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290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语文期中试卷高二语文期中试卷(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分值为 100 分 )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54 分。 1. 下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诣(y) 熨(yn)帖 炽(ch)热 良莠(yu)不齐 B.下载(zi) 蹙(c)眉 蹉(cu)跎 危言耸(sng)听 C.窗槛(jin) 裹挟(xi) 亘(gn)古 休戚(q)与共 D.怔怔(zhng) 桌帷(wi) 静谧(m) 侃侃(kn)而谈 2.下列各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暴燥 寒暄 窸窸窣窣 明目张胆 错宗复杂 B 草窠 荸荠 服弱济困 一愁莫展 昂首阔步 C 梗概 逻缉 头昏脑涨 矮墩墩 蹑

2、手蹑脚 D 踝骨 形骸 泫然而泣 醉醺醺 凝眸远眺 3. 依据句意,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三十年的_,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命,不公平的命_我来的! 鲨鱼的出现不是 的。当一大股暗黑色的血沉在一英里深的海里后又散开的时候,它 就从下面水深的地方窜上来。 “或有 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 A工夫 支使 偶尔 委屈 B功夫 指使 偶尔 委曲 C功夫 支使 偶然 委曲 D工夫 指使 偶然 委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美术作品展在刚刚建成的博物馆展出,追寻历史文脉、彰显通城魅力是此次美术作品展 鲜明主题。 B江苏省将全面开展

3、网吧 “百日整治行动”,如果一旦发现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将予 以重罚。 C英国法院日前裁决, 达芬奇密码的作者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 能成立。 D 春节、清明等是节日,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谁又能否认它们不是饱含我们传统文化 的载体呢? 5.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些有口皆碑的铁的事实面前,犯罪嫌疑人沮丧地低下头。 B 在任何事情面前,都不能甘于人后,要一马当先。 C 辩论会上,他能抓住要点,随机应变,击败对手。 D 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滔滔不绝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 ,

4、 。 , 。 , 。 这三类,未必概全,但 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 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 人,也知道妙在何处, 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的书写推荐文字, 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 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 是为点评。 是为序跋类。2A./ B./ C./ D./ 7. 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又浓又翠的

5、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水墨山水画。 (比拟) B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互文) C它继续依恋地注视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拟人)D即使能活得好,我就那么在乎法国的面包和雷诺牌汽车?(借代) 8.下面说话得体的的一项是( )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说吧”。 B我把自己在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惠赠给敬爱的老师. C希望萨达姆总统从海湾和平和贵国本身的利益出发,争取主动,避免出现大家都不愿看 到的局面,使人民免遭战争的灾难。 D先父虽然年过古稀,但身体仍十分健康. 9.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苏”指苏洵、苏轼、

6、苏辙三人。 B “韩柳”指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柳 宗元。C.“班马”指历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马迁。 D “苏辛”指宋代著名词人苏东坡、辛弃疾。10 为下面新闻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年月日至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江南水乡浙江乌镇召开,近 100 各国家和地区的近一千多名嘉宾参加会议。大会围绕国际互联网治理、互联网新媒体、 跨境电子商务、网络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等议题,举办了近 20 场分论坛和高端对话活 动。 A 从乌镇开始温暖全世界 B. 全球嘉宾会乌镇,首度共话互联网 C 中国网络梦圆江南水乡 D. 让世界互联互通,以信息共享共治 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

7、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游于是乎始 C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1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月出于东山之上 C.师不必贤于弟子 D.而君幸于赵王 13. 下面对诗歌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 地点和特定的环境,抒发了作者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 B沁园春长沙词中回忆自己年少时与同伴一起畅游湘江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在江海 横流的时代力挽狂澜的豪迈情怀。 C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用豪壮的语调抒发胸中郁闷。词中描写的场面壮阔,将江山 之胜与怀古豪情

8、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举重若轻、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 D苏词中的“多情”一词在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览胜怀古,壮志难酬, “早 生华发” ,使人悲从中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6 题。 【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路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 赂秦也。3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 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 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 日割

9、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 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 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 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0、,则胜负之数,存亡 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乙】尝读六国世家, 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苏辙六国论) 【丙】 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 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 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苏轼六国论)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率赂秦耶(都,皆) B.始速祸焉 (迅速) C.洎牧以

11、谗诛 (因为) D.皆椎鲁无能为者 (愚钝) 15.下列六个句子中,全都属于六国灭亡原因的一组是(3 分) 赂秦而力亏 六国互丧 以地事秦 可谓智力孤危 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A. B. C. D.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苏洵六国论的中心论点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其中“兵 不利,战不善”为两个分论点之一。 B. 苏洵对齐、燕、赵三国的态度是有些不同的:对齐国是谴责;对燕、赵两国则是同情, 认为两国“智力孤危”,灭亡是无可奈何的事。 C.苏洵六国论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12、外,还运用了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他 的关于六国灭亡原因的观点和苏轼的是一致的。 D.苏轼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则是“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他们的残暴与秦始皇、秦二世不 相上下,这与杜牧阿房宫赋的观点是相同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817-18 题。题。 从“读时代”走进“阅时代” 不管出版人是否愿意,事实是全球范围内出版物中的文字越来越少,章节越来越短, 插图越来越多;而且从前起着点缀美化作用的插图,正式成为内容表达的组成部分。不仅 如此,图小说、绘本、图文书方兴未艾,成为较容易赢得读者和较容易赢取利润的图书类 别。有人将这一社会现象称为“读图时代”。 有趣的是,汉语

13、中的“阅读”一词,是“阅”在先而“读”在后,没有人愿意说成“ 读阅”。“阅”与“读”本来就是不同概念。“阅”本义是用眼睛看,即通过视觉器官接 受和处理光信息;“读”就是将文字符号解码为语音符号,进而理解其意义。“读”固然 必先“阅”,即将文字符号作为光信号摄入,然后解码为语音;而“阅”并不受制于语音 。所以,只有“读”才真正与传统出版的本质相关。“读”的对象是文,“阅”的对象是4图。显然,图像和影像其实是不能“读”的,所以“读图时代”其实应称为“阅时代”。 而我认为,“阅时代”是不可逆转的文明进步。 早在 10 万年前,人类的大脑就已经进化得与现代智人相差无几了,从而为阅做好了 充分准备。脑科

14、学研究表明,大脑的信息容量约等于 50 亿本书,但人的生命周期是不可能 读如此多的文字,因此不需要如此耗能的大脑;但处理和存储影像信息以及社交语言信息 则需要这样的大脑。即使在睡眠中,大脑也在充分利用时间整理影像信息,于是人才会做 梦。 视觉器官并不是天生用来接受字符的,而是用来感知影像的。大脑皮层超过 1/3 的面 积用于处理视觉,而图像和影像所包含的信息量比文字要大得多。阅图时,大脑皮层兴奋 的面积要远大于读文,所以,在更多神经元参与的情况下,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所 以,“阅时代”将使人变得更聪明而不是趋于弱智,以为“阅时代”将妨害智力发展的说 法是源于对大脑动作机理的无知。 阅是人类

15、的天性,而读则是后天习得的技能。生命体接受光信号的功能至少进化了 5 亿年,人类接受影像信息的功能至少进化了 300 万年,而读的能力,人类只练习了几千年 ,作为个体则不过学了几十年,儿童才学了几年。所以,图能吸引任何眼球就不奇怪了, 而儿童喜欢图更是天经地义。 不管人们是否愿意,只要阅的效率越高,那么阅就会成为趋势,天性总是在条件适宜 时就不可阻遏地迸发而成为潮流。(本文有删改) 17.下列不属于作者说“阅时代是不可逆转的文明进步”的理由的一项是( ) A 不受制于语音的“阅”,比先将文字符号作为光信号摄入然后解码为语音方式的“读”, 让读者接受信息更快、效率更高。 B 从大脑动作机理角度看,阅图时,用于处理视觉的大脑皮层的兴奋面积远大于读文时, “阅时代”将使人更加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