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716003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比较文学的范围和研究类型.ppt(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 第三章 比较文学 的范围和研究类型第一节 概论论3 3 确定学科研究对象的原则 n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比较文学作为 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明确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如果无 法确定其研究对象,那它就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 n确定学科研究对象,有两个原则很重要: 第一、独特性原则。即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不与别的学科 研究对象重合,只有当某些对象必须由这门学科来研究 的时候,该学科才是充分必要的。 第二、完全性原则。即确定的研究对象必须是该学科的 全部,而不是部分。 4 4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历史事实关系 n这是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所倡导的。梵第根认为:“整个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在于计

2、 划经过路线,刻画出有什么文学的东西被移到语言 学的疆界之外这件事实”(比较文学论p.74)。也说是以两种或多种文学的事实联系,影响与被影响的 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这种关系的研究内容:从文学影响的起点考证放送国的 放送者,从文学接受的到达者考证接受国的接受者,然 后从两者之间的事实材料考证经过路线,再从经过路线 追踪传递者。即“影响研究”。n总之,两种或多种文学的影响一接受的历史事实关系是 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5 5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美学价值关系 n这是美国比较文学学者最早倡导的。其研究内容:把历史上没有事实联系的两种或多种坏同文 化体系的文学看作人类文化的审美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存 在

3、着共同的价值结构之中,追求它们之间共同的美学价值 关系。即“平行研究”。n韦勒克认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价值既存在于有事实联系影响 研究,也存在于毫无事实联系文学现象或类型的平行研究 。他说:“对中国的、朝鲜的、缅甸的和波斯的叙事方法者 抒情形式的研究,与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这例同东方倡 然接触之后产生的作品的影响研究同样重要”(比较文 学的名与实) 6 6 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交叉关系 n这一关系最早完整提出的是美国学者雷马克。他说:“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以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 究文学其他知识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包括艺术(如绘画、 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 济、社会学

4、)、自然科学、宗教等等。”(比较文学的定 义和功用) n人类在思维、情感、心理和审美等方面表现的人性共通性, 不仅表现在不同文学之间,也表现在不同学科之间,各学科 之间具有边缘性交叉。7 7 几种特殊情况的认定 1、卢梭瑞士日内瓦 人法国作家 2、安纳德印度人 用英语创作 4、巴尔扎克作品中的金 钱描写,是否是跨学科研 究? 5、汉文学与藏文学关系 ,汉文学作家与少数民族 作家的关系(沈从文) 8 8 晁衡日本人中国唐代诗人望月望鄕 晁衡 阿倍仲麻呂翹首望東天, 神馳奈良邊。 三笠山頂上, 想又皓月圓。翹首()東天望 , 神()馳()奈良 邊。 三笠 山頂上, 想又皓月()圓 ()。 9 9

5、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 n 渊源学(由接受者溯源) n 流传学(由放道者出发) n 影响研究 媒介学(中间路线) n 译介学 n 异域形象学 n 比较诗学 比较文学研究类型 平行研究 主题学 n 文类学 n 文学与其它艺术 n 跨学科研究 文学与社会科学 n 文学与自然科学第二节 影响研究与渊源学 、流传学和媒介学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q影响研究是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阐明相互影响联系的事实。它关注在一定历史 中发生影响的作品、影响的接受者、影响的产生过 程、传递的途径以及所产生的文化效应等。 q影响研究的主体涉及放送者、接受者。 q文学影响的过程是复杂多样的,它表现为:启发 促进

6、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 等。 q在这一过程中,放送者和接受者往往没有直接的 接触,影响还要通过一些中介来完成。 q中介是介于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人或者媒介。一、影响研究的定义、类型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1、影响不仅仅是文学现象之间的事实联系,而 且也包括精神联系,甚至精神联系、精神影响是 更为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容易把握。 2、进行影响研究,很容易陷入否定文学现象独 创性的思维圈套,需要注意避免。 3、寻找不同文化、民族文学现象之间的事实影 响,容易陷于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囹圄,从而忽 视了文学的特性。 u从事影响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二、影响研究的可比性p 何谓可比

7、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文化的文学比较研究中研究对 象间的同一关系。 就是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用来比较的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种内在联系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基础,是保证比较文学研究 科学性的重要依据。 q可比性一般应符合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对象之间应具有同一关系;这里的“同一关系”,在 逻辑学中指对象之间外延相同内涵不相同的关系。客观存 在的两个对象其外延不相同,只能限定在外延相同的范围 内进行的比较,确定其同一的关系; 2、应是对象之间具有的与文学相关的客观联系; 3、是相对内在的联系而不是浮表的联系; 4、在一次比较中,这种联系应该是始终明确、一致的。 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q影

8、响研究的可比性:p确定这种研究对象同一关系的学理论据有二: 同源性 同类性 表现为寻求两种或两种有上文学的同源性关系。 它建立在对文学影响联系的事实考证的基础上,无论流传 学、还是媒介学,其间的影响联系总存在于起点与终点这 一历史事实关系的两端。 探求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学相互影响的起点、终点与经过 路线等事实联系。 影响的种类、流传途径与接受方式,构成了影响运动状态 的全部内容。这些都是影响研究可比性的内容。 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1.正影响:即那些从正面吸收别国文学的成就,从而使 本国文学受益与发展的影响联系。 2.负影响:指吸收外国文学来反对本国文学传统的影响 联系。 3.反影响:指以批

9、判与否定外国文学,从反面来支持本 国文学传统的影响联系。 4.超越影响:指在本国无大名声,而在外国却声名赫赫 的影响联系。 5.回返影响:指本国的文学先影响外国,然后才返回来 影响本国的影响联系。 6.虚假影响:指一国文学对另一国文学造成了影响,但 这种影响往往已经变形、变质甚至歪曲。 7.精神气质影响:指个人特殊的精神、气质因素给他国 文学或作家以影响。u影响类型 :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1.翻译: 2.改编指将外国原著的内容或形式改变成完全 适合本国国情与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心理。 3.模仿指作家以外国的某作家作品为依据来从 事创作活动,使自己的个性服从于所依据的外国作 家,但既不象翻译

10、那样处处忠实于原作,又不象改 编那样完全“本国化”,而是介于二者之间。 例:中国神怪小说 朝鲜金鳖新话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庐隐或人的悲哀三国演义 朝鲜马武传诸马武传u接受方式: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4.借用指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取用他国文学中 的一些现成因素与材料,特别是格言、意象、典故 、主题、情节、比喻等,但一般又含糊地表明其出 处。 例:弗洛斯特太平洋边:“将有比大海狂涛更凶的厄难,出现在上帝说出世界无光的末日之前。”日本河上肇无题:“偶会狂澜炮校是,艰难险阻备尝之。如今觅得金丹术,六十衰翁初学诗。”u接受方式:u5.出源用来说明材料的来源。有两种情 况:一种是指一部作品给另一部作品提供

11、资 料,尤其是情节,叫做“来源 ”;例: 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 另一种情况是指材料的来源同使用这一材料 的艺术方法或理论观念的来源全然不同,叫 做“出处”。 例:凤凰涅槃 佛典,惠特曼 奥尼尔哀悼 俄瑞斯特亚, 佛洛依德的“恋父情结”u接受方式: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 1. 文学译译本 文字媒介 2. 译译介文章 3. 新闻报闻报 道 4. 报报刊杂杂志 影响途径 1. 接受国媒介者 个人 2. 放送国媒介者 媒介 3. 身兼二职职 非文字媒介 4. 第三国媒介 团团体媒介 环环境媒介u影响途径 :比较文学课件比较文学课件三、流传学 q定义:流传学(Doxologie)主要探 索与研究作为放

12、送者的某个作家、作 家群乃至一国文学在国外的生命、成 就、命运及影响的历史。 q特点:从放送者出发,寻找流传终 点接受者及其接受影响与变异创新的 研究。 q研究范畴:影响与独创、接受与模 仿、风格的因袭与借用、崇拜与声誉 等等。q在寻找终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流传是通过以下 几种具体的影响而得以实现:1、 个体对个体的影响2、 个体对群体的影响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4、群体对群体的影响q个体对个体的影响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对沈从文的湘西散记 的艺术启迪。这两部作品在体裁、文体及结构上 有相同之处:在人物和景物的处理上,都表现出 接受者对传者的喜爱和追求。 q个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寒山对美国五六十年代一

13、群诗 人和作家的影响。美国当代诗人卡西史德:“他们的卷轴、扫帚、乱发、狂笑成为后 来禅宗画家特别喜欢描绘的形象。他们已成为不朽人物。而在今天美国的 穷街陋巷里,果树园里,无业游民的营地上或在伐木场营幕中,你时时会 和他们撞个满怀。” 印度诗人泰戈尔对五四时期中国的一 群作家,如郭沫若、冰心、王统照、 徐志摩等产生过影响。 q 群体对群体的影响研究 欧美文学的象征派诗人及其诗歌影响了中国 现代文坛的一大群诗人,如:王独清、穆木天 、卞之琳、艾青、李金发、徐志摩、戴望舒、 沈宝基等人。 李金发寒夜之幻觉:“Seine(塞纳)河之水,奔腾在门 下,泛着无数人影与牲畜,摆渡 的人,亦张皇失措。/将进园门 的,/可望见巍峨的宫室,忽觉人 兽之手如此之冷,/我遂骇倒在地板 上,/眼儿闭着,四肢僵冷如寒夜 。” 中国唐诗影响了美国意象派诗歌 运动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