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5171456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疟疾防治知识培训(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疟疾防治知识 n n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疟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 病之一病之一n n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一、什么是疟疾n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 经按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周期 性定时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 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 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 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二、疟疾的流行趋势n(一)当前全球疟疾疫情形势n疟疾几乎已经在城市和城镇内绝迹的,但仍然流 行于许多农村地区。 n全球109个国家有疟疾流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疟 疾传播最严重的地区。在非洲之外的国家,疟疾 感染率一般低于5n全球约33亿人口受到疟

2、疾威胁,每年约有5亿人感 染疟疾,其中有100万人因此死亡。在非洲,每30 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二、疟疾的流行趋势n(二)当前我国疟疾疫情形势n全国疟疾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省疫情发展趋势不一。n2008年全国报告疟疾26 478例,除青海省外各省均有病例报告,报告 病例集中在安徽、河南、海南、贵州、湖北、江苏、和浙江7省,占 全国报告病例数的82.3%,其中恶性疟报告1 015例,云南省最多为 672例(66.2%) ,其次为江苏(59例)例和四川(42例)。n境外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n我国以间日疟较常见三、病原学 n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n间日疟原虫(P.vivax)、恶性疟原虫

3、(P.falciparum) 、三日疟原虫(P.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ovale)。我国以前二种为常见,三日疟原虫多见于受 血病人,卵形疟仅发现几例。各种脊椎动物( 主要是禽类、鼠和猴猿类)的疟原虫有100多 种,仅灵长类的疟原虫偶可感染人。三、病原学n疟原虫的发育过程分两个阶段,即在人体 内进行无性增殖(裂体增殖)和在蚊体内进 行有性增殖与孢子增殖。四种疟原虫的生 活史基本相同。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n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 即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和寄生于 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n1、红细胞外期(exoerythro

4、cytic stage)当受染的雌性 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 ,约半小时全部侵入肝细胞,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 殖,迟发型子孢子则进入休眠状态。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 的疟原虫,经过540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 上万的裂殖子(merozoite)进入血流。进入血流的裂殖 子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 育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 肝细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 性疟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原虫子孢子无休眠期。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n2、红细胞内期(erythrocytic stage)裂殖

5、子侵入红细 胞内,初期似戒指状,红色的核点,兰色环状的胞浆,称 为环状体即小滋养体。环状体发育长大,胞浆可伸出不规 则的伪足,以摄噬血红蛋白,此为阿米巴滋养体或大滋养 体。未被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正铁血红素颗粒蓄积在原 浆内呈棕褐色,称为疟色素(malaria pigment)。大滋 养体继续发育,其核与原浆进行分裂,形成裂殖体( schizont)。原虫种的不同裂殖体中裂殖子的数目也不一 样,成熟后裂殖子数一般间日疟为1224个,恶性疟为18 36个,三日疟和卵形疟为612个。成熟的裂殖体破裂 ,裂殖子逸出,一部分再侵入正常红细胞,一部分被吞噬 细胞吞噬。释出的疟色素也被吞噬。n 经过细胞内

6、35次裂体增殖后,部分进入红细胞的裂 殖子在红细胞内不再进行无性分裂,而逐渐发育成为雌或 雄配子体。配子体在人体内可生存23个月,此期间如被 雌性按蚊吸入胃内,则在蚊体内进行有性增殖。(二)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n雌性按蚊叮咬疟疾患者,雌、雄配子体进入蚊胃内,雄配 子体的核很快分裂,并由胞浆向外伸出48条鞭毛状细丝 ,碰到雌配子体即进入,雌雄配子结合成为圆形的合子( zygote)。合子很快变成能蠕动的合子(ookinete)。它 穿过胃壁,在胃壁外弹力纤维膜下发育成囊合子,囊内核 和胞浆进行孢子增殖。孢子囊成熟,内含上万个子孢子, 囊破裂子孢子逸出,并进入唾液腺,待此按蚊叮人时子孢 子即随唾液

7、进入人体。 四、流行病学n(一)传染源 n(二)传播途径n(三)人群易感性 n(四)流行特征 (一)传染源n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稍血中存在 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配子体在末稍血液中的 出现时间、存在时间及人群的配子体携带率,随虫种不同 而异。如间日疟在无性体出现23天之后出现配子体;而 恶性疟则在无性体出现710天后。复发者出现症状时血 中即有成熟的配子体。疟区的轻症患者及带虫者,没有明 显临床症状,血中也有配子体。这类人员也可成为传染源 。n传染期:间日疟13年;恶性疟1年以内;三日疟3年以上 ,偶达数十年;卵形疟25年。n猴疟偶可感染人类,成为动物传染源。(二)

8、传播途径n疟疾的自然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的种类很多,可传播人 疟的有60余种。据其吸血习性、数量、寿命及对疟原虫的 感受性,我国公认中华按蚊、巴拉巴按蚊、麦赛按蚊、雷 氏按蚊、微小按蚊、日月潭按蚊及萨氏按蚊等七种为主要 传疟媒介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 。n偶而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含疟原虫的血液污染的注 射器也可传播疟疾。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三)人群易感性 n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 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 可产生一定免疫力。 (四)流行特征 n疟疾分布广泛,北纬60至南纬30之间,海拔 2771米高至海平面以下396米广大区域均有疟疾发 生

9、。我国除青藏高原外,遍及全国。一般北纬 32以北(长江以北)为低疟区;北纬25 32间(长江以南,台北、桂林,昆明连线以北 )为中疟区;北纬25以南为高疟区。但实际北 方有高疟区,南方也有低疟区。间日疟分布最广 ;恶性疟次之,以云贵、两广及海南为主;三日 疟散在发生。五、疟疾的临床症状n潜伏期n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 ),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 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 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 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 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 ,可长达8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

10、期710天。 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 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五、疟疾的临床症状一、典型疟疾n间日疟 常有头痛、乏力、肢体疼痛、怕冷、厌食、恶心等。初次发作时,可有数日不规则的发热,随后呈典型的间歇发作。发作周期为48小时。典型发作可分为三期:寒颤期 、高热期、大汗期。发作2-3次后,脾脏可出现轻度肿大 ,质软,有轻度压痛。反复频繁发作后,脾脏肿大明显, 质硬,压痛较重。五、疟疾的临床症状n恶性疟起病急缓不一。多数患者仅有畏寒感,但无寒颤,发热时体温渐升。可表现为 弛张热。发热时可伴有剧烈头痛,全身酸 痛,极度衰竭。重者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 ,偶见有口唇疱疹、四肢麻木等

11、。五、疟疾的临床症状n三日疟 典型发作与前驱期的症状均与间日疟相似。但起病较缓。不过在起病初期有严格的72小时一次的周期性发作过 程。 n卵形疟也与间日疟相似,但症状轻,寒颤不明显,一般发作不超过6次,易于自愈。 五、疟疾的临床症状二、非典型疟疾:多次感染后有免疫力,类似感冒,有肩胛 痛、关节痛、眼痛等非典型症状三、凶险型疟疾n凶险型疟疾 88.3100%由恶性疟疾引起,偶可因间日疟 或三日疟发生。在暴发流行时5岁以下的幼儿,外来无免 疫力的人群发生率可成20倍的增长;即便当地人群,治疗 不及时也可发生。临床上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五、疟疾的临床症状n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

12、出现,少数突然晕倒起病;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 ,可烦躁不安,进而嗜睡,昏迷;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 、循环或肾功衰竭 五、疟疾的临床症状n肺型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n胃肠型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胃肠炎,腹泻每天可达数十次,大便可 为黏液便、血便等。也有剧烈腹痛,伴有呕吐。本型多数 预后良好。但重症者,可有休克、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六、预后n疟疾患者病后无严重并发症的一般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多数会很快痊 愈。n再燃: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受到控制,但血中仍有疟原虫残存,当抵抗 力

13、下降时,疟原虫裂体增殖临床症状出现 n复发:疟疾发作数次后,由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或经彻底治疗而停发 作,血中原虫也被彻底消灭,但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一段休眠期的原虫 增殖后再入血流并侵入红细胞,引起发作 七、诊断n(一)流行病学n有在疟疾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近年有疟疾发作 史或近期曾接受过输血的发热患者都应被怀疑。n(二)临床表现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 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而伴脾、肝肿大及贫 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 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流行区 婴幼儿突然高热、寒战、昏迷,也应考虑本病。七、诊断n(三)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查找疟原虫,通常找到 即可确诊。血片

14、找疟原虫应当在寒战发作时采血 ,此时原虫数多、易找。需要时应多次重复查找 。并一定要做厚血片寻找。如临床高度怀疑而血 片多次阴性可做骨髓穿刺涂片查找疟原虫。n(四)治疗性诊断n临床表现很象疟疾,但经多次检查未找到疟原虫 。可试用杀灭红内期原虫的药物(如氯喹),治 疗48小时发热控制者,可能为疟疾。但注意耐氯 喹虫株。 八、治疗n(一)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n我国执行的是氯喹、伯氨喹8d疗法。成人 量氯喹1.2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 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90 180mg48日分服(每日22.5mg)。n (二)恶性疟治疗n强调以青蒿素为基础或联合用药八、治

15、疗n(三)疑似病例假定性治疗n成人量氯喹0.6g顿服,在氯喹抗性地区用哌喹 0.6g顿服。确诊后按前述方法治疗。n(四)重症病例治疗 n用青蒿琥酯钠或咯萘啶或蒿甲醚或二盐酸奎宁 注射作抗疟治疗。n输液,补充维生素,并作支持和辅助治疗。n对症治疗和并发症处理。 九、蚊媒控制与预防n传播媒介防制是控制疟疾的重要手段之一。防蚊 叮咬是最佳的预防方法:在夏季,市民应在房间 安装纱窗和纱门,悬挂蚊帐,避免蚊子叮咬;日 落之后,若到户外去活动,应尽量穿长袖衫,脸 、手、脚等裸露部位应适当涂擦驱蚊油或驱蚊剂 。n平时多吃些维生素B1也有利于防止蚊虫叮咬。九、蚊媒控制与预防n灭蚊: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爱 国卫生运动,进行环境改造与治理。消灭蚊虫孳生环境,居住区周围保持干净整洁 、疏通积水,在下水道经常喷杀虫药等消 灭疟疾的传播媒介。n另外还可通过服预防药预防疟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