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8526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内蒙古赤峰市2015届高三4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内蒙古赤峰市内蒙古赤峰市 20152015 届高三届高三 4 4 月月统一考试文综试题统一考试文综试题12虽然没有中国足球队的身影,但 2014 年的巴西世界杯却并不缺少中国元素。世界杯期间,中国生产的一些球迷商品,如“新呜呜祖拉” 、 “假发套” 、 “大力神杯模型”等在巴西热销。按照市场规律,能大致反映世界杯前后这些商品价格变化的函数图像是132014 年,中国反垄断机构加强了对本土和跨国公司的监管执法,对婴儿配方奶粉、液晶显示器面板和汽车制造商的价格操纵行为施以重罚,并调查了汽车行业的行贿和价格操纵。这样做的原因是只有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行政手段是保持宏观经济

2、稳定发展的主要保证 建立市场形成价格机制,是发挥市场作用的重要条件 商品价格直接关系民生,其形成必须由政府主导A B C D14当前,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正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有学者称,以人口城镇化为支撑,能够推进消费主导转型与改革,充分释放国内需求潜力,成为我国未来五年到十年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新型城镇化对我国转型发展发挥作用的途径是农民转市民从事非农产业收入提高、消费扩大经济发展 人口流向城市腾出土地发展房地产经济总产值扩大经济发展 人口向城镇集中建设投入增加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发展 劳动力从农业流出土地集中规模效益提高农业现代化A B

3、C D 152014 年 12 月 23 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作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称,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获通过,公务员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缴费。实现养老金“并轨”是基于 2“双轨制”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经济利益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激发生产效能 实现社会公平可以为提高效率提供物质保障 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可以拉动经济增长A B C D162014 年 12 月 12 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过程中,按照中央部署,要扎实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环保、节水、移民等各项工作,确保工程运行安全高效、

4、水质稳定达标。对此政府部门应 领导立法工作,严格规范环境保护的行政执法行为 进行经济调节,加快推进相关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 坚持依法行政,发挥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作用 优化社会公共服务,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A. B. C. D. 17下表为广东某县贯彻群众路线,推进基层民主治理而采取的措施:民主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 ,对村务活动进行监督,村务公开实行“即时播报”制度构建平台引导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做到“有矛盾,就有调解平台;有纠纷,就有调解工作”根据其内容,我们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信息公开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C发展基层民主有

5、利于人民群众直接管理国家事务D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18阅读右图,图中文字反映了A.健全党内民主,实现政治协商、参政议政B.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依法执政的水平C.调整代表结构,增强十八大代表的广泛性 D.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党员干部的执政地位19 唐代诗词 108 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 重新解读、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3质,更适应了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这意味着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D新传媒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习近平同志说:“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牢记蠹众而

6、木折,隙大而墙坏的道理。 ”下列诗句与“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蠹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21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词作擅以景写情,尤擅运用景与情“反向配置”的手法,如通过描写明媚灿烂的春光,来衬托词中主人公愁思的无限深重,从而使作品的艺术表现更显张力。这表明情景“反向配置”合理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艺术辩证法艺术作品中景物的色彩是由主人公情绪的色彩生成的情景“同向配置”是艺术创作中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体现艺术家对景物的裁剪与运用具有自主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 B C D22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奉行“加法”的时代。很多人在追求利益的最大

7、化,但无休止的“加法” ,往往让人不能承受之重。其实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多为少,这就是一种“减法”哲学。 “减法”哲学告诉我们:减出轻松,减出健康,减出快乐,减出幸福。这表明“加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减法”转化 要调控好“加法”和“减法”的度,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减法”作为关键部分,其功能关系人生整体的轻松和自在 “加法”与“减法”同等重要、不可或缺,都能让人生更幸福 A B C D23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

8、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4法。上述材料表明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A B C D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 分)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 “新”就是“有异于旧质” 。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新常态”成为热词,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不同的新阶段,呈现出了新常态。材料一 我国经济新常态与“旧常态”对比,出现了以下变化:变化一:速度之变(见图 1)(注: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是增长 7%左右。 )变化二:结构之变2

9、014 年与 2013 年对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 3 个百分点,达到 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 46.9%提高到 48.2%,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8%,快于经济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9.2%,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变化三:引擎(动力)之变我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显现。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 “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逐渐消失,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5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

10、擎,从“要素驱动” 、 “投资驱动”转向通过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上来。(注:要素驱动是指主要依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比如说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来获取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 )材料二 在我国经济呈现新常态的同时,政治也进入了新常态。月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时指出: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实绩突出的,要大力褒奖;对工作不力的,要约谈诫勉;对为官不为、懒政怠政的,要公开曝光、坚决追究责任。他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1)依据材料一,概括出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6 分) ;针对“变化二” ,结合经济生活知识,简要说明我国

11、应当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8 分)(2)结合材料二,简述坚持政府“有权不可任性”的政治意义。 (12 分)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 分)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是梦想的灵魂。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是 2014 年最先审议通过的专项改革方案之一。材料一 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截止 2014 年底,我国文化馆共有3300 多个,文化站 4 万多个,博物馆、纪念馆 3400 多个,农家书屋 60 多万个。公共文

12、化机构全部实现免费开放。材料二 一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开拓前行,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引导社会参与,96 项年度重点任务全部完成,文化建设呈现新气象、新面貌、新格局,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材料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 、 “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 “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都是关于改革与法治关系的经典论述。6(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党和政府文化建设举措的依据。

13、 (12 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如何推动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8 分)(3)结合材料三,说明改革与法治的对立统一关系。 (6 分)7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223 :DBDAA、BCCDC、AB38.(1)主要特点: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答增速降低亦可);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每点 2 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 分)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1 分)扩大内需,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1 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1 分)优化区域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 分)优化城乡结

14、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1 分)优化分配结构,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1 分)(2) (依据材料信息,有权不可任性是指政府的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 )政府接受监督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 分)政府接受监督有利于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宗旨和原则,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提高政府公信力。 (3 分)政府权力接受监督有利于政府审慎用权,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建设廉洁政府。 (3 分)政府权力接受监督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 (3 分)39. (1)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才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

15、2 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分)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逐步培养出来的。 (2 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 分)文化对人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2 分)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分)(2)立足实践,使改革成为推动文化建设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2 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文化建设事业的引领作用;(2 分)创新文化体制机制,使文化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文化生产关系与文化生产力相适应;引导社会参与,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2 分)(3) 对立:二者是有区别的(1 分)改革是改革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