用标准不同而导致的双引起的国与国之间由于适用标准不同而导致的双 重征税问题,我们将通过对实际管理控制地的严重征税问题,我们将通过对实际管理控制地的严 格、规范的界定,以及税收协定予格、规范的界定,以及税收协定予以解决。以解决。三、课税对象三、课税对象居民企业: 全面纳税义务 n源于境内的所得;n源于境外的所得;非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 有限纳税义务有限纳税义务 1 1、在境内设有机构、场所、在境内设

6、有机构、场所: :n n源于境内的所得;源于境内的所得;n n源于境外但与该境内机构源于境外但与该境内机构 、 场所有实际有联系的所场所有实际有联系的所 得;得;2 2、在境内没有机构、场所、在境内没有机构、场所: :n n源于境内的所得源于境内的所得以所得的来源确定是否予以征税。以所得的来源确定是否予以征税。四、税率四、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两档税率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两档税率25%25%、20% 20% 适用税率企业类型25%25%20%20%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所得 非非 居居 民民 企企 业业在境内设有机构在境内设有机构 、场所的、场所的1 1、源

7、于境内的所得;、源于境内的所得; 2 2、源于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源于境外,但与该机构、场 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源于境内源于境内, ,但与但与 该机构场所没该机构场所没 有实际联系的有实际联系的 所得所得; ;没在境内设有机没在境内设有机 构、场所的构、场所的源于境内所得源于境内所得新旧差异对比新旧差异对比n n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纳第三条规定,纳 税人应纳税额,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税人应纳税额,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税 率为率为33% 33% 。第二章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n n计算原则;计算原则;n n计算公式;计算公式;n n收

8、入;收入;n n税前扣除;税前扣除;n n资产的税务处理;资产的税务处理;n n亏损的弥补。亏损的弥补。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原则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原则n n权责发生制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n n税法优先原则;税法优先原则;n n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n n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n n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n n配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n n确定性原则;确定性原则;n n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二、计算公式二、计算公式新税法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新税法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n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 收入扣除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原条例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原条例应纳税所得额

9、计算公式:n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弥补以前 年度亏损免税所得n若企业同时存在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其应税项目发生亏 损时,按税法规定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应为冲抵 免税项目所得后的余额。此外虽然应税项目有所得,但不 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免税项目的所得也应用于弥补。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对比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对比180508050结果:当年盈利50,可结转下年度的亏损为-50180-80180-80100100结果:当年应税和免税项目合共盈利100,全部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余额 为0,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为0。总 收入免税 收入不征税 收入各项 扣除可弥补的以 前年度亏损总

10、收入免税 收入各项 扣除可弥补的以 前年度亏损新法:旧条例:180 50 0 80 100180 80 100 50差异差异n n1. 1.增加了增加了不征税收入不征税收入的概念。的概念。n n2. 2.原政策规定了免税所得先弥补亏损,企业原政策规定了免税所得先弥补亏损,企业 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减少。新税可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额减少。新税 法是收入总额先剔除免税所得后才弥补亏法是收入总额先剔除免税所得后才弥补亏 损,对企业较有利。损,对企业较有利。三、收入三、收入n n收入种类:企业以货币形式和收入种类: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非货币形式从各种从各种 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来源取得

11、的收入。包括: 1. 1.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 2. 2.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收入; 3. 3.转让财产收入;转让财产收入; 4.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5. 5.利息收入;利息收入; 6. 6.租金收入;租金收入; 7.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8. 8.接受捐赠收入;接受捐赠收入; 9. 9.其他收入。其他收入。 确认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的时间 销货及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销货及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n税法以权责发生制为基本原则,具体如下:1. 1.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企业获得已实现经济利益或潜在的经济利益

12、 的控制权;的控制权;2. 2.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3. 3.相关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相关收入和成本能够合理地计量。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n n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 ,应在被投资企业作出,应在被投资企业作出利润分配决定利润分配决定时确时确 认收入实现(不论企业是否实际收到股息认收入实现(不论企业是否实际收到股息 、红利等收益款项)。、红利等收益款项)。n n差异:旧条例规定确认的时间为被投资企差异:旧条例规定确认的时间为被投资企 业会计帐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包

13、括业会计帐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包括 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确以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确 认。认。确认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的时间 利息收入利息收入n n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按照合同约定的债务人应付利息的日期确 认收入的实现。认收入的实现。确认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的时间 租金收入租金收入n n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按照合同约定的承租人应付租金的日期确 认收入的实现。认收入的实现。n n差异:国税发差异:国税发【19971997】191191号文,对出租固号文,对出租固 定资产取得的租赁收入,规定定资产取得的租赁收入,规定“ “纳税人超过纳税人超过

14、 一年以上租赁期,一次收取的租赁费,出一年以上租赁期,一次收取的租赁费,出 租方应按合同约定的租赁期分期计算收入租方应按合同约定的租赁期分期计算收入 ,承租方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承租方相应分期摊销租赁费。确认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的时间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n n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按照合同约定的特许权使用人应付特许权 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使用费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确认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的时间 接收捐赠收入接收捐赠收入n n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按照实际收到捐赠资产的日期确认收入的 实现。实现。确认收入的时间确认收入的时间 可分期确认的收入可分期确

15、认的收入n n分期收款销售货物,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分期收款销售货物,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 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销售货物收入销售货物收入n n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按照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 款确定;款确定;n n销售货物涉及现金折扣的,按照扣除现金销售货物涉及现金折扣的,按照扣除现金 折扣前的金额确定;折扣前的金额确定;n n销售货物涉及商业折扣的,按照扣除商业销售货物涉及商业折扣的,按照扣除商业 折扣后的金额确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n n发生销售折让、退回的,应冲减当期销售发生销售折让、退回的,应冲减当期销售 收入。收入。收入金额的确认收入金额的确认 提供劳务提供劳务1. 1.按合同或协议确定的金额;按合同或协议确定的金额;2. 2.按完工进度计算(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按完工进度计算(受托加工制造大型机 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械设备、船舶、飞机,以及从事建筑、安 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 持续时间超过持续时间超过1212个月个月的,按照的,按照纳税年度内纳税年度内 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完工进度或者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