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70207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7.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辽宁省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沈阳二中沈阳二中 2014201420152015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高一( 1717 届)语文试题届)语文试题 命题人:高一语文组命题人:高一语文组 审校人:审校人: 高一语文组高一语文组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1.本试卷分第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第 I 卷卷 阅读题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9(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荐举与科举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就结果而言,荐举制在乱世环境与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所取得的效果判然有别。在春秋战国及曹操时代,荐举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曹操,提出了唯才是举的选官标准,宣布一个人不管出身如何卑微、品德如何恶劣、曾有过何等的劣迹,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他都会重用。荐举之所以能在乱世执行较好,主要原因是乱世存在有效的危机约束机制。生死存亡的竞争环境使大家真正成为“同一战壕的战友” ,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无论上司简拔下属,还是下属拥戴上司,都不得

3、不把真才实干放在首位。 可是,荐举一旦到了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没有乱世里的那套生死存亡的危机约束机制,人的私心及贪欲很快就暴露出来,将荐举制中脆弱的理性及公平掏空。无论是两汉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都很快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察举制的结果是“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九品中正制的结果是,负责选人的中正(官名)一点也不中正,屁股完全坐到了世家大族那一边,使该制度彻底沦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工具。而科举制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情非得已时所划的一道杠杠而已。科举制与其说是较为优秀的官僚选拔制度,不如说是至为优秀的文人选拔及塑造制度。科举及第者

4、多是一流的文人,而一流的文人却多非一流的政治家。文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而政治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复杂的问题提炼为很简单;文人最需要的是多情,而政治家最忌讳的是妇人之仁。从从政的需要来看,科举出身的文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可是,科举偏偏令苏轼之类“天生就是文人”的人,其人生志向或者说是人生第一志向不是写诗而是做官,2且官瘾都还不小;同时科举还使他们不仅能当上官,而且多半要在仕途上不断地遭遇坎坷及沧桑,进而因为沧桑而柔肠寸断,由于坎坷而入木三分,总之是越来越适宜写诗了。结果事与愿违,一心想当的大官未必当成,大诗人反倒切切实实地做成了。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正面意义较多,

5、毕竟科举堪称国人“自行设计并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严密、最公平(但非公正)的选官制度,毕竟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大多是聪明人,用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笨蛋要好。但从今天的角度看,科举又确实负面性很多。科举诞生后,中国读书人的心被牢牢拴在乌纱帽上,眼睛则被紧紧锁在获得乌纱帽必备的敲门砖儒家经典及文学创作上,对社会发展作用更大、更直接、更具体的自然科学技术,却被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科举走向成熟、发达的宋代以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挖潜力,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可结果却是越想越片面,越走越极端,越“发展”越钳制人性,直到今天仍余孽未消。科举使中国读书人纷纷成为或者渴

6、望成为统治体系内的一员,使传统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建帝制的异端及挑战者,无法产生不同于封建制度、思想及伦理的新制度、新思想、新文化,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科举本质上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久而久之,科举制也就很自然地强化了国人本已浓厚的名利心,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成王败寇”论人生高低的非正常心态,使整个社会对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1.下列有关“荐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荐举制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成王败寇”论人生高低的非正常心态,使整个社会对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B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可

7、见,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里,九品中正制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C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D荐举制在乱世执行较好,而在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中,则被掏空了脆弱的理性及公平。2下列有关“科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聪明人,用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笨蛋要好。B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的负面性很多,它让中国读书人的心被牢牢拴在乌纱帽上。C科举制诞生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挖潜力,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D科举选拔出的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多非一流的政治家。33下列分析推断

8、,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在缺乏危机约束机制下,荐举制得以较好实行的前提之一是:荐举者须是既有识人慧眼又具无私品德的人。B科举虽然堪称国人“自行设计并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严密、最公正的选官制度,但在本质上,却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C科举不仅使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自然科学,且高度强化了国人官本位意识,还使传统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建帝制的异端及挑战者。D无制度保证荐举者公正无私,且荐举权基本被贵族垄断,所以九品中正制在诞生不久自然地走向了初衷的反面,成为贵族把持政治的工具。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晏 殊

9、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殊江外人。 ”帝曰:“张九龄非江外人耶!”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重其慎密。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遂定。后拜枢密副使。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忤太后旨,罢知宣州,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

10、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监兵,兼以阵图接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施行。康定中,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平居好贤,当世知名之士,如范仲淹、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徙陈州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逾年,病寝剧,乘舆将往视之,驰奏曰:“臣老疾,行愈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赠司空兼侍中,谥“元献” 。

11、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富弼、杨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学不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七岁,能属文 属:写作 B.援笔立成 援:拿C.忤太后旨 忤:违反 4D.尤工诗 工:工整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晏殊刚正率直的一组是( ) (3 分)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天下学校兴学自殊始 请罢内臣监兵,兼以阵图授诸将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 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晏殊小时被誉为

12、神童,并被张知白举荐给朝廷。在廷诗中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B晏殊行事很谨慎,仁帝即位后,他用“垂帘听政”的办法解决了大臣丁渭和曹利用之间的争端。C晏殊很注重向朝廷举荐贤能的人才,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都是他的门生,并都受到了他的举荐。D晏殊在外遭贬期间生病,后来回京治病。这期间仁宗曾亲自探问,但不久晏殊病逝,引起仁宗深深痛惜。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左庶子。 (5 分)(2)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3、 89 题。水村闲望俞紫芝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 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桡:船桨,指代船。赊:语助词。翡翠:翠鸟。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绷:布幅。8.诗歌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5 分)答:_ _ 59.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6 分)答: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6 分)(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2)此中有真意, 。 (陶渊明饮酒 )(3

1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陶渊明桃花源记 )(4)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 )(5)舞幽壑之潜蛟, 。 (苏轼赤壁赋 )(6)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25 分)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东坡居士东坡居士林语堂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苏东坡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起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