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伽软笔书法教程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51678498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14.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昱伽软笔书法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昱伽软笔书法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昱伽软笔书法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昱伽软笔书法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昱伽软笔书法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昱伽软笔书法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昱伽软笔书法教程(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软笔书法入门 笔画教程主讲 陈昱伽 鲁迅美术学院 书法学软软 笔 书书 法 作 品 欣 赏赏文房四宝毛笔(羊毫,狼毫,兼毫等)徽墨 宣纸纸砚砚台笔毛笔是用兽毛扎成笔头,再粘 结在管状的笔杆上制成的。 一支好的毛笔应具有“尖、 齐 、圆、健”的特点。 “尖”就是笔锋尖锐; “齐”就是修削整齐; “圆”就是笔头圆润 ;“健”就是毛笔弹性强,写出的字锐利矫健。 我国最有名的笔是出自浙江湖 州的湖笔,河南的太仓毛笔, 河北的侯店毛笔以及湖南湘阴 的长康毛笔江西的文港毛笔。毛笔的选用和技巧1、开笔:清水泡开或轻揉开,刚开始会有伏 毛现象。2、润笔:使用过的笔再次使用之前,需用清 水将笔豪浸湿,倒挂使笔锋

2、恢复韧性。3、入墨:为使墨汁渗进笔豪,须将清水吸干 。(注:入墨少,笔不能运转自如;入墨多反 而笔的腰部涨无力。)墨墨在中国书写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墨是由碳素单质(烟、煤)与动物胶相调合,并掺 以贵重香料、金箔等,经和剂、蒸杵等工序加工而成 的。 墨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退,掭笔不胶,入纸不晕 ,香味浓郁,书画自如的特点,特别是桐烟、漆烟墨 等高级产品,加入麝香、冰片、樟脑、珍珠等十几种 贵重原料制成,产品尤为称著。 使用时,墨色能分浓淡层次,刚柔相济济,得心应应手 ,因此成为历为历 代艺术艺术 家们们抒发聪发聪 明才智的主要工具 之一,在世界美术术史上树树立了中国画的独特风风格。纸典故

3、 造纸术纸术 是中国的四大发发明之一,民间间 传说传说 ,东汉东汉 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东汉东汉 造纸纸家蔡伦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 在皖南以造纸为业纸为业 ,很想造出一种世 上最好的纸纸,为师为师 傅画像修谱谱,以表 怀怀念之情。但年复一年难难以如愿。一 天,孔丹偶见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树倒在 溪边边。由于终终年日晒水洗,树树皮已腐 烂变烂变 白,露出一 缕缕缕缕 修长洁净长洁净 的纤纤 维维,孔丹取之造纸纸,经过经过 反复试验试验 ,终终于造出一种质质地绝绝妙的纸纸来, 这这便是后来有名的宣纸纸。宣纸纸中有一 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为了纪纪念孔 丹,一直流传传至今。但是这这种说说法据

4、 考证证,并不可信。宣纸纸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历史的纸纸品,同时时也是一 种特殊的纸张纸张 ,将宣纸纸用于创创作 中国传统传统 的书书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这是因 为为宣纸纸具有以下显显著的特点: 一、润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变色,。 这这与生产产它的纤维纤维 及工艺艺有关系。 二、宣纸纸具有“韧韧而能润润、光而不滑、洁洁白稠 密、纹纹理纯净纯净 、搓折无损损、润润墨性强”等特点 , 三、有独特的渗透、润润滑性能。所谓谓“墨分五色 ,”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浓淡,纹纹理可见见,墨韵 清晰, 层层次分明,这这是书书画家利用宣纸纸的润润墨性,控 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艺 术术效

5、果。 四、少虫蛀,寿命长长。宣纸纸自古有“纸纸中之王 、千年寿纸纸”的誉称。 五、宣纸纸分为为生宣和熟宣。书书法中常用生宣书书 写。砚砚虽虽然在“笔墨纸砚纸砚 ”的排次中 位 居殿军军,但从某一方 面来说说,却 居领衔领衔 地位,所 谓谓“四宝”砚为砚为 首。 这这是由于它 质质地坚实坚实 ,能传传之百代的缘缘故。 中国四大名砚砚之称始于唐代,它 们们是端砚砚、歙砚砚、洮砚砚,红丝红丝 砚砚。用途:砚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 汁和掭笔。因为为磨墨,所以有一 块块平坦的地方;因为为盛墨汁,所 以有一个凹陷。软笔书法执笔技巧握笔姿势势“五指执笔法”,是右手五个手指全部 派上用场,用“按”,“压”,

6、“钩”,“顶” ,“扶”的方法把笔执稳 ,使手指各司 其职。如图,捏即为按压。执执笔时时手需要注意一要稳稳,二要松,时紧时时紧时 松,只要 各个手指不死聚在一起,不扣住掌心 ,使得运用时时灵活自然就可以了。运笔法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也没用 。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如下三种:1、指运法2、腕运法3、肘运法指运法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 一个执执法,做法是将左手 垫垫于右手之下,通常叫做 “枕腕法”。这样这样 做就可以 将手腕部固定,只剩下手 掌和手指部分可动动,因此 只能书书写细细短的笔画,适 用于写小字。此法较较不灵 活,写时时会缺乏一股流动动 之气,无法表现现其气概。

7、腕运法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 提起,一般统统称提腕式。而此 法将腕部提起,活动动范围围就 较较枕腕法大可以书书写较较大的 中字。但也不适合写大字,因 为为肘部仍然着地还还是有一定的 局限性肘运法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 ,以肘部来运笔,一般我们 称之为“悬腕式”。而此法以 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在 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 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 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 草书体等。总之,悬腕式 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尽善尽 美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 字无法呈现其雄势,行草不 得其纵逸,各不得其要领是 也。关于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 古代有“永字八法”的说法“侧、勒、策、掠、趯 努、磔、啄” “点

8、、横、竖、撇、捺、 钩、挑、折”字法书法就是线条造型艺术 ,所 谓笔法主要的就是怎样创 造 理想线条点画的运笔方法提笔写笔划就细,顿笔写笔 划就粗每写一个笔划都有 入笔 行笔 收笔 三个过程。一、横的写法1、长横如下1、逆锋起笔2、向下顿笔3、提笔右上行4、中锋行笔5、稍向上提笔6、顿笔向右下回锋2、短横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右4、蓄势后向右行笔5、提笔向右下顿笔6、提笔回锋收笔3、凸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4、细腰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

9、回锋收笔5、左尖横1、顺锋起笔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4、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6、右尖横1、逆锋向左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1、向左逆锋起笔2、折锋右下顿笔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二、竖1、垂露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 6、回锋向上收笔2、悬针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3、右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

10、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4、左弧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 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 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5、细腰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 5、向右下稍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6、粗腰竖 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 5、向右下顿笔 6、回锋向上收笔7、上尖竖 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 2、转笔向右下顿笔

11、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 5、向右下轻顿 6、回锋向上收笔8、竖弯 1、逆锋向左上起笔 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 3、向左下提笔转锋 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 5、底端处向右圆转 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三、点1、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稍顿3、转笔向左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2、下点(杏仁点) 1、逆锋向上起笔2、折笔向左下稍顿3、转笔向右下稍驻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3、左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5、向右上出锋4、右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笔4、微微提

12、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5、右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6、左上点 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7、左下点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2、折笔向左下顿笔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8、右下点 1、顺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四、撇41、竖弧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 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2、细腰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3、兰叶撇1、

13、自上方向左下顺锋起笔2、边行笔边按笔3、至中部后边行笔边提笔至左下出锋,力至笔端。4、弯头撇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向右上方转笔作围后折笔向右下方顿笔3、转笔蓄势后向左下写撇出锋,力至笔端。5、弧钩撇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写弧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提笔蓄势向左上出钩6、长曲撇1、将横画与长斜撇连在一起书写2、起笔写横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4、然后行笔写长斜撇7、短曲撇1、将短横与短斜撇连在一起书写2、起笔写短横3、然后提笔、顿笔写折4、然后行笔写撇五、捺柳公权的笔法欧阳询的笔法1、直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

14、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2、弧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3、方头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4、长捺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向右顿笔3、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4、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5、尖头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6、短捺 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顺势转锋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顿笔后,提笔向右出锋7、反捺1、自左上角顺锋起笔2、起笔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3、捺脚处向右下顿笔4、提

15、笔回锋收笔8、曲反捺1、曲反捺是由短斜撇和反捺连接而成2、先逆锋写撇3、撇的末端处驻笔后写反捺4、角度应大于90度六、钩1、竖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行笔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2、弯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中锋写弯弧4、末端处向左下挫笔后。转笔蓄势向左上挑笔出锋3、横折钩1、横折钩是由横和竖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竖钩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4、横折弯钩1、横折弯钩是由横和弯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再转笔蓄势写弯钩4、出钩的方向指向起笔点

16、5、横折斜钩1、横折钩是由横和斜钩组成2、先逆锋写横3、横的末端处提笔、顿笔后4、再转锋写斜,再写钩6、竖钩(向右)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后中锋行笔写竖4、提笔转锋再向右下挫笔5、提笔转锋挫笔蓄势向右上挑笔出锋7、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右下写弯弧4、末端处向右下挫笔后提笔转锋,蓄势向左上挑笔出 锋8、浮鹅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下偏左中锋行笔4、转笔写弯弧,出锋处挫笔转笔蓄势向上出锋9、卧钩1、自左上方顺锋起笔2、顺势向右下中锋行笔,边行边按写弧3、末端处向挫笔转锋后,蓄势向左上出锋10、右弯弧钩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后中锋向右偏上行笔4、再提笔、顿笔,蓄势写弧弯钩作业:写相关笔画的字两张思、元、而、东、道、会、福厚、妙、左、深、照、株、禅七、挑1、右向挑1、左下方逆锋起笔2、右下顿笔3、稍提折锋后向右上挫笔4、蓄势向右上边提边行出锋,力至笔端2、上向挑1、自左上方逆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