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818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未病及常见食疗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治未病”的含义及相关的药膳食疗方治未病最早是在黄帝内经中提出来的“ 不治已病治未病 ” 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 预防为主 ” 战略的最早思想, 它包括未病先防、 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 “ 治病十全 ” 的“ 上工之术 ”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 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 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盖疾成而后药者, 徒劳而已、 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

2、,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现在治未病的含义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 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治未病思想的精髓。毫无疑问,治未病首先应该着眼于平素养护和调摄, 未雨绸缪, 在疾病发生之前,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历代医家明确提出了遵循顺四时、应阴阳、调情志、御精神、慎起居、节饮食、劳逸结合,动静适宜,保养精气,提高机体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袭的养生法则。如内经上古天真

3、论提出“恬憺虚无”,如此则能“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是此意。2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已“发病”后临床治疗重要的指导思想,主要针对的是传变未病态。 病至于此, 要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逆转疾病,防微杜渐,防止疾病由浅入深、 由一个部位向另一个部位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 以求稳中取胜,如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这个意思。3瘥后防复。治未病还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必待调理方能渐趋康复。总之,中医“治未病”理论内容丰富,义理精深,颇为实用。为提高中华民族的身

4、体素质,延年益寿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有必要对其加以发掘和研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服务。常用药膳食疗方1酸枣仁粥原料:酸枣仁 30-50 克,粳米 100 克。制作方法: 1. 酸枣仁洗净,捣碎,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浓煎取汁。2. 粳米洗净,放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至半熟,加酸枣仁汤,同煮成粥。功效:养肝,宁心,安神。应用:失眠,心悸,烦渴,自汗盗汗。按语:方见太平圣惠方,酸枣仁味酸,性甘,平。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之功效。2. 杜仲酒原料:杜仲 100 克,丹参 20 克,川芎 50克,白酒 1000毫升。制作:上药切小块,用纱布包,与白酒置容器中,

5、密封浸泡20 日。功效:补肝益肾,活血通络。应用:老年人肝肾两亏, 筋骨俱虚所致腰背酸楚, 腿膝无力, 四肢麻木。每次 10 毫升,每日两次。按语:本方源于外台秘要。以杜仲为主药,有补中益精气,坚筋骨等功效,方中配伍丹参, 川芎活血通络之要药, 可辅助杜仲的通利筋脉, 活血通络的功效。3. 芙蓉鹑片原料:鹑肉 250 克,火腿 50 克,青豆 30 克,冬笋 50 克,蛋清,葱,姜,盐,料酒,味精适量。制作:(1)鹑肉洗净, 切片加少许猪油, 放碗内,加蛋清搅匀, 再加盐,湿淀粉调匀。(2)起油锅 , 热至七成时,放鹑肉,滑成片形捞出。(3)起油锅,将葱,姜,青豆,冬笋片,火腿片煸炒一下,加清

6、水,调料,烧开后将滑好的鹑肉片倒入锅内,煨炒一下,用湿淀粉勾芡, 最后放味精,淋麻油。功效:补益五脏。应用: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筋骨酸痛。按语:饮膳正要记载:鹌鹑味甘,温,平,益气,补五脏,实筋骨,耐寒暑,消热结。4.白果猪肚汤原料: 白果 1015 粒,山药 50 克,芡实 30 克,猪肚一只, 食盐、酱油、味精适量。制作:先将猪肚洗净, 后把白果(去壳、芯)怀山药、芡实等纳入猪肚内,慢火炖熟,取汤和肉服用。功用:白果性味甘、苦、涩、平,有敛气定咳嗽、止带浊、缩小便作用;山药、芡实固脾肾、止带浊;猪肚富有营养,有补脾胃之功效。应用:冬春季保健,可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咳嗽、遗精、带下及小便

7、频数等。降血压的药膳食疗方常见高血压分为四种类型:1.肝阳上亢临床表现:头晕胀痛,烦躁易怒,目眩耳鸣,面赤升火,口苦口干,夜眠不安,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天麻鸭蛋:配方:天麻 9 克,鸭蛋 2 个。制法:将鸭蛋放入盐水中浸7 日后,在顶端钻 1 小孔,倒出适量鸭蛋清, 再灌入已 研成细末的天麻(若鸭蛋不充盈,可将倒出的鸭蛋清重新装入, 至充盈为度)。 然后用麦面作饼将鸭蛋上的小孔封闭,随即将鸭蛋完全包裹, 放在火炭灰中 煨熟。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养阴。用法:每日早晨空腹时用开水送食鸭蛋2 个,可连服 57 日。芹菜翠衣炒鳝片:配方:黄鳝 120 克,西瓜翠衣 150克,芹菜 150克,姜、葱

8、、蒜各少许。制法:将黄鳝活剖,去内脏、脊骨及头,用少许盐腌去黏液,并放人开水中氽去血 腥,切片;西瓜翠衣切条; 芹菜去根叶, 切段,均下热水中焯一下捞起备用。 炒锅内加麻油,下姜、蒜茸及葱爆香,放入鳝片稍炒,再入西瓜翠衣、芹菜 翻炒至熟,调味勾芡即可。功效:清热平肝,利尿降压。用法:佐餐食用。2.肝肾阴虚型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健忘,心悸乏力,口干舌燥,两目干涩,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质红,苔少,脉细弦或细数。枸杞肉丝:配方:枸杞子 100 克,猪瘦肉 150 克,熟青笋 50 克,猪油 100 克。制法:猪瘦肉切丝;青笋丝;枸杞洗净待用。烧热锅,用冷油滑锅倒出,再放入 猪油,将肉丝、

9、笋丝、同时下锅划散,烹黄酒,加白糖、酱油、盐、味精 调味,再放入枸杞子翻炒几下,淋上麻油,起锅即成。功效:滋补肝肾。用法:佐餐食用。菠菜炒生鱼片:配方:生鱼片 200 克,菠菜 250 克,蒜茸、姜花、葱段备少许。制法:菠菜去根,洗净,略切几段,放入沸水中焯过,捞起滤去水分;生鱼片 用少许味精、盐稍浸渍。起油锅,先下蒜茸、姜花、葱段爆香,入生鱼 片,烹黄酒,略炒,再下菠菜翻炒几下,调味勾芡即可。功效:清热除烦,养肝降压。用法:佐餐食用。3.痰浊内阻型临床表现眩晕头痛, 头目昏蒙,胸脘满闷,纳呆恶心,肢体困重,体倦嗜睡, 口多痰涎,舌胖质淡,苔白腻,脉弦滑。橘皮饮:配方:橘皮、杏仁、老丝瓜各10

10、 克,白糖少许。制法:将老丝瓜、橘皮洗净,杏仁去皮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 再用文火煮 2030 分钟)去渣,用白糖调味。 功效:理气化痰,祛风通络。用法:代茶饮。4 阴阳两虚型临床表现头昏眼花,面白少华,心悸气短,腰膝无力,夜尿频多,面部或 下肢浮肿,舌质淡嫩,苔薄,脉虚弦或沉细。归芪蒸鸡配方:炙黄芪 100 克,当归 20 克,嫩母鸡 1 只。 制法:将黄芪、当归装入纱布袋,口扎紧。将鸡放入沸水锅内氽透、捞出,用 凉水冲洗干净。将药袋装入鸡腹,鸡置于蒸盆内,加入葱、姜、盐、黄 酒、陈皮、胡椒粉及适量清水,上笼隔水蒸约1 小时,食时弃去药袋, 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补气,益血填精。

11、用法:佐餐食用,分 3 次食完。丝瓜豆腐瘦肉汤配方:猪瘦肉 60 克,丝瓜 250 克,嫩豆腐 2 块,葱花适量。制法:将丝瓜去皮,切成厚片;豆腐切块;猪瘦肉切成薄片,加精盐、糖、芡 粉拌匀。在锅内加清水适量, 武火煮沸,先下豆腐煮沸后, 再放人丝瓜、 肉片,稍煮,至丝瓜、肉片刚熟,加葱花等调味即可。 功效:益气血,清虚热。用法:佐餐食用。降血糖的药膳食疗方: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燥火伤肺型临床表现口渴引饮,随饮随渴,尿频量多。舌红少津,苔薄乏津,脉洪或数。清蒸茶鲫鱼 : 配方:鲫鱼 500 克左右,绿茶适量。 制法:鲫鱼保留鱼鳞,洗净后腹内装满绿茶,放盘中,上蒸锅清蒸熟透即可。 功效:补虚,

12、止消渴。用法:每日 1 次,淡食鱼肉。止消渴速溶饮 : 配方:鲜冬瓜皮、西瓜皮各1000 克,瓜蒌根 250 克,白糖 500 克。制法:鲜冬瓜皮、西瓜皮削去外层硬皮,切成薄片,瓜蒌根捣碎,先以冷水泡 透以后同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煮1 小时,去渣,再以小火继续煎煮浓 缩,至较稠黏将要干锅时停火, 待温,加入干燥的白糖粉, 把煎液吸净, 拌匀,晒干,压碎,装瓶备用。功效:清热生津止渴。 用法:每日数次,每次10 克,以沸水冲化,频频代茶饮服。2. 胃燥津伤型临床表现多食易饥,形体消瘦,烦热汗出,大便干燥,喜饮尿频。舌红苔黄 少津,脉滑有力。猪胰菠菜蛋羹:配方:猪胰 1 个,鸡蛋 3 枚,菠菜 6

13、0 克。制法:猪胰切成薄片备用,鸡蛋打入碗内拌匀,菠菜切碎备用。先将猪胰入锅 煮熟,再把拌匀的蛋慢慢调入,成蛋花样,加入切碎的菠菜,煮沸后加 入葱、姜、食盐调味即成。功效:补脾益肺,润燥止渴。用法:佐餐食用,可常食。百合枇杷藕羹:配方:鲜百合 30 克,枇杷 30 克,鲜藕 10 克,桂花 2 克。 制法:藕切成片,枇杷去核,与鲜百合加水同煮,熟时用淀粉勾芡成羹。食用 时调入桂花。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用法:可作早晚餐或作点心食用。3. 肝肾阴虚型临床表现尿频量多,尿如脂膏,口干唇燥不多饮,形体虚弱,腰膝无力。 舌红少苔,脉沉细数。山药玉竹鸽肉汤:配方:白鸽 1 只,淮山药 30 克,

14、玉竹 20 克。 制法:白鸽洗净入锅, 加山药、玉竹、清水适量, 煮至鸽肉烂熟后, 放入食盐、 味精调味即可。功效:养阴益气,滋补肝肾。用法:每日 1 次,食肉喝汤,可常服。一品山药饼:配方:山药 500 克,面粉 150克,胡桃仁、什锦果料、蜂蜜、猪油、水生粉各 适量。制法:将山药去皮蒸熟,加面粉揉合,做成圆饼状,摆上胡桃仁、什锦果料,上屉蒸 20 分钟。蜂蜜、猪油加热,用水淀粉勾芡,再浇在圆饼上即成。 功效:滋阴补肾。用法:可作点心服食,连服34 周。4. 阴阳两虚型临床表现小溲频数;混浊如膏,甚或小溲无度,尿量多于所饮,面色黧黑, 耳轮焦干,腰膝酸软,形寒畏冷。舌淡少苔,脉沉细无力。人参

15、鸡蛋清:配方:人参 6 克,鸡蛋 1 个。制法:将人参研末,与鸡蛋清调匀,服用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止消渴。 用法:每日 1 次,佐餐食用。鲜奶玉露:配方:牛奶 1000 克,炸胡桃仁 40 克,生胡桃仁 20 克,粳米 50 克。制法:粳米淘净,用水浸泡 1 小时,捞起沥干水分, 将四物放在一起搅拌均匀, 用小石磨磨细,再用细筛滤出细茸待用。锅内加水煮沸,将牛奶胡桃茸 慢慢倒入锅内,边倒边搅拌,稍沸即成。功效:补脾益肾,温阳滋阴。 用法:早晚服食,连服34 周。调经药膳食疗方1.乌骨鸡归黄汤:组成:乌骨鸡 1 只,当归、黄芪、茯苓各10 克。 用法: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内用线缝合,

16、放入砂锅内煮烂熟, 去药渣,加调味品,食肉喝汤,分23 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 剂,连服 35 剂。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月经超前,经量过多,精神疲倦,心悸 气短,失眠等。2. 砂仁荷叶饼:组成:砂仁 20 克,发酵面 3000 克,白糖 1100 克,熟猪油 1000 克,苏打 20 克。用法:砂仁去灰、壳,洗净烘干研末,与白糖、苏打粉一同放入发面中反 复揉匀后放几分钟再进行揉匀,搓成长圆条,切成 80 个面剂,立放于案板上依 次排好,刷熟猪油做成荷叶形,入笼旺火开水锅内蒸10 分钟即成。每次可服2 块,日服 2 次。 作用:健脾开胃,化湿去痰;适用于女子痰湿所致之月经过少,经色淡红, 质粘腻如痰,胸闷呕恶,形体肥胖3 或月经来后又连续停数月,形胖体乏者。3. 当归香附泡酒:组成:当归 20 克,香附 30 克,黄酒 250 克。 用法:将前二味洗净,浸泡酒中3 天,每服 1530克,日 服 2 次 作用:疏肝调经;适用于女子青春期肝气郁结而致月经周期或提前或延后7 天以上者。4.养血调经食疗方:组成:鲜牡丹花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