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69797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色金属冶金学铝电解4(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6 铝电解槽 铝电解槽是炼铝的主体设备。 电解槽槽型:(1)自焙阳极电解槽:上插式、侧插式(2)预焙阳极电解槽:不连续、连续式目前全世界预焙槽占70%,自焙槽占30%。电解槽容量及昼夜铝产量1888-1900年 4000-8000A 昼夜产量 24-28kg目前,300-500kA,昼夜产量2170- 3620kg 电流效率最初低于80%,现在一般为90%,高 的达到95%以上 能耗最初高达30-40kWh/kg Al,现在 降低到12-15 kWh/kg Al。 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电解槽气体 净化和综合利用 自焙槽和预焙槽比较:(1)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大约以0.8-1.0 mm/h

2、速度连续消耗,自焙槽可连续使用 ,而预焙槽不能连续使用,须定期更换 ; (2)自焙槽散发氟化物,沥青烟气,而预 焙槽不散发烟气,污染环境;阳极电压:预焙槽阳极电压降只有0.3V, 而自焙槽阳极电压降为0.4-0.5V,电耗比 预焙槽高1000kWh/Al。 基建投资:预焙槽简单,但制造费用高, 惟有侧插槽投资最省 预焙槽另外主要优点:槽型大型化、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电流 效率高、电耗率低、烟害小 铝电解槽排列:横向、纵向,串联成 系列1.3.7 铝电解的生产过程 1.3.7.1 概述 铝电解槽全部生产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焙烧期、启动和启动后期、正常生产期 。 (1)铝电解槽的焙烧期目的:在于焙

3、烧自焙阳极(对预焙槽则 是加热阳极)以及加热阴极,达到900- 1000,以便下一步启动。自焙阳极新槽采用焦粒焙烧法,需时67 天;旧槽采用铝液焙烧法,需时2 3天。用10-15mm厚的焦粒铺在阳极与阴极之间作为 电阻体,炭粒粒度小于6mm而大于1mm。利用此层 电阻体产生加热所需的热量。 预焙阳极槽采用铝液焙烧法,新槽需时6 7天,旧槽需时2 3天。 (2)铝电解槽的启动期目的:在电解槽内熔化电解质,开始铝电解 。分干式和常规启动两种。 干式适用于启动新系列中的头几台槽, 当时厂房内无现成的熔融电解质和铝液 ,只好在新槽内熔化所需的电解质和铝 ; 常规启动适用已有电解槽生产,在开始 时从正在

4、进行铝电解槽内取出电解液和 铝液倒入新启动的槽内,以加速启动过 程。 启动时间1小时。 从启动到正常生产之间有一个过渡期, 称为启动后期,大约1个月。(3)铝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期电解槽经过焙烧和启动之后便进入正常 生产期,直到停槽为止,正常生产期通 常延续5-7年。电解槽正常生产的特征:A、从火眼中冒出有力的火苗,颜色呈 蔚蓝色或淡紫蓝色;B、槽电压和温度稳定地保持在设定的 范围内;C、阳极完好、周围电解质沸腾良好。炭渣分离出来;D、槽面上的结壳完整,疏松好打;E、电解质与铝液分层清楚;F、电解槽侧壁上有凝固的电解质,它是由冰晶石和刚玉构成的,是一种电和热的绝缘体。1.3.7.2 电流效率 铝电

5、解的电流效率通常是指阴极上实际 产出的铝量对于理论上按照法拉第定律 计算的铝量的百分数。 按照法拉第定律计算理论铝产量:在电解过程中,通过1法拉第电量理论上 应析出1摩尔的铝,因此铝的当量值=26.98154/3= 8.9938g。1法拉第电量=96485As,即96485/3600= 26.8Ah 。铝的电化学当量值C = 8.9938/26.80 = 0.3356g/(Ah) 日产铝量(生产率) :P =0.3356 I 2410-3,kg/日 设电解槽的平均电流(直流)为300 kA 它的 年产铝量应为:P =0.3356 3002436510-3 =882t/年 提高铝电解电流效率的主

6、要措施:(1)在适 当低的过热温度下进行电解;所谓过热温度,是指电解温度与电解质的初晶 点之间的差值。每降低过热温度10,平均提高电流效率1- 1.5%。(2)建立和保持理想的槽膛内型;(3)尽可能使槽内铝液保持平静;(4)选用低熔点的电解质组成,使用惰性 的可湿润阴极,如二氧化硼涂层阴极。 1.3.7.3 铝电解中的电能消耗量 铝工业中节电的意义和潜力根据化学热力学理论计算,生产每吨 铝只需要直流电能6320kWh。但是在工业 上生产每吨铝需要直流电能13500- 14000kWh。如果计入整流损失、启动、 铸锭和动力用电,总计达到交流电15000- 16000kWh。 每吨铝所需要的电能量

7、(电耗率)计算生产每吨铝所需要的电能量= V/0.3356 103kWh式中 V 电解槽的总平均电压; 电流效率0.3356铝的电化学当量例:某电解槽的平均电压是4.25V,电流 效率是92%,则生产每吨铝所需的电能量 =4.25/0.33560.92103 = 13765 kWh 节电途径(1)提高电流效率(2)降低平均电压 现代工业铝电解槽的技术参数和生产指 标(280kA预焙槽)阳极电流密度/(Acm-2) 0.70槽电压/V 4.0-4.1温度/ 945-960极距/cm 4.0物质的量比 2.0-2.4氧化铝的质量分数/% 2-4添加剂质量分数/% CaF2 6电解质水平/cm 20

8、-22铝液水平/ cm 12-15效应系数/(次(槽日)-1)0.1电流效率/% 90铝产量/(kg (槽日)-1)2030电耗率/(kWht-1) 13000阳极效应 阳极效应是熔盐电解所固有的一种特殊现 象。延续的时间一般不超过3-5分钟,通常 加入氧化铝可及时予以熄灭。外观征象是:(1)在阳极周围发生明亮的小火花,并带 有特别的劈啪声;(2)阳极周围的电解质有如被气体拨开似 的,阳极与电解质界面上的气泡不再大量析 出;(3)电解质沸腾停止;(4)在工业电解槽上,阳极效应发生时电 压上升(30-50V,100V)1.4 铝精炼1.4.1铝的纯度分类(1) 原铝。通常是指用熔盐电解法在工 业

9、电解槽内制取的铝,其纯度一般为 99.5%-99.85%。(2)精铝。一般来自三层液精炼电解槽 。在精炼槽内,原铝和铜配成的合金作为 阳极,冰晶石-钡盐熔液作为电解质,析 出在阴极上的精铝,其纯度通常在99.99- 99.999%。(3)高纯铝。主要用区域熔炼法制取。 选用精铝作原料,得到杂质质量分数不 超过110-6的高纯铝。高纯铝还可用有 机铝化合物物电解与区域熔炼相结合的 方法制取。 杂质情况:原铝中主要是铁和硅,此外还有镓、钛 、钒、铜、钠、锰、镍、锌等。精铝产品中,主要杂质仍是铁和硅,但 是锌、铜、镁、钠的含量接近铁,可能 会超过硅。从电解槽中取出的铝液通常含有三类杂 质:A、金属杂

10、质;B、非金属固态夹杂物:氧化铝、炭、碳化铝;C、气态夹杂物:H2、CO2、CO、CH4、N2。其中最主要的是H2。在1000,100g工业原铝大约溶解氢气 0.2-0.4cm3。铝液中的氢有两种形态:原子氢和气态 氢。前者溶解在铝液中,后者吸附在固 态夹杂物颗粒上。 1.4.2 铝液净化往铝液中通入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活 性气体(氯气),可使铝液中的固态夹杂 物吸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升至铝液 表面,最后在过滤层中分离。净化方法: 在低温(刚刚熔点以上)长时间静止或 通入氮气加以搅拌,清除氢。 通入氯气,与铝反应生成氯化铝气泡。 比氮气效果好。1.4.3 三层液电解法制取精铝精铝用途70%制

11、造电解质电容器,制造反光镜。 美国Hoopes1901年发明 下层液体:阳极合金,30%铜与70%铝, 密度3.4-3.7g/cm3. 中层液为电解质,纯氟化物和氯氟化物 体系,密度2.7-2.8 g/cm3. 最上层精铝,用作阴极,密度2.3 g/cm3工业上用两类电解质体系:(1)纯氟化物体系。其组成中AlF3 NaF BaF2 CaF2的质量分数分别48%,18%,10% ,16%;密度(液态)约2.8g/cm3,熔点 680,操作温度740 。(2)氯氟化物体系。其组成中AlF3 NaF BaCl2 NaCl的质量分数分别23%,13%, 60%,4%;密度(液态)约2.7g/cm3,

12、熔 点700-720,操作温度760-800 。 铝的电解精炼原理:在阳极合金的各种金属元素当中,只 有铝在阴极上溶解出来。阳极合金中, 如铜、铁、硅之类比不活泼的金属元素 ,并不溶解,仍然残留在合金内。阳极 上的电化学溶解反应是:Al - 3e = Al3+因此,电解液中除了原有的Al3+, Ba2+, Na+, F-, Cl-, AlF3-6, AlF4-之外, 增加了上述反应中的铝离子Al3+。 迁往阴极的各种阳离子中,铝的电极电 位比较正,故Al3+优先在阳极上获得电子 ,析出金属铝:Al3+ + 3e = Al 而其余的各种阳离子,如Ba2+, Na+之类 ,并不放电。但是电解质本身

13、所含的电 位比铝更正的元素,例如Si和Fe,却会 在阴极上析出,使铝的纯度降低。电解精炼的最终结果是从阳极合金中溶 解出来,并在阴极上沉积,得到纯度为 99.99%的精铝。生产1t精铝需要电能 17000-18000kWh(直流电)。 我国精铝产品的国家质量标准:AB0000 AB000 AB00 AB0 Al 99.996 99.99 99.97 99.93Fe 0.0015 0.0030 0.015 0.040Si 0.0015 0.0025 0.015 0.040Cu 0.0010 0.005 0.005 0.015杂质总和0.0040 0.010 0.030 0.0071.4.4 偏析

14、法制取精铝 基本原理:一般当原铝从熔融状态下徐缓冷却,到 达其初晶点时,结晶析出纯度很高的铝 粒,然后将此种铝粒跟剩余的铝液分离 ,便得到所要求的偏析法产物,可从 99.8%的原铝中提取到纯度为99.95%的铝 , 其提取率为5-10%。 法国彼施涅公司的偏析法原理图 优点:产量大、能耗低、成本低; 缺点:纯度低1.4.5 区域熔炼法制取高纯铝 基本原理:在铝的凝固过程中,杂质在固相中的溶解 度小于在熔融金属中的溶解度,因此, 当 金属凝固时, 大部分杂质将汇聚在熔区 内.如果逐渐移动熔区, 则杂质会跟着转 移,最后富集在试样的尾部. 分离效果取决于元素的分配系数分配系数: 指杂质元素在固相中和在液 相中的质量分配比率。 分配系数小于1的杂质元素在区域熔炼中 富集在试样的尾部;分配系数大于1的杂 质元素在区域熔炼中富集在试样的头部 ;分配系数等于1的杂质元素在区域熔炼 中难以分离。 铝中18种杂质元素的分配系数Ni 0.009; Co 0.02; Fe 0.03;Ca 0.08; Sb 0.09; Si 0.093; Ge 0.13;Cu 0.15; Ag 0.2; Zn 0.4; Mg 0.5; Mn 0.9;Sc 1;Cr 2; Mo 2; Zr 2.5; V2.7;Ti 8 纯度达99.99995%; 金属杂质的质量分数 不高于0.51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