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与区域差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69319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产与区域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业生产与区域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与区域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产与区域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生产与区域差异 以东北区为例请从图中找 出主要山脉 、平原、河 流、湖泊等请总结该 地区概况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 、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 业的大方向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 区域农业。 该地 区土 地资 源有 哪些 优势 ?二、地理条件 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东 部 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 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 、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 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 本上可满足一

2、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 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 条件有什么关系? 地形、土壤条件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 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 原牧场 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 总面积的13 周围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 量占全国总量的31。 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 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 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 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农 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

3、明显的 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 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了重要机遇。 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 三、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 生产区域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 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 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 差异(图4445)及农业生产方式的 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 区域。 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 填写表41。 农业生 产类型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耕作业有利条件是平原广阔,黑土肥沃,水源 充足,不利的是热量不足,只能满足对 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且能一年一熟 。 林 业有广大的湿润半湿润的山地丘陵,温度 低,树木成材时间长,病虫害少。畜牧业有一定面积的草原,但长达半年以上的 低温天气,降水又少,草类枯干期长, 不利于畜牧业的发展。东北 商品 粮基 地的 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