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纸伞--刘凤阁文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809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0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纸伞--刘凤阁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油纸伞--刘凤阁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油纸伞--刘凤阁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油纸伞--刘凤阁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油纸伞--刘凤阁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纸伞--刘凤阁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纸伞--刘凤阁文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纸伞杭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这里群山环绕,一年四季都有数不胜数的游客来这里游玩。当然,这里除了风景优美之外,还有许多传说,例如:白娘子与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钱王射潮,小童六合投石镇潮. 还有许多工艺品。油纸伞就是一种工艺下面我来向你们介绍一下。京都的油纸伞称为“ 京和伞 ” ,完全由手工制作,色彩、图案都极具日本特色,用料也十分考究,伞柄和伞骨以龟冈的竹子制成,岐阜县大田的美浓纸做伞面,在上面加上胡麻油制作,用细线紧扎。一般而言,制伞师父两个月才能生产约十到二十把。有一种在伞上留一个白圈的叫“ 蛇目伞 ”(蛇目伞)。岐阜岐阜县岐阜市也有出产油纸伞,其历史约起始于1750 年左右。岐阜的一

2、把油纸伞要经过超过一百个工序。昭和年间为全盛时期,年产一千五百万把,现时年产数万把。淀江淀江伞的起源为文政4 年( 1821 年)的仓吉屋开始。明治年间,淀江伞的产量仅有数千把,但由于淀江附近的竹材质量优良且取得容易,大正时代时,制造业者达到71 家,每年生产量约17 万把,包括西日本一带都大量使用淀江所生产的油纸伞。日本文化中的和伞除实用目的之外,和伞也在日本文化中大量出现,诸如艺妓、传统舞蹈、茶道表演及日常生活上都可常见和伞的使用。而京都祇园的和伞老铺也对购买者的身份与色彩的选择也将之分门别类:“ 祇园的花柳界气氛浪漫多彩,舞妓拿粉红色,艺妓持紫色,到了中年反而喜嫩绿或鲜红。男人与老人多选

3、深蓝,歌舞伎的演员倾向黑或茶褐。 ” 不同颜色的伞也有不同的象征及涵义,在传统婚礼上,出阁的新娘通常会被红色油纸伞遮着,而紫色伞象征长寿,白色伞则是用于送葬。泰国制伞泰国北部的清迈的油纸伞工艺有二百多年历史,以青竹制成,颜色鲜艳、图案多样,包括花草、动物、人物和风景,伞面除圆形外还有方形,极富有民族特色风格,吸引不少游客购买,其中以“ 伞村 ” 博桑村( Bo sang,又译保山)出产的最著名,当地不少农民都会在农闲时制作油纸伞,也有专门的作坊。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日用雨伞,使用历史已有1000 多年。以手工削制的竹条做伞架,以涂刷天然防水桐油 的皮棉纸做伞面。油纸伞是世界上最早的雨伞,纯手

4、工制成,全部取材于天然,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尼龙 钢架伞是19 世纪英国人根据中国油纸伞的开合原理,使用现代材料,工业化生产改进而来,虽然方便携带、价格低廉,但却是毫无生命的工业品,传统油纸伞正体的伞字由五个“人”字组成那种雅致天成的美感,是尼龙钢架伞永远无法比拟的。客家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伞”的正体字“伞”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男子16 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予一把油纸伞,希冀支撑门户之意。道教 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

5、神轿上,是因为油纸伞有趋吉避秽的功效。我还知道最早的伞是鲁班 之妻云氏发明。春秋 末年,中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1870 年代,英国摄影师拍摄于北京郊区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东汉蔡伦 发明纸以后,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有纸伞 ,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使用至今已1000 多年。油纸伞在 唐朝 传至 日本 、朝鲜 ,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

6、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 、泰国 、老挝 等地后,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明朝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 等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油纸伞有五步骤分是1. 号竹:即选竹2. 做骨架:削伞骨,并进行水浸、日光晾晒等必要的技术处理,油纸伞制作全部要依靠手工完成然后钻孔、拼架、穿线、串联伞柄伞头制成骨架。3. 上伞面: 把裁好的纸粘上骨架,修边、定型,曝晒4

7、. 绘花:于伞面绘上图案,晒干5. 上油:最后在伞面刷上熟桐油,待完全干后就可以使用了制伞手工技能要求高,制伞人要以自己的技巧经验来完成,技艺以师徒相承,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及个人的悟性、长期实践体会掌握,学徒须三年方可出师。所用的工具由铁匠 专门打制,伞的用料也很讲究,以上好桃花纸为伞面,在柿子漆里浸透,一张一张黏贴在伞骨上。柿子漆是在油柿青的时候,把油柿捣糊榨出的柿子汁,既有黏性又不会把桃花纸黏住。以竹、木制伞柄和伞骨,用发线扎好,伞面糊好后绘上图案,涂上桐油,然后在室内吊起阴干 ,至少要经过70 多道工序,包括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排伞骨、穿伞、糊伞、装柄等。目前国内传承较好

8、的油纸伞作坊,如若水堂油纸伞等,仍然以传统古法制造油纸伞,70 多道工序全手工操作,从削竹到绘制图案都是全手工,没有使用机器。材质也固守传统,为的是保持其古法天成的韵味,不使其沦于工业化。比如伞托,必须是从大山里砍伐下来的通木。制作工具也历史悠久,品质控制严格,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涂桐油也要求均匀。伞面绘制也很讲究,由专业画师完成,主要取材于传统国画 题材。也有各种民间题材,切合不同喜庆场合,比如婚聘的油纸伞,图案是“龙凤呈祥 ”、“ 牛郎织女”、“ 天仙配 ”等;恭贺孩子新生的,是“二龙抢宝”、“宝莲灯 ”、“喜鹊 闹梅”、“仙女散花”

9、等;生日馈赠则是“百鸟朝凤 ”“不老松”、“八仙过海 ”、“彭祖老仙”等。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

10、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啊,这首诗太美了我知道其它城市也有油纸伞,例如京都京都的油纸伞称为“ 京和伞 ” ,完全由手工制作,色彩、图案都极具日本特色,用料也十分考究,伞柄和伞骨以龟冈的竹子制成,岐阜县大田的美浓纸做伞面,在上面加上胡麻油制作,用细线紧扎。一般而言,制伞师父两个月才能生产约十到二十把。有一种在伞上留一个白圈的叫“ 蛇目伞 ” (蛇目伞)。江西甲路甲路是江西婺源的一个自然村。因地处上至徽州、下达饶州的通衢要道绘伞花,故名甲道,俗称甲路。甲路传统制伞历史悠久,相传,成淳五年(公元1269)宋代丞相马迁鸾(甲路张氏女婿)逸居甲路时,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从

11、此,甲路人便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制伞。民间时期,“龙盛”纸伞坊的张龙盛最为出名,一直沿用的竹制伞键系他发明。甲路纸伞,以制作灵巧、工艺精湛、风格别致而著称。传说:康熙年间,婺源(隶属安徽)徽戏盛行。有一次,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江南,正赶上露天戏台看戏,不巧天下着雨,前排有人撑伞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性急的顽童就用石子击打。石子是击中了雨伞,然反弹出来,打破了旁边的一把雨伞。康熙皇帝觉得奇怪,即刻叫人打听。结果:完好无损的是甲路产的,而被击破的那把产自它地。于是,民谣唱道:“景德镇的瓷器,甲路的伞,杭州的丝绸不用拣。”可见当年之盛。也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长江流域,畅销全国,扬名海外。早在康熙甲戌年(1

12、694 年)就已列入婺源县志“货属篇”。民国三十二年(1943 年),甲路一条街制伞作坊达三十六家,产伞25.2 万把,其中外销17.6 万余把。在 1936 年的国际产品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金奖,在1936 年粤湘鄂赣四省特产联合裱伞展览会上、 1943 年江西省农工产品展览会上展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甲路油纸伞,用料纯正,精选上等竹木、优质丝绸、丝绢、皮纸、桐油、柿油等制成;主要工序有:选材锯竹刨青劈条削骨锯槽钻孔锯葫芦(伞轴)串葫芦(组合)蒸煮暴晒装柄装键绕伞圈裱伞糊伞边绘画收卷(整形)穿饰线上桐油套把结顶。伞面书画题款,美观大方,晴雨相宜,是经久耐用的生活用品,也是很有欣赏价值的工

13、艺美术品。1990 年,全国先进文化站甲路文化站,“以工养文”,恢复了甲路传统制伞。 1999 年 10 月,注册为婺源县甲路工艺伞有限公司。传统制伞,这一优秀的民间手工技艺得以延续。三河古镇三河古镇 油纸伞具有 400 多年的生产历史,三河古镇油纸伞制作工艺于 2009 年在芜湖“中国第八届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喜获设计和制作金奖。三河古镇伞面花色多种多样,仅染色就有20 余种,有的绯红如晨曦,有的蔚蓝加净空,有的翠绿如碧水;或单色,或套色,五彩缤纷。在秀丽的伞面上,又经刷、喷、画多种工艺,描绘上古镇风景、花乌、山水等图案,为三河古镇油纸伞锦上添花,更显美观大方。伞面采用三河古镇风景,故名三

14、河古镇伞。三河古镇油纸伞采用印染 、贴画,手绘,印刷等方法,绘有古镇八景、小桥,流水,人家,徽派庭院,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红、枣红、和平蓝、墨绿、桃红、桔黄等二十几个品种,具有外型美观、选料讲究、设计精美的特点。文化内涵:作为晴雨皆宜、经久耐用的传统雨具,若水堂油纸伞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繁体的伞字含有聚在一起的5 个人(一). “伞”的正体字是“伞”,含有相聚在一起的五个“人”,代表多子、多福。这是古人造字的大智慧,字即是符(最早的汉字是伏羲所写的“八卦”),油纸伞自古寓意贵人庇护、早生贵子、人丁兴旺、五子登科等。(二) . 油纸伞可消灾辟邪、平安吉祥。在中国民间,传说红色与桐油

15、可以消灾、辟邪、驱鬼、镇宅,有红色的桐油的纸伞放在家中,当然可以平安吉祥了。潮汕和一带和新加坡的客家汉人,在新屋落成时,常常会在墙角和房梁悬挂油纸伞以驱除晦气。(三) . 预祝金榜题名、一帆风顺。在中国古代,有一个习俗,就是赴京赶考或做官上任,背上行囊里除书本外,一定会带一把油纸伞,预祝路途平安、高中状元。当年毛主席去安源发动武装起义,单人独行,身无长物,只带了一把油纸伞。现在很多地方,亲朋、家长、同学为学子买一把油纸伞,预祝高考成功。油纸伞带在身边可保路途平安(四) . 高贵典雅。油纸伞本身文化内涵丰富,文化气息浓厚,它雅致天成的美感,将中国女子温柔婉约的美丽韵致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油纸伞装饰

16、装修,在灯光照射下,古典浪漫、高贵典雅。(五) . 表示地位显赫。在我国很多地方,有用油纸伞祭祀祖辈先灵的习俗。习俗来源于中国古代皇帝打着黄盖伞,表示至尊无上。用油纸伞祭祀祖辈或亡灵,显示其在是阴间地位显赫,不受苦受难,可早日投胎转世。(六) . 伞骨为竹,代表平安,寓意节节高升。关于竹,古来就有很多好说法, 中空正直、 无私无邪; 中国古人讲: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竹报平安”等等。“纵使千根骨,终归一点心” ,是若水堂油纸伞的堂训,也是人们对油纸伞的赞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友之间以油纸伞相赠,表示愿与对方心连心、共命运、风雨同舟。(七) . 伞形为圆,寓意美满、团圆。旧时客家习俗婚嫁时包括聘金与嫁妆,其中油纸伞也是陪嫁妆奁中不可或缺的物品。“纸”与“子”谐音,有“早生贵子”之意,“伞”字包含5 个人字,寓意“多子多孙”。圆形的伞面则取其“圆满”之兆,象征婚姻圆满成就;另外送伞陪嫁亦有表示用来遮日避风防雨,驱恶避邪之意。(八) . 代表恩爱百年。自古,油纸伞下演绎了多少经典爱情:白蛇 传中,许仙与白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