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656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中学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时量:150 分钟 总分:150 分第卷(阅读题 共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 “ 和”有“中和” “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

2、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在对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

3、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 ,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2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

4、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 “胡床”即现在的马扎, “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

5、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

6、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D “胡床” “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自从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

7、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D在全球化时代,由于中华饮食文化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将被世界各国认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j,家贫)狭。嗜学,善诗 春秋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

8、,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 ”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

9、得历此官。 ”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新唐书 )4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B.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C.周病消渴连年/帝幸

10、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D.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谏议大夫,是中国古代的官职名,是秦朝设置的,专门执掌论议,是朝廷重要的官职。B.拜:指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 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赠:用于追封已故者。C.迁,改官。用法较复杂,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升迁,如海瑞传:“迁淳安知县。”海瑞由原教谕官提升为知县。二是改任,相当于转调原职品级的官职,如张衡传:“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新职太史令与旧

11、职郎中官职级别相同。三是降职,即“左迁” 。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即指被降为江州司马。D.关于降级免职的有:征、除、辟、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 、革、褫(撤职查办) 、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 、致仕(带职退休) 、左迁(降级使用)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喜爱学习,性格旷达,豪迈,为人高调张扬,且不拘小节,乡里人因此而瞧不起他。B.常何是一个武官,没有什么学问,但马周教他给皇帝上的“言得失”书得到了皇帝的认可,马周也因此得官。C.马周善于写奏章,而且能一语中的,解决的办法也很周

12、到,太宗李世民只要一时见不到他就想念他。D.马周患病的那些年,太宗不但派御医看护,还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死之前把以前给皇帝上的奏章都焚毁了,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5(1)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2)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恨别 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13、8、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 分)9、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 , ”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景象奇丽而壮阔、大雪突如其来的感受的句子是“_ _,_ _” 。(3)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_ ,_”的诗句,描写了初春小雨的细滑润泽和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6

14、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感恩节的荆棘花束迎着十一月的寒风,推开街边一家花店大门的时候,珊德拉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直以来,她都过着一帆风顺的惬意生活。但是今年,就在她怀孕 4 个月的时候,一场交通事故无情地夺走了她肚子里的小生命。紧接着,她的丈夫又失去了工作。这一连串的打击令她几乎要崩溃了。“感恩节?为什么感恩呢?为了那个不小心撞了我的粗心司机?还是为那个救了我一命却没能帮我保住孩子的气囊?”珊德拉困惑地想着,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团团鲜花面前。“我想订花”珊德拉犹豫着说。“是感恩节用的吗?”店员问, “您一定想要那种能传递感激之情的花吧?”“不!”珊德拉脱口而出,

15、 “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没有一件事是顺心的。 ” “我知道什么对您最合适了。 ”店员接过话来说。珊德拉大感惊讶。这时,花店的门铃响了起来。 “嗨,芭芭拉,我这就去把您订的东西给您拿过来。 ”店员一边对进来的女士打着招呼,一边让珊德拉在此稍候,然后就走进了里面的一个小工作间里。没过多久,当她再次出来的时候,怀里抱满了一大堆的绿叶、蝴蝶结和一把又长又多刺的玫瑰花枝那些玫瑰花枝被修得整整齐齐,只是上面一朵花也没有。珊德拉狐疑地看着这一切,这不是在开玩笑吧?谁会要没有花的枝子呢!她以为那顾客一定会很生气,然而,她错了。她清楚地听到那个叫芭芭拉的女人向店员道谢。“嗯, ”珊德拉忍不住开口了,声音变得有点

16、结结巴巴的, “那女士带着她的嗯她走了,却没拿花!”“是的, ”店员说道, “我把花都给剪掉了。那就是我们店里的特别奉献,我把它叫做感恩节的荆棘花束。 ”“哦,得了吧,你不是要告诉我居然有人愿意花钱买这玩意吧?”珊德拉不理解地大声说道。“3 年前,当芭芭拉走进我们花店的时候,感觉就跟你现在一样,认为生活中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 ”店员解释道, “当时,她父亲刚刚死于癌症,家族事业也正摇摇欲坠;儿子在吸毒,她自己又正面临一个大手术。我的丈夫也正好是在那一年去世的, ”店员继续说道, “我一生当中头一回一个人过感恩节。我没有孩子,没有丈夫,没有家人,也没有钱去旅游。 ”7“那你怎么办呢?”珊德拉问道。“我学会了为生命中的荆棘感恩。 ”店员沉静地答道, “我过去一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