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9357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99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甘肃省天水一中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文)一、选择题(一、选择题(5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分,共 75 分)分) 1地球仪上的经线( ) A.都是圆 B.长度相等 C.指示东西方向 D.与纬线斜交 2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 A.6375 千米 B.6371 千米 C.6378 千米 D.6336 千米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 80 厘米。运用 所学知识回 35 答题。 3该地球仪地轴与(底座)水平面的夹角约为( ) A23.5 B30 C60 D66.5 4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1/500

2、000 B1/1000000 C1/10000000 D1/50000000 5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 厘米 B40 厘米 C60 厘米 D80 厘米 6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能证实( ) ( ) A.“天圆地方” B.“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7某船上有一人面向北方,看见北极星出现在地平线上,此时他的右边是西半球,左边是 东半球,这时该船的地理坐标是( ) A西经 200,纬度 00 B经度 1800北纬 900 C经度 00,北纬 900 D东经 1600纬度 00 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 4

3、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气旋( ) A、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9影响气旋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 A、东南信风 B、副热带高压 C、极地东风 D、北赤道暖流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 23.5,最大时可达 24.24,最小时为 22.1,变动周期约 4 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 动示意图” ,回答 1011 小题。210黄赤交角为 24.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

4、小 11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移动周期约 4 万年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最小纬度为 22.1 A B C D 读下图,回答 1213 小题。12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 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顺序是甲、乙、丙 C到达的顺序是甲、丙、乙 D到达的顺序是丙、 乙、甲 13若甲船于 8 月 21 日 10 时(区时)起,经过 1 小时 40 分越过了 180经线,则此时它到 达地点的区时是( ) A8 月 20 日 8 时 20 分 B8 月 20 日 11 时 40 分 C8 月 21 日 11 时 40 分 D8

5、 月 22 日 11 时 40 分某纬度 的正午太阳高度 H=-,其中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 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 18 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 1415 小题。14该地经度为( ) A、30E B、30W C、60E D、60W 15该地纬度可能为( ) A、10N B、10S C、50N D、50S 开心超人住在 30N,120E。有一天他想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甜心超人,并决定 “遁地”前去,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 1617 小 题。 16当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到达的位置为下图中的( )3A B C D 17如果开心超人改乘时速为

6、2 000 千米的“旋风”飞行器,沿着最短路线飞往甜心超人 家中,飞行时间大约需要( )A5 小时 B8 小时 C10 小时 D20 小时 读图,完成 1819 小题。18有关图中 M 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东十一区 B位于东半球东十一区 C位于太平洋上,属于大陆岛 D位于大西洋上,属于珊瑚岛 19图中岛屿 M 的面积约为( ) A325 平方千米 B3025 平方千米 C6025 平方千米 D9025 平方千米 北京时间 3 月 22 日 7 时,一架飞机从上海历经 8 小时飞抵 P 城市,如下图所示,读图 完成 2021 题。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上海到 P 城市

7、的航程大约是 5500km B. 抵达后,机组人员需要调整时差 C. 当日,P 城市昼长比上海长 1 小时左右 D抵达时,机组人员发现 P 城市日影在东南方向 21图示区域沿箭头方向由 M 到 N,增大的是( ) A年降水量 B植物蒸腾量 C年太阳辐射总量 D每公顷草场牧羊量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 2223 题。422左图中剖面线 AB 和 MN 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23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 150 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 现( ) A. 一个岛 B. 两个

8、岛 C. 三个岛 D. 无岛 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图,图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 ,虚线为等温线,完成 24 25 题。24图示区域可能是( ) A.南半球的山脊 B.北半球的山脊 C.南半球的山谷 D.北半球的山谷 25若图示区域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 月 b 地降水比 a 地 多 B.7 月 a 地光照比 b 地充足 C. a、b 两地的温差可能是 3 D. a、b 两地相距 10 公里。 表下杭州(1981 年全市人口为 525 万)和武汉(1981 年全市人口为 590 万)1981 年 至 2000 年城市人口(单位:万人)增长状况,据表回答 26

9、27 各题。26两城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 A.杭州 19811990 B.武汉 19811990 C.杭州 19912000 D.武汉 19912000 27据表可以看出,1981 年至 2000 年两城市( ) A.中心区人口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比重明显下降5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郊区城市化明显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回答 2829 题。 28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 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 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 29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 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

10、C人口老龄化严重 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 3031 小题。30关于图中 P、P最佳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大的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 人口的合理容量 D.最小的环境承载力 31图中反映了( )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 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 当人口规模小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当人口规模大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 B. C. D. 读下图,曲线、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 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回答 3233 题。632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11、)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 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 33图中曲线于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 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 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 D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 城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其发展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读“某城 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 。回答 3435 小题。34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 A B C D 35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 A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B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

12、异比较小 C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D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下图,回答 3637 小题。36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适宜选择在( )。 A中心商务区 B居民区 C商业区 D交通方便的城乡接合部 37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拥有的汽车数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下图为我国某农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3839 题。738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混合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39如果利用该农场产品,可发展( ) A.电子装配工业 B.饲料加工工业 C.建筑材料工业 D.服装加工工业 40读下图三角形坐标图,其中 A、B、C 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次产 业所占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地区,根据三地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下列叙述最可能正确的是( )A. 两地第一产业比重都高,均占其产业比重的 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