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51715700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集体备课(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三年级下册(人音版) 教 材 分 析 孙村小学 贾亚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谈课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学习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 倡导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像;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2.模仿 根据中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 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 通过提供开放式

2、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 愿望。 4.合作 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 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5.综合 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 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 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 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 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音乐创作

3、与历史背景 学习浅显的音乐创作常识和技能。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 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 加深对中国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4.音乐与相关文化 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形式特 征,了解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联系,理解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各单元的介绍与课时安排三、第三单元课例探讨一、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二)全册教学目标 (三)全册教材分析 (四)学情分析 (五)全册教学重点、难点(六)教学措施(一)教学内容与要求: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够主动

4、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 描述。 能够感知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地表述或通过多种形式表现 出来。 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 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利用。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二)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 情趣,发展音乐感受力及鉴赏能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 文

5、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和评价能力,体验音乐美感,养成健康 向上的审美情趣。通过情感世界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从而建立对社会、自然的 热爱之情。培养乐观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团结友爱的精神。(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专题性强,以歌曲、短小乐曲为主要内容,内容丰富有趣,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教材共有九个单元,18首演唱歌曲,22首欣赏作品。每单元都有编创与活动,每并加入了用色彩、线条表现音乐的内容,将音乐的各方面的领域加以扩展,便于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本学期实际有效的教学时间有17周,因此,教学内容各位老师可

6、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节奏,作适当的删减,以保证完成好本册的教学任务。(四)学情分析:本年级段的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 例如:他们已经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 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 但还需要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 了解。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及音乐水平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 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五)全册教学重点、难点:感受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能用自己的声音或打击乐器为歌曲 伴奏。聆听音乐感受并描述音乐的力度、速度的变化,指挥手势做出相应的情 绪或体

7、态反应,并说出音乐情绪的异同。用自然的声音演唱,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能背唱2首 歌曲。能在各种音乐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器或其它音源合奏,为歌曲 伴奏。(六)教学措施:本学期对三年级学生主要采用启发性原则。根据音乐课的音乐性,把音乐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有机渗透到各种音乐活动中,并通过活动法、游戏法、示范法、练习法、情景法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在评价方式上采用教师评、同学间互评、自评及其他评相结合的方法。(九)第九单元 家乡美(3课时)(八)第八单元 爱和平(3课时)(七)第七单元 老师的歌(4课时)(六)第六单元 爱祖国(4课时)(五)第五单元 牧童之歌(4课时)(四

8、)第四单元 音乐会(3课时)(三)第三单元 童趣(3课时)(二)第二单元 可爱的动物(4课时)二、各单元的介绍与课时安排(一)第一单元 春天(3课时)三、第三单元课例探讨:童趣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 聆听猜调(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能力目标: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3.情感目标: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三)教材分析: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具有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短笛的吹奏 叙说了家乡的美景,赞美了生活的幸福,富有童趣。歌曲猜调这是云南儿童

9、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 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对歌由一个具有呼唤性的音调“小乖乖”开始, 引出一连串排比式问句。(四)学情分析:本节课这两首歌曲一首具有浓郁的儿童生活气息,一首通过一问一答的 形式也充满着童趣,特别好玩,学生在学习时会比较感兴趣,使学生更 加喜欢音乐课。童趣 第一课时童趣 第一课时(五)教学重难点: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 践反复跳 跃记号。(六)教学难点: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第三乐句的 演唱。(七)教学建议:一、表演一只短笛轻轻吹 1.谈话导入:出示图片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 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的画面。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

10、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要求: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 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先慢速度 学唱曲调: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 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然后 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童趣 第一课时5.歌曲处理:(1)模

11、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 ”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童趣 第一课时二、聆听猜调这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1.初听猜调。设问: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答什么? 2.再听猜调。设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3.复听猜调。4.分析小结: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 余地;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5.提出要求:课后请大家

12、收集谜语对歌曲进行编创,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 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童趣 第一课时童趣 第一课时三、音乐知识:反复跳跃记号.讲解反复跳跃记号的定义, 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 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 跳跃记号。. 复习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讲解、实践并掌握反 复跳跃记号。.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块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 解这一知识。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演唱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欣赏了云南民歌猜调,掌握了十六分音符和反复跳跃记号并熟练的运用到歌曲中。还通过课上活动锻炼了我们的表演能力、通过课下搜集材料加强了我们的编创歌词的能力。结束语:我觉得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设计,但也要根据实际及时调整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对第六册教材的一些分析理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