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5167548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v总述(世界PRED现状)v分述(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资源与 环境问题)v总述(可持续发展)知识梳理第二单元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第一课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 一道难解的题 学习目标: 1、长江流域普降暴雨的原因2、PRED问题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长江中下游普降暴雨. 人为原因:上游滥砍滥伐,生态破坏,造成水土 流失,河床上升;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围湖造田 ,影响泄洪能力;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的问题不尽相同。 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3、必须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 关系。 4、注意不同时期

2、人们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 史前时期:崇拜、顺从 农业文明时期:征服、改造 工业文明时期:改造、协调 5、教材49页活动题。塔里木河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被称为“南疆 的母亲河”。塔里木河河流萎缩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第二课时 行进中的世界人口列车 学习目标: 1、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中,人 口是关键因素。(能说出原因)p50 2、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突破60亿大关。 3、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发展 中国家,欧洲、北美洲等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 慢。总的来说,世界人口总量还在持续增长。 4、不同的国家面临不同的人口问题。 教材52页。 比较印度和日本。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快。

3、 日本: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过慢。5、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有负面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的负面影响: 第一、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第二、给资源、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 第三、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住房、交通 、教育、医疗等。 人口增长慢的负面影响: 出现老龄化问题,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6、人口如何发展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既不能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也不能太少;否则,都会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三课时 资源出现短缺 学习目标: 1、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 2、自然资源的分类:3、资源问题:短缺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 源、水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

4、资源。资源的短缺,反过来会影响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人与自然是休戚与共的。第四课时 失去平衡的环境 学习目标: 1、正确的人地观:2、环境问题的具体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 所不同。 史前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协调发展。洪水、猛兽、林火、风暴等各种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水土流失和环境退化;主要是自然资源的大量损耗和破坏,以及 废气、废水、废渣形成的“三废”污染。3、全球气温变暖的全球性问题 第一、二氧化碳排放过多 第二、京都议定书 第三、全球性问题,应该全球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合作 来解决。4、气温变暖对我国的影响 第一、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

5、农业用水,北方干 旱加剧;影响土壤结构,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熟制; 第二、对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地区风暴加剧, 加大洪涝威胁;出现低地被淹、排洪不畅、土地盐渍化 、海水倒灌等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环境和人类构 成直接威胁,影响沿海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5、教材58页的环境问题第二课 直面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第一课时 人口警钟须长鸣 学习目标: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3、我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不高。50年代,鼓励生育,人口增长速度快;7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下降,但 人口基数大,所以人口仍在增长;90年代 ,人口增长速

6、度下降。4、文化素质低带来的负面影响?5、人口的多少带来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第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国家、 社会发展的负担; 第二、环境意识薄弱,不仅不能合理地利用资 源,还可能会破坏资源和环境; 第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利于实行计划生 育政策。人口多,但没有超出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人才 多,可以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人口少,但人 才少,也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源“大国”还是资源“小国” 学习目标: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2、资源“大国”:资源总量丰富;资源“小国”:人均占有量少。 3、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具体 表现) 资源空间分

7、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资源利用 率低;资源浪费、破坏严重(某些资源污染严 重);资源结构性短缺(分布不均);资源质 量不高。4、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5、我国自然资源的质量(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分布不平衡。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还有沿海大陆架; 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和四川三省。我国土地资源质量不高。 第一、山地多,不利于发展农业,交通不便; 第二、有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如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恶劣; 第三、荒漠化严重。如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恶 劣,不利于发展农业。环境亮起“黄牌” 学习目标: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2

8、、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原因:3、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工业)的快速发展;粗 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技术、管理水平低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我国 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4、有关白色污染的相关问题: 第一:理解概念。第二、白色污染的危害。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包装物以及农膜。(1)会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会造成水体污染; (3)会危害动物的健康和生命; (4)影响市容,破坏生态环境。第三课 可持续发展-我们的选择 第一课时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学习目标: 1、我国解决人口问题的基本国策: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9、:3、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实行计划生育。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 育,优生优育”。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第一、实行开源节流,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 科学技术至关重要) 第二、保护和科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第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有效防治 污染; 第四、实行跨区域调配等。 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工程 。第二课时 应对资源危机6、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利用资源。P54 7、南水北调工程: 确定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水调 入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 8、教材72页。 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10、四条河流和南水北 调三条线路的分布格局,有何好处? 9、注意节水标志,并能够列出生活中如何节 约用水。(73页) 10、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请你设计两条宣传 标语。 A、 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 B、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C、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第三课时 重建我们的家园 学习目标: 1、我国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 2、保护环境的具体内容: 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防治环境污染,坚 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注意: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3、我国保护环境的具体办法。4、生活中如何做到保护环境? 教材76页。第一、开展防护林工程建设;被称为“世界生 态之最”的“三北”防护林

11、。“三北防护林”:东 北、华北和西北。 第二、创造生物固沙工程。 第三、实行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退耕还湖等工程,恢复自然界的本来面貌。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资源:环境:发展:人口数量大,素质 偏低,出现老龄化总量丰富,人均 占有量少,利 用不够科学生态破坏、环 境污染严重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保护和科学地 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水平低,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对外开放人口资源 环境发展可持续 发展原因概念要求三条原则从观念走向实践第四课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2、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 对字人、

12、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 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资源基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3、原则:A、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 代际之间、人与其他中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 区之间的公平B、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 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C、共同性原则:全球性问题,需全球的整体 协调。4、口号: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 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实践:“生态农业”、踊跃参加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 国际合作。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保护 和科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被 破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节能产品认证标志 节水标志绿色食品能源之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