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1691282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3.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考点要求】 考点1:化学实验安全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2安全七防3常见安全事故处理考点2: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保存 2药品的取用3物质的加热 4物质的溶解5物质的称量 6仪器的洗涤7气密性检查 8试纸的使用考点1:化学实验安全 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考点1:化学实验安全 2安全七防 “七防”原因措施防爆炸( 炸裂)点燃气体(如H2、CO、CH4、C2H2等)或用CO、H2还原Fe2O3、 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银氨溶液不能长期保存,否则会产生极易爆炸的物质 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

2、性,因此试管加热时先要 预热; 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暴沸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 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和浓硫酸的酒精溶液 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注入水、浓硝酸或酒精中并不断搅拌防倒吸防倒吸安全装置防堵塞 常用小棉花团放置在导管口防污染 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SO2等)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进行尾气处理意外事故处理方法着 火酒精着火 钠磷着火 短路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用沙子盖灭 应先切断电源灼 伤酸灼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NaHCO3,最后水洗。(如 是浓硫酸,先干布,后

3、水,最后NaHCO3)碱灼伤立即用水冲洗,以1%2%硼酸液洗,最后水洗。溴灼伤立即用水冲洗,再用乙醇擦至无溴,然后涂上甘油或油膏苯酚灼伤立即用酒精洗中 毒吸入、食 入或伤口 侵入三种 方式 通过呼吸道吸进有毒气体、蒸气、烟雾而引起呼吸系统中毒时 ,应立即将病人移至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使之温暖 和安静,切勿随便进行人工呼吸。 因吸入少量氯气、溴蒸气而中毒者,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不可进行人工呼吸 误食重金属盐,立即服用生鸡蛋或牛奶,然后去医院烫伤不弄破水泡,在伤口处用95%的酒精轻涂伤口,再涂上烫伤膏划伤用酒精棉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用创可贴外敷。考点1:化学实验安全 3常见安全事故处

4、理考点2: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类别仪器 反 应 仪 器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间接加热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不需要加热表面皿、启普发生器计量仪器量筒、容量瓶、酸(碱)式滴定管、 托盘天平、温度计 储存仪器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 固定仪器试管夹、铁架台、三脚架、泥三角 漏斗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干燥仪器球形干燥管、U形管、洗气瓶、干燥器其他 仪器胶头滴管、酒精灯、尾接管(牛角管)、 冷凝管、玻璃棒、石棉网、研钵考点2: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保存试剂瓶和瓶塞的选择 根据药品状态 固体:用广口瓶 液体:用细口瓶 根据感光性 见光易分解:用棕

5、色瓶 见光不分解:用一般瓶 根据瓶塞: 玻璃塞:不能盛放碱性物质 橡胶塞:不能盛放强酸、强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试剂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药品的取用(1)原则: “三不原则”、 “节约原则” 、“处理原则”(2)固体取用:块状固体: 粉末状固体:“一横、二放、三慢滑” “一倾、二送、三直立”(3)液体取用:液体的倾倒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物质的加热(1)固体的加热:(2)液体的加热:(3)加热方式:直接加热、隔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物质的溶解(1)固体物质溶解(2)气体的溶解(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一般把密度较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较小的液

6、体中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物质的称量(1)托盘天平的使用(2)固体称量的方法 称未知质量的物质 称已知质量的物质(3)液体的量取(选取合适的量筒) 量未知体积的液体 量已知体积的液体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6仪器的洗涤 (1)标准:内壁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污染的洗涤: 容器内壁附有油污,可用热纯碱溶液或NaOH溶液 容器内壁附有“银镜”或“铜镜”,可注入稀硝酸经微 热使银或铜溶解 容器内壁附着MnO2,可用浓盐酸,经加热后使 MnO2与浓盐酸反应而溶解 容器内壁附着难溶碳酸盐或氢氧化物(如CuCO3、 Fe(OH)3),可注入少量稀盐酸使其溶解

7、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7气密性检查 (1)微热法(2)液差法: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8试纸的使用: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 (1)除pH试纸外,其余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 (2)用试纸检验溶液性质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中部,不可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 (3)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将试纸湿润后粘在玻璃棒的一端,把试纸放于待测液气体试管口或集气瓶口附近【例1】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

8、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酸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例2】下列操作中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氢气以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再加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坏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D用废铁屑制硫酸亚铁时,先将废铁屑放在碱液中加 热12min【例3】(2009安徽卷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 求的是 【例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C从B口进气,

9、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 ,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例5】(2008年江苏卷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例6】(2008年上海卷18)设计学生试验要注意安全、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小 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若关闭K,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体逸 出)。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例7】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用浓氨

10、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用酒精清洗做 过碘升华的烧杯 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 的试管 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用热氢氧化钠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A除外都对 B除外都对 C不对 D全都正确【例8】(2009江苏卷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L-1 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1 盐酸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

11、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例9】(2009广东卷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 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例10】(2008年广东卷)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浓度的稀硫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例11】(2009广东卷19)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 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 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 ; 拆除装置,取出产物。(4)数据记录如下: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 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 出判断依据: 。 空瓷舟质量m0/g瓷舟与钙的质量 m1/g瓷舟与产物的质 量m2/g14.8015.0815.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