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基础-问诊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1701818 上传时间:2018-08-16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基础-问诊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诊断学基础-问诊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诊断学基础-问诊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诊断学基础-问诊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诊断学基础-问诊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基础-问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基础-问诊(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绪 论医学与疾病概要医学是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 究其预防和治疗对策的科学。是多种学科的综合体,具有科学性、艺术 性和道德性现代医学包括三大领域:基础医学、临 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疾病概要是一门阐述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病变基础,阐述诊断疾病的科学思维和基本方法以及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防治疗等要点的课程基本内容疾病概论 诊断学基础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第一章疾病概论一、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疾病:是机体在致病因子作用下,因自稳调 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二、疾病发生的原因

2、病因 原因条件疾病发生的原因是指引起某一疾病不可缺少的,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常见原因有以下几大类:1 生物性因素:最常见 2 理化因素 3 营养性因素 4 遗传性因素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 遗传易感性 5 先天性因素 6 免疫因素 变态反应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 7 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1 自稳态调节紊乱 2 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3 因果转化规律 四、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潜伏期:是指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到出现最初症状前的一段时期。 前驱期:是指从最初症状出现到明显症状出现前的一段时期。 症状明显期:是指出现该疾病特征性临床表现的时期。 转归期:是指疾病最终的

3、结束过程。 康复: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 死亡:传统死亡概念脑死亡诊断学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一节问 诊问诊是医生向患者或知病情的人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一、内容、方法与技巧(一)内容1 一般项目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婚姻、职业、住址、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2 主诉 指患者感受最痛苦、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也是本次就诊的主要原因。 简明扼要 症状:气促、咳嗽气促、咳嗽 体征:浮肿、包块3 现病史 指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全过程。(1)起病的情况:(2)主要症状特点:(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急起、缓起、起病时间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主

4、要症状的变化、是否有新症状出现(4)伴随症状:(5)诊治经过:(6)一般情况:主要症状以外的症状, 用以鉴别诊断及判断有无并发症用以鉴别诊断及判断有无并发症发病到就诊时接受的诊治发病到就诊时接受的诊治精神、体力、饮食、二便情况等 估计病情轻重、辅助治疗的参考估计病情轻重、辅助治疗的参考4 既往史 指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和曾经患过的疾病,尤其是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疾病。过敏史、手术史。5 个人史 指患者的生活经历。 6 婚姻史 未婚或已婚、结婚年龄、配偶健康状况等。7 月经生育史 针对女性患者。 8 家族史 询问患者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子女的健康状况,有无与遗传有关的疾病。(二)方法与技巧1 首先要有

5、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语言 通俗易懂,避免用医学术语。2 直接询问患者,幼儿或神志不清者可询 问患者家属或知情者。3 问诊一般从主诉开始,逐渐深入有目的 、有层次、有顺序的进行询问。避免暗 示性提问。4 提问时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和必要性 ,避免重复提问,以及要专心听患者叙 述。5 对危重患者应扼要询问,进行必要的体 格检查后,立即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 后再作详细问诊补充。6 及时核定患者陈述中的不确切或有疑问 的情况,提高病史的真实性。二、常见症状症状: 疾病对病人所引起的主观不舒适、不正常的感觉。体征:医师通过对病人的体格检查而得到的客观表现。发热、体温39 、腹痛、头晕、左臂皮下包块、右

6、下腹压痛、面色苍白、恶心(一)发热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导致口腔温度37.5或腋下温度37,称为发热。1 病因(1)感染性:最常见,由各种病原体引起。(2)非感染性:由病原体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坏死物质的吸收、中暑细菌、病毒2 临床表现(1)发热的分度低热(375380)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热型及临床意义将测得的体温按时记录到体温单上,所连成的曲线 常见热型 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稽留热肺炎球菌性肺炎弛张热败血症间歇热疟疾不规则热结核病(二)咳嗽与咳痰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排出体外。 咳痰

7、:是通过咳嗽将呼吸道或肺部的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动作 1 病因(1)呼吸道疾病:最常见 炎症、刺激性气体、异物、出血 (2)胸膜疾病: 胸膜炎 (3)心血管疾病: 心脏病伴发肺郁血、肺栓塞 (4)中枢神经因素: 脑炎、癔病,大脑皮层也可影响咳嗽 2 临床表现(1)咳嗽的性质:干咳:湿咳: 急性咽喉炎、胸膜炎、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 (2)咳嗽的时间与节律:晨咳:夜咳: 支扩、肺脓肿 慢支、肺结核、左心功能不全 (3)咳嗽的声音:金属声:嘶哑:犬吠声: 纵隔肿瘤、支气管肺癌 声带或喉部病变 喉狭窄、气管受压 (4)痰的性状和量: 浆液或黏液性痰:急性呼吸道炎症粉红色泡沫痰:肺水肿支

8、扩或肺脓肿痰量可达数百毫升(三)咯血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 部 位的出血经口排出者。经口排出血就可说是咯血吗?1 病因 (1)支气管肺部疾病: 结核、支扩、肿瘤 (2)心血管疾病: 急性左心衰 (3)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2 临床表现:首先是原发病表现 咯血特点:咯血特点:(1)年龄: (2)咯血量: 100ml/24h为小量100500ml/24h者为中等量 500ml/24h或一次量在300500ml者为大量 (3)颜色:鲜红 可混有泡沫、痰液(4)伴随症状: 咯血前可先有喉痒、胸闷等 咯血时伴咳嗽、出冷汗、脉速、呼吸急促浅表、面色苍白或恐惧感 (四)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患者主观感觉空气

9、不足或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的异常,严重者鼻翼扇动、端坐呼吸、发绀、呼吸辅助肌参与运动。1 病因 (1)呼吸系统疾病: 气道阻塞疾病、肺疾病、胸廓疾病、呼吸肌病变(2)心血管系统疾病: 左、右心功能不全 (3)中毒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氧化碳中毒(4)血液病: 重度贫血(5)神经精神疾病: 器质性颅脑疾病、癔症2 临床表现(1)肺源性呼吸困难 吸气性呼吸困难: 吸气费力 三凹征: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 吸气时明显凹陷 肋间隙 呼气性呼吸困难: 呼气费力 混合性呼吸困难: 呼气与吸气均费力 (2)心源性呼吸困难: 劳动时加重,休息时减轻 平卧时加重,坐位时减轻 夜间阵发性呼

10、吸困难 (3)中毒性呼吸困难: 酸中毒时呼吸深而大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呼吸浅表、缓慢、且节律异常 (4)血液性呼吸困难:重症贫血可因红细胞减少,血氧不足而致气促、呼吸加快加深。(5)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重症脑部疾病直接累及呼吸中枢,出现异常的呼吸节律 (五)心悸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觉或心慌感。1 病因 (1)心脏搏动增强生理性:剧烈运动、精神过度紧张、饮 用酒、浓茶后、应用肾上腺 素、阿托品等药物。病理性:心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贫血、发热等 (2)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规则等 (3)心脏神经官能症2 临床表现 自觉心跳或心慌 心脏停跳感或心前区振动感 (六)水

11、肿水肿是指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 凹陷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1 病因(1)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 右心衰竭 肾源性水肿: 肾炎和肾病 肝源性水肿: 肝硬化失代偿期 营养不良性水肿: 慢性消耗性疾病 黏液性水肿: 甲状腺功能低下 其他: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药物性水肿、特发性水肿 (2)局部性水肿: 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丝虫病、过敏 2 临床表现 心源性水肿:水肿先出现于身体下垂部位,常伴有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严重者出现全身水肿。 肾源性水肿: 水肿从眼睑、颜面部开始,迅速遍及全身,常伴有高血压、贫血、少尿、无尿等 肝源性水肿: 水肿出现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形成顽固性腹水,常

12、伴有黄疸、脾脏大、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等 营养不良性水肿: 水肿先从足底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常伴消瘦、体重减轻等。 黏液性水肿: 为非凹陷性水肿,好发于下肢胫骨前区,也可出现在眼眶周围。(七)疼痛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 1 病因(1)头痛 全身性疾病的伴随症状: 急性感染、心血管疾病、中毒 颅脑病变: 颅内感染、脑血管病变、颅脑外伤 颅外病变: 颅骨疾病、颈椎病 其他: 精神紧张、过度劳累 (2)胸痛 胸壁疾病: 肋间神经痛、肋骨骨折 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气胸、肺炎球菌肺炎、肺癌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 其他: 纵隔炎

13、、隔下脓肿 (3)腹痛 胃部疾病: 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 小肠及结肠疾病: 肠梗阻、阑尾炎、肠炎、痢疾 胆道和胰腺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胰头癌 肝脏疾病: 急慢性肝炎、肝癌 腹膜炎: 胃肠穿孔、脾破裂 泌尿生殖器官疾病: 肾及输尿管结石、宫外孕、输卵管炎 胸部脏器引起腹痛: 肺炎球菌肺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其他: 过敏性紫癜 2 临床表现(1)头痛颅内病变 偏头痛、高血压病、急性感染发热性疾病 三叉神经痛 头、颈部肌肉持续收缩性头痛 神经官能症 (2)胸痛胸膜炎 带状疱疹 心绞痛 (3)腹痛腹痛部位、性质、程度与原发病密切相 关 消化性溃疡 急性胰腺炎 (八)恶心与呕吐恶心为上腹部

14、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并伴恶心为上腹部不适、紧迫欲吐的感觉,并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常为呕吐的前奏。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常为呕吐的前奏。 呕吐是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 1 病因 (1)反射性呕吐: 咽部受到刺激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肝、胆、胰疾病腹膜及肠系膜疾病周围感觉器官疾病 (2)中枢性呕吐: 颅内压增高、药物或毒素直接刺激呕吐中枢 (3)前庭障碍性呕吐: 迷路炎、晕动病 (4)神经官能性呕吐: 胃神经官能症、癔症 2 临床表现 (1)呕吐的时间、诱发因素: (2)呕吐物的性状: (3)呕吐的特点: (九)腹泻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

15、甚至水样便。 1 病因 (1)急性腹泻的原因 食物中毒: 细菌、病毒河豚鱼、发芽的马铃薯 急性传染病: 急性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 药物与化学毒物: 硫酸镁、砷、磷 饮食不慎及变态反应性胃肠病: 食生冷食物或对鱼、虾、乳类、蛋类等过敏。(2)慢性腹泻的原因 胃源性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胃癌 肠源性疾病: 慢性细菌性痢疾、肠结核、慢性结肠炎、直肠癌 胰源性疾病: 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其他: 结肠过敏、消化不良及吸收不良综合征 2 临床表现(1)大便次数多,粪便呈水样或稀薄、量多,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者,一般为小肠炎性腹泻。(2)食后数小时发生腹泻,粪便中常见混有未消化食物及少量黏液,

16、并伴有剧烈呕吐、腹痛、常有同食者同时发病,为食物中毒性腹泻。(3)大便次数一日数十次,发病急,粪便呈黏液、脓血样,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者,多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十)呕血与便血呕血是指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道、胰腺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肛门排出。1 病因(1)上消化道疾病: 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 (2)胆道、胰腺疾病: 胆管炎、胰腺脓肿 (3)全身性疾病: 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下消化道疾病: 肠伤寒、结肠息肉、痔疮 2 临床表现(1)呕血的颜色: 胃内积血250ml可出现呕血其颜色视出血量的多少和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而定鲜红、暗红、咖啡样棕褐色 可能的混合物:胃内容物(2)血便的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