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51693009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2语文全套解析一轮复 习精品学案:1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六部分 写 作考试说明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 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具体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础等级级符合题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实,中心明确语语言通顺顺,结结构完整书书写规规范,标标点正确发发展等级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创新高考作文,关键是发展等级的得分。发展等级的具体要求是: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 作用。“深刻”实际上是对考生思维品质深刻性的要求,需要考生能深入地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和结果 。要深入到本质

2、,必须有一个概括的过程,也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 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丰富。材料 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材料丰富”是对各种文体的 所有文章的要求,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则主要是针对记叙性和抒情性的文章。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 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学案1 材料作文的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写提供材料的作文,必须首先正确、全面地把握材料的意思。考试说明在写作“基础等级”中第一个要求就是“符合题意”,所谓符合题意,就是指审题时应符合题目的要求,对作

3、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它们的含意,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现在所说的材料作文是指2006年之后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或命意作文。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1.什么是材料作文?2.材料作文中给定的“材料”,常见形式有哪些?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引用一 段新闻报道或消息;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

4、生活的某一方面紧 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一段主题鲜明、道 理深刻的论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揭露 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幅或几幅组合而成的漫画。3.为什么要重视材料作文的审题?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 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从而引导考生把 审题的注意力从关注话题本身,集中到对材料的解读上面。“材料既 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因此,准确 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考生在材料作文审题中经常存在的问题是: 名

5、称类类 别别表 现现材 料 作 文 审审 题题 4 痼 疾误误解材料, 题题型不清或误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话题 作文的材料, 或误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看作命题题作文的提示。断章取义义, 因小失大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题者 的意图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兴趣的词语词语 或句子 为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题跑题题。只见现见现 象, 不见实质见实质对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简单 地从表面 引发发,不能透过现过现 象看本质质。忽视视要求, 抛却材料不重视对视对 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审读 , 忽视题视题 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 意发挥发挥 ,作文主旨与

6、材料毫无关联联甚至相悖。本学案的备考,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于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多向性原则。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使观点既服从材料的整体,又力求新颖,还要使自己有话可说。所谓漫画类材料作文,是指提供的材料是画面的作文。较之 以文字做材料的作文,这类作文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写作的自由度,即在“自择文体”方面多了两种文体可以写成文学评论,也

7、可以写成画面说明。另外,由于漫画本身具有形象性,这就给考生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感性材料,使联想和想象有了生动的形象依据,同时也就降低了作文构思的难度。考点1 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例1】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0年高考全国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这幅漫画主题所指非常明确。第三只猫的话非常容易引起人的联想,猫抓老鼠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结果因为有鱼吃就成了 别人的笑柄了,由此可以得出寓意:猫捉老鼠是其本职工作,而现在 生活条件好了,有鱼吃了,就不再去费心费力地去干自己的本职工

8、作 了。由此我们继续联想,生活水平高了,我们是不是要放弃自己的本 分呢?我们的本分是什么?如果由于尽了自己的本分而遭受到别人的 嘲笑,这就有点不正常了,可是现在人们嘴中不是经常说“都什么年 代了”吗?这样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漫画类材料作文审题2法仔细观察构图,观察画面内容。即漫画的形象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观察漫画的布局。即按照上下左右的顺序理清 漫画所有的内容,理清是单幅漫画还是连环漫画,若是多幅漫画 则要注意相互间的关系;观察漫画的细节,即漫画中形象的特殊 性、漫画人物的语言和漫画的题目。思考寓意。在对漫画进行细致的观察之后就可以思考漫画的寓意了。一般来讲,漫画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喜剧化、

9、夸张化、 荒诞化表现,所以,画面中越是夸张得厉害的地方越是问题的症 结,因此,要注意透过夸张解读其现实意义。1.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对这则材料进行写作审题。【提示】漫画的主体是一杆秤,称的是人对社会做出的奉献, 而衡量其大小的则是“价值”这一“秤砣”。联系现实生活,我们 可以从中明确这样一个主题: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些什么 ,而不是看他索取了多少。所谓文字类材料作文,是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文字材料,要求写作者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与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这种作文可以选择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进行构思。考点2 文字类材料作文的审题写好文字材料类作文必须读懂材料。一般来说

10、,材料的文字并不难懂,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 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文 字 类类 材 料 作 文 的 材 料叙述一件较为较为 完整的事情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引用一段新闻报闻报 道或消息与写作者生活紧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段主题鲜题鲜 明、道理深刻的论论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例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3寸来长。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

11、,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解析】本题给了三则材料:其一,同样是观赏鱼,但更换了环境,生长的结果就不一样。环境对于鱼的生长影响很大。由鱼及人, 环境对人的成长影响也很大。其二,狼的生存之道是“有极强的好奇 心”,“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 现食物”。环境使狼增强了生存能力。由狼及人,

12、环境也有积极作用 ,有好奇心、充满兴趣、不断体验是一个人成长成材的重要条件。其 三,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影响人的方式之一就是人对人的心理 暗示。心理暗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让人产生 动力,增强信心,做出成绩。三则材料都强调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 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人应当怎样对待环境的影响。文字类材料作文审题4法抓关键句法。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往往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抓住 了这一突破口,往往能事半功倍。以果溯因法。即分析材料 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分为 二法。任何事物都具有对立的两个方面,分析材料时既要看

13、到 它的这一个方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个方面;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联系实际法。即从材 料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对这则材料进行写作审题。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 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天经地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 ,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 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 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 。”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

14、误终于得以澄清。【提示】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好奇”一词在在这则材料 中出现了两次,即“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 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语,我们也就抓住了这则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 原动力。命 题 走 向 从近几年高考材料作文试题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材料寓意明确。尽管材料有多个角度可以立意,但其核心是非常明确的。只要不超出这个核心,就符合文章的立意要求。选材贴近生活。所给材料主要是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的争论和结果,大都贴近学生生活,考生不会无话可说。试题难易适中。考生可以轻松从中明确适合自己的立意。应 试

15、 技 巧 材料作文的审题可按以下几步进行:读材料,识整体。材料至少要读两遍,边读边思考,先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内容。划要点,抓关键。划出材料的关键词语,找出主要问题。审题的关键就是弄清材料的中心,分清主次,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和实质。分层次,明关系。在划要点的基础上给材料划分层次,概括层意,进而分析层次间 的关系。如果只完成了“读”和“划要点”两步,对材料中的各种关系仍然是不清楚的,就再分析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层次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解主旨为止。概括中心,把握实质。在前三步的基础上概括中 心,提取中心思想或找出中心问题。依“要求”,定议题。依据“写作要求”和材料中心的要求,联系实际,选择最佳角度,确立写作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