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010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71341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05 大小: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010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生物化学010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生物化学010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生物化学010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生物化学010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010(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十 章神 经 系 统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 应激性刺激 反应 ;合目的 趋利避害 有利于生物体 反应的方式 单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多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2 单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趋性 趋性 趋化性、趋光性等; 特点 选择性 “识别”有关、无关刺激意义:取舍 保护 ; 反应类型: 正趋性 有利刺激; 负趋性 有害刺激;意义:合目的的反应 趋利避害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 多细胞动物的反应方式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 组成 神经细胞(神经元) 高度应激性; 神经胶

2、质细胞 特殊的结缔组织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4 功能:身体功能主要的调控系统 感受体内、外信息(感受器); 传递信息 中枢; 解释、整理、加工信息; 下达指令; 应答 反应(效应器) 意义: 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协调内部器官系统的活动 完整性、统一性 内稳态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5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 内分泌(激素)系统 功能:调控 似神经系统; 比较 神经系统 激素效应特点 反应快 反应慢变化快 稳定短暂 持久控制对象 肌肉系统 食物消化生长性别分化 关系:密切合作、相辅相成、共同完成6一、神经系统基本结

3、构;二、反射弧;三、神经冲动的传导;四、突触和神经递质;五、神经系统的进化(自学);六、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基本结构(一)神经元;(二)神经胶质细胞;(三)神经和神经节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7(一)神经元 P221, 图10-11. 细胞体(自学) ;2. 突起;3. 神经元类型2. 突起 树突、轴突(1) 比较 树突 轴突-形态 短 长分支多 仅末端分支感受刺激能力 有 无功能 传入纤维 传出纤维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8(2) 轴突: 末端分支、膨大 突触小体下一个神经元、效应器; 神经膜(外膜)神经膜细胞:雪旺氏细胞(神经胶

4、质);功能 保护、营养、再生; 髓鞘 P222, 图10-2神经膜(雪旺氏)细胞向内延伸而成;位于神经膜与轴突之间、多层、片状;磷脂 绝缘; (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9 郎飞氏节:两个雪旺氏细胞相邻处;裸露; 轴突的类型: 有髓(鞘)神经纤维; 无髓(鞘)神经纤维3. 神经元类型(自学) P222, 图10-3单极、双极、多极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0(二)神经胶质细胞 P223, 图 10-4 数量:多; 功能 无传导功能 保护、支持、营养、再生、绝缘; 参与神经递质代谢; 帮助记忆;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

5、经系统11(三)神经和神经节1. 神经 P224, 图10-5 神经纤维:树突、轴突; 神经 似电缆鞘 + 多束 鞘 + 一束神经纤维(多根); 鞘:神经胶质(特殊的结缔组织); 神经通道包埋在脑、脊髓中的神经纤维束;无鞘包裹 不形成分离的神经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22. 神经节 定义: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形成; 神经元细胞体的分布 无脊椎动物:神经节; 脊椎动物 大多在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内; 少数在脊神经节、交感神经节中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3二、反射弧(一)反射;(二)反射弧的定义;(三)反射弧的结构;(四)反射弧的类型(自学)

6、;(五)反射的意义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4(一)反射机体对刺激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控的基本方式;(二)反射弧从接受刺激到发生反应的全部神经传导途径;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5(三)反射弧的结构:5部分 感受器: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冲动); 传入神经:传导(传入)冲动 反射中枢; 反射中枢:脑、脊髓中起调节作用的细胞群整合、发出指令(神经冲动); 传出神经:传导(传出)指令 效应器官; 效应器:肌肉、腺体等 反应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6(四)反射弧的类型(自学)(课文订正) 1. 含1个神经细胞; P224,

7、 图10-6A2. 含2个神经细胞; P224, 图10-6B3. 含 3神经细胞; P224, 图10-6C4. 人的反射弧 膝跳反射(自学); P225, 图10-8 人体最简单、唯一的单突触反射弧; 反射中枢 脊髓内; 与脑等其他部位 复杂的联系; 受意识控制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7 人体反射的特点 P226, 图10-9脚踩尖物、飞蛾入眼、手触烫物等 中间神经元多( 3) 越多,反射活动越复杂; 传导通路复杂; 复杂行为的基础(五)反射的意义 反应迅速 无需思考; 适应性 进化中形成的、先天性行为; 复杂行为的基础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8、神经系统18三、神经冲动的传导(一)静息电位;(二)动作电位与神经冲动的传导;(三)髓鞘和神经传导速度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19(一)静息电位1. 离子浓度差 任何细胞内、外 神经元: K+ 内/外 = 30; Na+ 外/内 = 10倍; 成因: P228, 图10-11(1) 图10-11(2)Na+- K+泵的作用 主动运输(ATP) 将Na+泵出细胞、K+泵入细胞; 结果:膜内、外两个相反的浓度梯度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202. 极化 静息状态 安静、无刺激时 膜的通透性差异 Na+通道:关闭 Na+不能进入膜内; K+通道:部分

9、张开 少量K+渗出;原因:膜内K+浓度高 化学扩散力; 细胞内带负电的大分子 膜内负电性增强结果:跨膜电位 外正内负;极化状态、极化膜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21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 静息电位 P229, 图10-12A(缺) 化学扩散力 K+渗出 跨膜电位 跨膜电位阻力 平衡(化学扩散力 = 跨膜电位阻力) 跨膜电位稳定值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哺乳动物神经细胞: -70 -90mV; 本质: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22(二)动作电位与神经冲动的传导1. 动作电位;2. 神经冲动的传导1. 动作电位(兴奋)(1) 定义; (2) 膜

10、电位的变化;(3)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4) 动作电位的实质;(5) 膜内外Na+、K+正常分布的恢复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23(1) 定义: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电位产生的短暂、周期性、可传导的变化 (2) 膜电位的变化 P229, 图10-12 A (6) 神经递质的回收、再利用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3(1) 电突触与化学突触电突触 化学突触存在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突触间隙、阻力 小 大神经递质 无 有传导速度 快 慢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4(2) 神经递质:很多种乙酰胆碱 (A

11、ch)、单胺类等;(3) 突触囊泡 P231, 图10-14轴突神经末梢(神经前膜)内;突触小体中;内含神经递质(4) 神经冲动的定向传导 原因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囊泡内;神经后膜内无突触囊泡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5(5) 神经传导的实质 P231, 图10-14(缺)兴奋(动作电位) 突触前膜通透性变化 Ca+ 通道打开 突触间隙中的Ca+进入突触前膜 突触囊泡释放Ach 突触间隙 Ach与突出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突触后膜通透性变化 Na+通道打开 Na+ 涌入 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

12、36(6) 神经递质的回收、再利用 作用后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受体分离; 原因: 分离 回收 再利用; 否则神经持续冲动 不能恢复静息状态; 回收方式:各种递质不同; Ach的回收:Ach 脂酶 Ach分解(破坏)与突触后膜受体分离 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 突触小体 合成Ach 储于突触囊泡内 备用 (接下页)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7 杀虫剂的两种作用 有机磷杀虫剂抑制Ach 脂酶 Ach无法分解 无法与突触后膜受体分离 神经系统失控(无法恢复静息状态) 震颤、痉挛 死亡; 尼古丁等杀虫剂覆盖在突触后膜受体 阻断神经传导;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82. 兴奋性、抑制性突触决定因素: 神经递质; 突触后膜(受体) 神经递质的影响 递质 促进Na+渗入 突触后膜去极化 兴奋 冲动传导 兴奋性突触; 递质 阻止Na+渗入(或促进K+渗出、Cl-渗入) 突触后膜极化加强 冲动被抑制 抑制性突触(更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普通生物学 第二部分 个体生物学 第十章 神经系统39 突触后膜(受体)的影响 Ach 骨骼肌 兴奋; Ach 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