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167646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4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5-2016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5-2016 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题总分:110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选得0 分,多选题选不全的得2 分)。1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 1026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A1036kg B1018kg C1013kg D109kg 2 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B.原子中全部正电荷都集中

2、在原子核上C.原子内有中子+ 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都集中在原子核上3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A、 B两球的动量均为6 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 A球的动量增量为4 kg m/s,则()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 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 4质量为m的小球 A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速度v 与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m的小球 B 发生正碰 ,碰

3、撞后 ,A 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9, 那么碰撞后B球的速度夫小可能是(A)v31(B)v32(C)v94(D)v985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带电金属球A、B,初动能相同,在绝缘的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从C、D 开始相向运动,A球带电为 +3q,B球带电为 +2q;若两球是发生弹性碰撞,相碰后又各自返回C、D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碰分离后两球是同时返回C、D的B相碰分离后两球返回C、D时总动能增大C相碰前两球的总动量随两球的距离逐渐减小而增大D相碰前后的运动过程中,两球的总动量守恒、总动能守恒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Ra226 88衰变成Rn222 86要经过一次 衰变和一次 衰变

4、BU238 92衰变成Pa234 91要经过一次 衰变和一次 衰变CTh232 90衰变成Pb208 82要经过 6 次 衰变和 4 次 衰变DU238 92衰变成Ra222 86要经过 4 次 衰变和 4 次 衰变7质量为1kg 的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第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g=10m/s2,则()A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5m/s B碰撞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8kg.m/s C小球是从1.25m 高处自由下落的D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8处于激发状态的原子,如果在入射光的电磁场的影响下,引起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同时

5、在两个状态之间的能量差以辐射光子的形式发射出去,这种辐射叫做受激辐射,原子发生受激辐射时,发出的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等,都跟入射光予完全一样,这样使光得到加强,这就是激光产生的机理,那么发生受激辐射时,产生激光的原子的总能量nE、电子的电势能pE、电子动能kE的变化关系是 ( ) ApE增大、kE减小、nE减小 BpE减小、kE增大、nE减小CpE增大、kE增大、nE增大 DpE减小、kE增大、nE不变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木块A、B,质量分别为m 1和 m 2,今有一子弹水平穿过两木块. 设子弹穿过木块A、B的时间分别为t1和 t2,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 ,则子弹

6、穿过两木块后,木块A、B的速度大小分别是()A.11ftm112ftmmB. 112ftmmC. 11ftm1212()f ttmmD. 121()f ttm1212()f ttmm10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2211 mft mmft3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 种不同频率的光B氢原子由n3 跃迁到 n1 产生的光照射逸出功为 6.34 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C氢原子由n3 跃迁到 n2 产生的光波长最长D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 eV 11. 在物理学中,无论何时等式成立,方程的两边应该具

7、有相同的量纲,利用量纲分析有时不用具体求解 问题就可以分析导出物理关系例如,求一个物体在重力加速度g的影响下从高度h下落所需的时间,我们只需要构造一个表示时间的量,利用g和h,唯一可行的方法是21 / ghaT,其中a是一个尚不确定的系数,它是无量纲的,无量纲系数是不重要的,我们不必写出通常,一个物理量的量纲表达为四个基本量:M(质量),L(长度)T(时间)K(温度)的量纲任意物理量x的量纲被记为 x 如速度v、动能Ek的量纲可 分别表示为 v=LT -1,Ek=ML2T -2根据以上描述,以质量、长度、时间和温度的量纲来表示普朗克常量h,其形式应为() Ah=ML2T -1 Bh=ML2T

8、-2Ch=ML2TDh=ML2T2 12. 下 列关于物质波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 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都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就是物质波B X光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C 电子的衍射证实了物质波的假设是正确的D 物质波是一种概率波1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减小B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强C光电效应现象和康普顿效应现象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放射性元素发生正电子衰变时,产生的新核质量数不变,核电荷数减少1 1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现象, 当用光子能量为2.5eV 的光照射到光电管上时, 电流表 G的读数为 0.2mA. 移动

9、变阻器的触点c,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V 时,电流表读数为0.则()A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eV 4 B电键 k 断开后 , 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eV D改用能量为1.5eV 的光子照射,电流表G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15热核反应是一种理想能源的原因是 ( ) A就平均每一个核子来说,热核反应比重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多B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较裂变轻,且较容易处理C热核反应的原料在地球上储量丰富D热核反应的速度容易控制5 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6 题 6 分, 17 题 4 分, 共 10 分)16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u0与入射

10、光的频率v 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为k、横截距为b, 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 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 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17能量为 Ei的光子照射基态氢原子,刚好可使该原子中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这一能量 Ei称为氢的电离能。现用一频率为v的光子从基态氢原子中击出了一电子,该电子在远离核以后速度的大小为(用光子频率v、电子质量m 、氢的电离能Ei与普朗克常量h 表示)三、计算题(本大题3 小题,共40 分要求在答卷上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重要的演算步骤和明确的答案)18(12 分)静止的氮核14 7N被速度为v0的中子1 0n击中生成碳核12 6C和另一种原子核甲,已知12

11、 6C与甲核的速度方向与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均一致,碰后12 6C核与甲核的动量之比为2:1写出核反应方程式。求12 6C与甲核的速度各是多大? 19. ( 14 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光滑轨道中间部分水平,右侧为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在最低点与直轨道相切5 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静置于水平部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0、1、2、3、4,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 将 0 号球向左拉至左侧轨道距水平高h 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 1 号球碰撞, 1 号球再与2 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

12、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6 (1) 0 号球与 1 号球碰撞后, 1 号球的速度大小v1;(2)若已知h=0.1m,R=0.64m,要使 4 号球碰撞后能过右侧轨道的最高点,问k 值为多少?20(14 分) 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 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 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1) 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 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7 201

13、5-2016 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参考答案1D2ABD3 A4AB5 AB6 BC7 BCD8 B9B10 BC11A12.ACD13 BCD14 AC15ABC 16ek,keb每个空3 分【解析】解: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W ,任何一种金属的逸出功 W一定,说明EK随频率 f 的变化而变化,且是线性关系(与y=ax+b 类似),直线的斜率等于普朗克恒量,由于:EK=eUe所以: eUe=hW ,由图可得Ue=kb 整理得: h=ek;EK=hW ,EK=0时有 h0W=0 ,所以逸出功W=keb;故答案为: ek,keb17( 1)2()ihvEm4分18. N14 7+

14、 n1 0C12 6+ H3 1 180vvc90vv甲【解析】试题分析:N14 7+n1 0C12 6+ H3 14分设中子质量为m0,C12 6核质量 mC,甲核质量为m甲,由动量守恒得甲甲vmvmvmCC003分即 m0v0=12 m0 vC+3 m0v甲又因为C12 6与甲核动量比为2:l ,所以m0vC=2m甲v甲即 12m0vC=23m0v甲3 分联立求得: 180vvc90vv甲2 分考点:核反应方程;动量守恒定律 . 19 答案( 1)1221vghk(2)12k试题解析: (1)0号球碰前速度为v0,2 00021vmghm(2 分)碰撞过程:11 0000vmvmvm(2

15、分)2 11 002 002121212 vmvmvm(2 分)解得:gh kvkvmmmv212122 00 100 1(1 分)(2)同理1212vkv故:04 4)12(vkv(2 分)8 4 号球从最低点到最高点:gRmvmvm42 42 4422121(2 分)4 号球在最高点:gm Rvm424(2 分)解得:12k(1 分)20. 解析 :(1) 从 A 压缩弹簧到A 与 B 具有相同速度v1时, 对 A 、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 2分此时 B与 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设碰撞后的瞬时速度为v2,损失的机械能为E.对 B、C组成的系统 ,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1=2mv2 2 分22 1211222mvEmv2 分联立以上各式得2 01Emv162 分(2) 由(1) 可知 v2v1,A 将继续压缩弹簧, 直至 A、B、C三者速度相同, 设此速度为v3, 此时弹簧被压缩至最短, 其弹性势能为Ep.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mv0=3mv3 2 分22 0311322pmvEmvE2 分解得2 01348pEmv. 2 分答案 :(1) 2 0116mv (2) 2 01348m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