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82293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拓宽物象作文思路的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想象作文的教学策略浅谈连城县四堡中小罗招金我们都知道,想像,是人脑对记忆表象,也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种人类才具有的想像力,是一种直觉和创造的功能,是一种令人神往的艺术和科学发展的必备能力,它如天马行空,纵横驰骋,“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对学生来说想像的作用也莫不如此。我认为,在语文习作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非常重视让学生发挥想像,激发起他们习作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他们自然的想象力去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作文。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张扬

2、个性,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心”的境界。想像往往离不开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指的是想问题时可以朝各个可能的方向扩散,找到许多不同的答案。其中往往也包含着求异与创新。这种能力更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必备条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完全可以在物象的引导、启发之下被充分调动起来。根据笔者的经验和总结,大致可使用以下一些方法。一、图形习作让学生用图形或图发挥想像,根据图意,写想像作文,其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使他们在活动中品尝到创造的喜悦、作文的快乐,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1用几何图形启发习作例如可以给学生出这样的题目:两条直线、一个三角形、两个圆,可以画

3、出多少图形,至少选择其中3 个图形,说一个故事。在我出示图形时,学生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组合图形,在自主图形联系,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展开想像的翅膀,当他们跃跃欲试,习作已经成为表达自我的需要。因为拼出来的小鸟、房子、卡通人物都是他们的经历,他们的喜好,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我班的一位男同学写了冰淇淋与苹果的故事,讲述一天晚上,冰淇2 淋跳出冰箱,与苹果结伴出行,最后在太阳升起之前,慢慢地融化了。看似简单的小故事,同时居然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冰淇淋离开他特定的环境,难逃他融化的命运。2创新看图习作语文课程标准还告诉我们: “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重在培养学生的写

4、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是的,应该鼓励他们写想像中的事物,同时也需要教师大胆地处理现有教材,在不改变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大胆地增删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文是快乐的事,并且树立起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在看图习作的教学中尤其可以如此,让学生自己选图或画图习作。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些习作内容可以说是几十年的老面孔了,作文的题目是统一的,图画也是指定的。学生对于这种限制思维、创作的文章会感到无话可写,要他“无感而发”、述真情、说话就无从谈起了,结果是写出来的作文“全班一律” 。 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就应大胆删除或改进内容。 例如第七册的看图写话 接爷爷 ,

5、因为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接爷爷的经历或感受。我做了这样的尝试,题目改换成接客人 ,或由学生根据习作意图, 自己画图,自己定题,可以是接某某人 ,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们习作的兴趣,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写,思路广了,内容也丰富了:有写火车站接奶奶的,也有在机场接出差回家的爸爸,还有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弄堂口接下班的妈妈等等,很多学生跟我说,原来写作文是这样有趣又简单的事。又如,语文第 8 册有篇课文说明书三则 ,课后我就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新产品,并把它画出来,再给新产品设计说明书,申请专利号,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另外,看照片习作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从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点来考虑

6、,启发学生想像,让学生写符合自己真实想法的“实话实写”。像语文第 8 册幸福的回忆就是写马千里和邓爷爷拍照的事。课后我让学生选一张自己最欣赏的照片,展开想像,写一段话。学生中有写在旅游中的奇事,有写家庭的趣事,生活的琐事,各人观察角度、理解和想像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3 张照片,写出来的内容也是不同的。当然最可贵的还是学生们的自信心在轻松愉快中和能力一起提高了。二、物品习作教师准备一个摸物箱, 里面装着一些玩具、 文具、生活用品, 像绒毛玩具、雷速登赛车模型、枪等,让学生摸出一件后,在物件的刺激下,联想到跟这物件有关的种种事情,从而形成作文内容。这种方法的好处很明显,首先物品本身比图象对大脑的刺

7、激肯定强烈许多,更会激发他们的创作欲,假如教师准备的道具又是少年儿童他们喜爱或曾经喜爱的东西,再加之教室(大家在一起)这个环境,他们互相之间也会碰撞出更多的题材和思路。有这样一个小男孩,摸到赛车模型,他想到赛车手坐在驾驶室里整装待发,再加上和旁边小朋友玩笑式的攀比,于是引出一段故事-10年后,我成了一名出色的赛车手。现在,我正坐在世界排名第一的赛车-“CHINA 飞驰”的驾驶室里。透过挡风玻璃,我看见赛场两边都是拿着鲜花或举着我的名字的热情的赛车迷们。他们朝我欢呼,尖叫,为我加油助威。比赛就要开始了,我只听见“轰轰”的汽车马达的轰鸣声。我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右脚搁在油门上,就等那最后的那声命令

8、,这篇作文的本身水准暂且不论,但是跟他以前的文章相比大为进步,如果不是在教师营造的这种情景诱发之下,很可能不会有这种效果。三、形象习作以各种文学形象、影视形象,动物形象、卡通形象等为凭借,组合起来编故事。笔者就曾上过一节-星球的想像作文课,一堂课中竟出现了皮卡丘星球、 孩童星球、 动物星球、 恐龙星球等等不同的有趣故事。四、音响习作借助一定的音响、音乐,引导学生展开相关联想,进行编故事。让学生听听一段没有说明的音响,然后让其通过想像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音乐具有含蓄性,能调动学生听觉器官。在听音乐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幻想,给发散思维以更广阔的驰骋天地。无论音乐、写作基础如何,学生都会

9、从好奇、感兴趣而自然而然地进入想像的兴奋状态,激发起表达自己联想4 的强烈愿望,这种心理状态,正是写作所不可缺少的激情。一次作文课,我带着录音机进教室,学生好奇地望着我,脑袋里装着问号。我并没有解释,而是让学生们先放松心情,听音乐展开想像,记得当时放的音乐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星空 。我和孩子们一块儿进入音乐天堂,思潮跟着音乐翩翩起舞。音乐结束后,我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回答各种各样: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看到了自己乘着飞船来到辽阔的大宇宙,认月亮作姐姐,与星星作伙伴,一块儿玩耍;看到童话中那美丽的公主,穿着雪白的衣裙,在灿烂的阳光下飞奔。五、词语习作教师可用灵活实用

10、、新鲜有趣的固定词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曾经给学生几个词语“蓝天、白云、绿树、人家”,根据词语联想,文章中必须有这几个词。学生的兴致可高了,并且体裁各异:写景散文:清晨,我漫步到吴山脚下,抬头仰望天空,只见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像大捧大捧的香甜的棉花糖:又一群群雪白的小绵羊悠闲地踱来踱去;像一个个姿态各异的动物,勤恳的牛,奔放的马,乖顺的兔, 拾级而上,我看到山道两旁绿树成荫,仿佛一把把天然伞,为掩映在树丛中的人家挡雨遮阳,记叙文:今天天气真好,有一朵美丽的白云飘在洁净的蓝天中。我和丁丁来到了一棵绿树下,开始踢足球, “哐铛!”足球踢碎了一户人家的玻璃,童话:一天,小兔乖乖跟着兔妈妈去采蘑菇。

11、正当采得高兴时,刚才还是白云朵朵的蓝天,突然变得乌云密布,他们赶忙跑到附近绿树旁的人家,又如:把给定的一个词扩展成习作题目。像“敲门”可扩展成有人敲门,侧重于写有人敲门时,自己当时的想法; 敲门之后则侧重于写别人敲门后,结果如何;谁在敲门就侧重在推测这敲门的人会是谁,“我”会怎么办。学生根据自己扩充的题目,很有兴趣地展开联想,看起来类似的题目,写出来的文章却各有千秋。当然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对词语的选择很重要,应避免选择一些“难词”或对学生来说太约定俗成的词语。5 六、 “忆梦”习作“忆梦”习作是学生对自己经历的梦境的真实“记忆”。晚上做了一个梦,学生会很有心地把它记下来,成了一篇非常有创意的习

12、作。比如有一位同学写的蝴蝶的乐园 ,就是真实地记录了梦中所见:那是一个大峡谷,天地间挂着的一道瀑布像一条飞舞的龙。阳光像一位魔术师,把那调皮的小水珠变成了五光十色的彩虹。草地上是一大片美丽的花朵,五颜六色,芳香扑鼻。在这世外桃源,蝴蝶们生活得自由自在。有的蝴蝶长得像金色的郁金香,有的蝴蝶翅膀上有黑白的斑点,还有的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最美的蝴蝶有两只,也是蝴蝶乐园中最大的。其中一只是国王,它的翅膀上有各种各样几何图案拼成的五彩皇冠。另一只是皇后,它的翅膀像金黄色的花蕊,花蕊上有蓝色珍珠在闪耀 ,总之,在作文的起始阶段适当降低难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也是本文所述的目的。我认为,对小学教师,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来说, 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个性表达,比在写作方法、写作形式上作过多的要求,要重要得多。在几年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有想像才有创新,才有创造发明,才有不断变化的今天和充满希望明天。人类的明天在儿童,儿童的明天靠创新。创新须想像,童心最迷是想像。童心最纯,童言最真,童真最宝贵!儿童需要回归童真,儿童作文更需要童手写童心。让我们放飞童心吧,还儿童一片想像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