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实验探究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5169048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8  实验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专题18  实验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专题18  实验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专题18  实验探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专题18  实验探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8 实验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8 实验探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题 18晨背关键语句导练感悟高考热 点 透 析 高 考考点一考点二拾遗自主补给冲刺直击高考考点三(4)淀粉碘液蓝色。(5)DNA甲基绿绿色。(6)DNA二苯胺蓝色(沸水浴加热)。(7)RNA吡罗红红色。(8)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的活细胞染色剂)。(9)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10)酒精重铬酸钾溶液(酸性条件)灰绿色。(11)CO2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完成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再探究。5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2、平行重复原则和随机性原则。1.(2012广东高考)小杨对4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双选) ( )选项选项实验实验 材料观观察到的结结构或现现象A.胚胎干细细胞同源染色体联联会B.紫色洋葱鳞鳞片叶外表皮质质壁分离及复原C.黑藻叶片叶绿绿体移动动D.大肠肠杆菌有核仁学车问答 http:/ 学车问题回答驾驶员模拟考试2016 http:/ 科目一 科 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教材实验,实验材料的相关知识。知识依托 实验材料的选择应以完成所做实验且效果最佳为依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核仁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结构。解析 选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

3、过程中,而胚胎干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处于高渗溶液中时会发生质壁分离,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处于低渗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黑藻叶片细胞中具有叶绿体,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叶绿体随着细胞质的流动而移动;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法观察到核仁。BC2(2012福建高考)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 )选项选项方法与结结果结论结论 或观观点A.观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过细 胞分裂产产生新细细 胞;观观察到动动物受精卵分裂产产生新 细细胞所有的细细胞都来源于先 前存在的细细胞B.单侧单侧 光照射下,金丝丝雀 草胚芽鞘

4、向 光弯曲生长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 长长也不弯曲生长长素具有极性运输输的 特点C.将载载有水绵绵和好氧细细菌的装片置于 黑暗且缺氧的环环境中,用极细细光束 照射后,细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光合作用产产生的氧气来 自于水D.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热杀 死 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 内,小鼠体内出现现活的S型菌DNA是主要遗传遗传 物质质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知识依托 实验结论是由实验结果推理出来的。实验分析时注意找出实验单一变量,归纳出实验变量与实验结果的关系。解析 选 选项B,实验证明了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其对下部产生影响

5、,从而出现向光弯曲生长的现象;选项C,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选项D,实验证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促进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转化因子”。A3(2012天津高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 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 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 曲线 D在“探究 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

6、度”实验中,用 高浓度组的 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预测结果而选择合理的操作。解析 选 选项A,某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越高,在整个细胞周期中该时期所经历的时间就越长,正确。选项B描述的比例反映的是物质运输效率,错误。选项C所描述的实验需要连续取样调查,才能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选项D所描述实验的自变量为萘乙酸的浓度,在整个实验中,通过设置合理梯度的浓度来控制自变量,高浓度不一定是最适浓度,错误。A4(2012浙江高考)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

7、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W、胰蛋白酶。(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_。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_,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重复若干次。_。(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依托 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平衡或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实验操作和所学理论知识,预测

8、实验结果。解析 本题是一个验证性实验题,实验目的是验证生物制剂W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本实验中,自变量是培养液中是否 有生物制剂W以及细胞的种类,观察指标是培养液中的细胞数目。所给实验材料涉及的不同细胞是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为达到实验目的, 需要设置四组实验,可标记出A、B、C、D四组。其中A组培养液中 加入正常体细胞,不加入生物制剂W,B组培养液中加入正常体细胞 和生物制剂W,对照A、B两组实验结果可知,生物制剂W能促进正 常细胞的分裂;同理,C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不加入生物制剂W ,D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和生物制剂W,对照C、D两组实验结果 可知,生物制剂W能促进癌细胞的分裂。

9、由于此实验是验证实验,所 以实验结果是加入生物制剂W的实验组比对照组细胞数多,同时癌细 胞分裂能力比正常细胞高;D组细胞数比B组多。绘制坐标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将坐标名称写准确;二是四条曲线的起点要相同, 体现单一变量原则;三是曲线趋势要绘制准确。答案 (1)A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B组:培养液中加入体细胞,加入W;C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D组:培养液中加入癌细胞,加入W 胰蛋白酶 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如下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对教材实验的综合考查和实验探究能力上。2从考查角度上看,多以完善补充实验原理、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结论。处

10、理实验数据的形式考查实验分析、探究 能力。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2013年高考命题仍可能立足于教材实验,结合新的背景材料,考查实验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迁移应 用能力;结合代谢、调节、遗传和生态的相关实验背景,考查实 验原理的提取、变量的确认、实验程序的设置、实验结果的处理 及结果预测和分析等。实验设计的难度会有所降低,淡化实验过 程的表达,注重科学实验素养,侧重实验设计思路的命题可能会 加大。例1 (2012湖南十二校一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表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实验研究方法与思维选项选项科学家研究成果科学研究方法A.施旺和施莱登细细胞学说说调查调查 法B.摩尔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11、实验实验 和假说说演绎绎法C.沃森和克里克DNA双螺旋结结构物理模型法D.蔡斯和赫尔希DNA是遗传遗传 物质质同位素示踪法解析 施莱登和施旺通过观察描述法提出细胞学说,A错误;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设计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答案 A教材实验探究中的研究方法归纳(1)根据颜色来确定某种物质的存在:待测液I2呈蓝色,待测液中存在淀粉;待测液斐林试剂呈砖红色,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待测液苏丹(苏丹)呈橘黄色(或红色),待测液中存在脂肪;待测液双缩脲

12、试剂呈紫色,待测液中存在蛋白质。(2)用大分子染料如红墨水来验证生物组织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或检验细胞的死活。(3)用荧光标记法来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同位素示踪法: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来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用18O2和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氧原子和碳原子转移途径的实验等。(5)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等。(6)获得无子果实的方法: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花蕾期已去雄的子房,如无子番茄;诱导染色体变异,如无子西瓜。(7)确定某种激素功能的方法:饲喂法、切除注射法、阉割移植法、切除口服法。(

13、8)确定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刺激观察效应器的反应或测定神经上的电位变化。(9)植物杂交的方法:雌雄同花:花蕾期去雄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雌雄异花:花蕾期雌花套袋开花期人工授粉套袋。(10)确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的方法:测交或让该显性个体自交。(11)确定某一性状为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的方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自交),观察后代性状表现。(12)确定某一个体是否具有抗性基因的方法:确定小麦是否具有抗锈病基因,用锈菌去侵染小麦叶片,一段时间后,观察有无锈斑出现。(13)测定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取样器取样法。(14)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和水稻对Ca和Si选择吸收,叶绿体中色

14、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等。(15)理论分析法:如大、小两种草履虫竞争的实验;植物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的实验,植物向光性实验等。(16)等组实验法:如小麦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实验,发现生长素的燕麦胚芽鞘实验。1以下有关研究方法的运用,叙述正确的是( )A科学家一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化学反应过程B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的是假设演绎法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法研究DNA的复制方式D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运用了类比推理法解析:选 萨顿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的是类比推理;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模型法研究DNA的结构;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运用了假设演绎法。A2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

15、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解析:选 示踪器可检测海龟经过的路线,故可调查其洄游路线;给大雁佩戴标志环,可依据发现佩戴标志环大雁的到达地区来调查其迁徙路线;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可用样方法进行研究;达乌尔黄鼠是一种生物,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其种群密度,而丰富度调查的是群落中生物的种类。D例2 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是否会像低温诱导一样,促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呢?请就秋水仙素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低温诱导的影响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材料用具:长出根尖的洋葱(2N16)若干,培养皿若干,清水,冰箱,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溶液。实验设计策略(1)实验假设:_。(2)实验步骤:取两个洁净的培养皿,分别标号为1、2。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