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51669814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排风罩___陆愈实(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局部排风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局部排风罩的作用是捕集有害物, 控制污 染气流的运动, 防止有害物向室内空气扩 散. 排风罩控制有害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 排风罩的结构参数, 排风罩吸口的风流运 动规律(包括风流结构和风速分布)和排风 量这三个因素. 因此, 学习本章内容过程 中, 要抓住每一种排风罩的这三个因素的 分析计算方法和这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 系.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局部排风排风罩类型, 结构原理和特点 z排气量计算 接受罩, 空气幕及吹吸式罩 z排风罩结构参数计算z密闭罩, 柜式罩, 外部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 学 习 基 本 要 求 z1. 掌握局部排风罩的类型, 结构原理, 特

2、 点, 以及各排风罩的用途; z2. 掌握各种排风罩的结构参数及排风量的 计算方法; z3. 掌握排风罩吸气口风流的运动规律(风 流结构和风速分布及其分析方法).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4.1 概述 4.2 密闭罩4.3 柜式排风罩 4.4 外部吸气罩4.5 热源上部接受罩4.6 槽边排风罩4.7 吹吸式排风罩4.8 空气幕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z1. 密闭罩: z污染源全部密闭在罩内, 其特点是排风量 小, 控制有害物的效果好, 不受环境气流 影响, 但影响操作, 主要用于有害物危害 较大, 控制要求高的场合.4.1 概述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z 2.

3、柜式排风罩: z有一面敞开的工作面, 其它面均密闭. 敞开面上保持一定的吸风速度, 以保证柜内有害物不逸出. 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操作台等污染的通风.4.1 概述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z3. 外部吸气罩:z 罩位于有害源附近, 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 将有害物吸入罩内. 对于生产操作影响小, 安装维护方便, 但排风量大, 控制有害物 效果相对较差.主要用于因工艺或操作条件 的限制, 不能将污染源密闭的场合.4.1 概述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z4. 接受式排风罩:z 排风罩口直接对着具有一定速度的有害物混合气流的运动方向. 由于有害物混合气流的定向运动, 罩

4、口排风量只要能将有害物排走即可控制有害物的扩散, 主要用于热工艺过程, 砂轮磨削等, 有害物具有定向运动的污染源的通风.4.1 概述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排风罩的类型及其特点: z 5. 吹吸式排风罩: z 由吹出射流和外部吸气罩组合成. 相同条 件下, 排风量比外部排风罩的少, 抗外界干 扰气流能力强, 控制效果好, 不影响工艺操 作, 但增加了射流系统. 主要用于因生产条 件限制, 外部吸气罩离有害物源较远, 仅靠 吸风控制有害物较困难的场合.4.1 概述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 密闭罩的形式: z局部密闭罩, 整体密闭罩和大容积密闭罩 三种基本形式. z还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 z罩的结构

5、形式及结构参数应根据生产设备 的工作特点, 操作方法, 产尘部位及溅射 方向和扩散范围等因素来确定. 经验性较 强.4.2 密闭罩局部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4.2 密闭罩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4.2 密闭罩整体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4.2 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 排风口位置的确定: z 排风口应设在罩内压力最高的部位, 不应 在含尘气流浓度高的部位或飞溅区内. z防止罩内出现正压 z形成正压的主要因素有: z机械设备运动 z物料运动 z罩内外温度差 4.2 密闭罩物料影响观看新增FLASH动画密闭罩内物料观看新增FLASH动画密闭罩内物料

6、物料温度 大于50 150度观看新增FLASH动画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 排风速的确定: z与罩内气流速度, 有害物飞溅状况, 粉尘 颗粒大小, 以及罩内压力分布等因素有关z 对于极细的粉尘应控制在0.40.6 m/s 间, 对于较粗物料粉尘应不大于23m/s .4.2 密闭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 排风量的计算: z密闭罩排风量L=由物料或工艺设备带入罩 内的空气量L1+由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 空气量L2 z L = L1 +L2 ( m3/s) z z L2 = 0.839FP (m3/s)4.2 密闭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其基本形式有:上吸气式(用于热过程)观看新增FLASH 动画4.3

7、柜式排风罩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其基本形式有:下吸气式(用于冷过程且有 害物的密度较大) 4.3 柜式排风罩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 其基本形式有:上下吸气式(用于发热量不稳定的过程)观看新增FLASH动画4.3 柜式排风罩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其基本形式有:送吸混合式(用于采暖或空 调房间)4.3 柜式排风罩 z 排风量计算: z 排风量应满足孔口吸入风速达到控制风速 的要求. 排风量L按下式计算: z L = L1+ F m3/s z其中L1为柜内气体发生量(m3/s); 为孔 口控制风速(m/s); F为孔口及缝隙总面积 (m2); 为安全系统, =1.051.1.4.3 柜式排风罩 第四

8、章 局部排风罩z外部吸气罩由于靠抽气 作用控制, 因此, 罩口 的速度分布如何将直接 影响控制效果. 显然, 罩口的速度大小和分布 与罩的结构和排风量有 关, 对于特定结构的排 风罩, 吸口速度取决于 排风量。4.4 外部吸气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4.4 外部吸气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观看新增FLASH动画4.4 外部吸气罩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z控制风速法原理:就是使排风量在边缘控制点 上形成能使有害物吸入罩内的控制风速的方法 。 z这里的控制点就是有害物最难被吸入罩内的点 。 z控制风速是指使有害物吸入罩内的最小风速。 z显然, 要确定排风量, 必须知道罩口的速度分 布。 z速度分布的确

9、定, 一般均通过实验求得。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z风速分布规律: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z风速分布规律: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z风速分布规律: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z风量计算: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前面无障碍物排风罩z条缝形排风口:a b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z风速:观看新增FLASH动画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z风量计算: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速法-改善排风罩控制效果措施z加活动挡板法:观看新增FLASH动画4.4 外部吸气罩控制风

10、速法-前面有障碍物排风罩z化整法,内挡板法,条缝口法,均风板法4.4 外部吸气罩流量比法z周围空气吸入量L2与污染气体发生量L1的比 值称为流量比, 用K表示, 即K=L2/L1. z排风罩的排风量L为: L=L1+L2=L1(1+L2/L1)=L1(1+K). z 对于确定的L1, 不断加大排风量L时, 周围 空气吸入量L2增大, K值也随之增大. 当K值 增大到一定值时, 所有污染气体全部被排风 罩排走. 污染气体刚好全部被罩排走(即不发 生污染逸出)时的流量比K称为极限流量比, 用KL表示, 即KL= (L2/L1)limit.4.4 外部吸气罩流量比法z极限流量比KL的确定: z气流合

11、成分析法 z利用流线迭加原理,通过计算流体力学来确 定,目前还只是作定性分析 z 实验无因次分析法 z根据实验结果,通过无因次分析确定4.4 外部吸气罩流量比法z实验无因次分析法: z(1)列出所有可能 影响因素: zD3、F3、H、U、E、 zt、 zt-源气与空气温差 z-法兰边与水平夹角4.4 外部吸气罩流量比法z实验无因次分析法: z(2)转换成无因次参数: z确定特征参数(E),其它均以特征量为基 准,化为无因次参数 zD3/E、F3/E、H/E、U/E、t、 。则函数 zKL=f( D3/E,F3/E,H/E,U/E,t, ) z(3)通过实验确定主要影响参数:4.4 外部吸气罩流

12、量比法zKL:影响小,可忽略不计 zD3/EKL zD3/E0.2时,影响小,可忽略不计KLD3/EKL0.24.4 外部吸气罩流量比法zU/EKL: U/E0时,影响小,可忽略不计 zF3/EKL zF3/E=1.52时,影响小,可忽略不U/EKLF3/EKL1.54.4 外部吸气罩流量比法zH/EKL:近似直线,要求 H/E1.5Ap的称为高悬类. (Ap为热设备水 平面积). 根据实验, H1.5Ap高度内, 混入热射流内的空气量较少, 可忽略不计; 而H1.5Ap以上的高度,混入热射流内的空 气较多, 应考虑混入空气的影响. 因此, 低 悬罩和高悬罩的结构参数, 气流运动及排风 量的分

13、析计算方法有所区别.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4.5 热源上部接受罩z低悬罩排风量: z对于低悬罩, 首先分析计算热射流流量, 然 后按“热射流流量+罩口扩大面吸入空气量 ”的方法计算排风量. z排风量:L=L0+L1 zL1=V1*F1 zV1=0.50.75m/s z如何确定L0?L0 L1L14.5 热源上部接受罩z热射流的流 量的确定: z(1) L0=? z(2)Lz=?4.5 热源上部接受罩z热射流的流量的确定:(1) L0=?(2)Lz= ?4.5 热源上部接受罩z热射流的流量的确定:(2)Lz=?4.5 热源上部接受罩z对于高悬罩, 首先分析不同上升高度热射流的流量, 流速和断面直径,

14、 然后按“罩口断面的热射流流量+罩口扩大面吸入空气量”的方法计算排风量:zL=Lz+V1*F1 4.5 热源上部接受罩z罩的结构参数确定原则:z低悬罩: 罩的结构参数按“ 源尺寸加大0.5H“ 的原则计算.zD1=B+0.5H A1=a+0.5H B1=b+0.5Hz高悬罩: 罩的结构参数按“ 罩口断面处的热 射流尺寸加大0.8H” 的原则计算.zD=Dz+0.8H4.5 热源上部接受罩z槽边排风罩形式: z是外部吸气罩的一种特殊形式. z1.按布置方式分为: z单侧式(B700mm) z周边式:多用于圆槽或近似方形槽 z2按罩口形式: z罩口有平口式和条缝式两种形式. 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4.

15、6 槽边排风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条缝口形式: z等高条缝:用于f/F1=0.3 z楔形条缝口:可均匀排风 z分段条缝口:每段内等高z条缝口风速要求:710m/s4.6 槽边排风罩E=250 mm高;E=200 mm低观看新增FLASH动画4.6 槽边排风罩4.6 槽边排风罩4.6 槽边排风罩z风量计算:z计算原则: zL=截修正系数*控制风速*槽面积*维修正系数 z截修正系数:高2;低3 z维修正系数:单侧(B/A)0.2;双侧(B/2A) 0.2 z槽面积:矩形A*B;圆形D 2 /4 z控制风速:Vx4.6 槽边排风罩第四章 局部排风罩z 由吹风口和吸气口组合而成. 它通过吹 出射流和吸入气流联合作用来提高所需的 “ 控制风速“ , 从而达到排除污染气体的 目的. z 吹吸气流是一种性质比较复杂的气流, 怎样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至今还是国 内外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目前较常采用的 主要有速度控制法和流量比法.4.7 吹吸式排风罩z 原理4.7 吹吸式排风罩z 应用4.7 吹吸式排风罩z 应用4.7 吹吸式排风罩z 应用观看新增FLASH动画4.7 吹吸式排风罩z 应用铸造车 间观看新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