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901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河北省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北省滦南县第一中学 2014-201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 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 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 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 下的“国学” 。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 “新子学”强调, “国学”在漫长 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

2、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从历史上看,不可 否认, “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以 “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 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 主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 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 。由此, 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这是历史的必然, “新子学”的发展 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

3、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 征。这就要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 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 “新子学”正 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在这种理解下, “新 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 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但“新子学”具有更深 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先秦“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 时期,每

4、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因而, “新子学”视野中的“国学” 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 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 “国学”将由单向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简单而言,在 “新国学”的结构中,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没有谁统摄谁、谁依附谁的 问题。在这种体系之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 的依据与标准,只是复合多元、动态构成的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但又普通的组成部分而 已。

5、因此,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一一(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对“新子学”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新子学”在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认知基础上,认为“国学”是变 化发展的,但每一代“国学”的思想本质是相同的。B面对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我们应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积极2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 ,即“新子学” 。 C “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 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 D “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它整合

6、 了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给“国学”带来的是结构性的革新。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这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 思维模式,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B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并经历代统治 者的追捧和提倡,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C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使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促 使“新子学”应运承载了“新国学”的真脉。D从浅层次看, “新子学”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 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二、

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 ”有不闻令, 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 ”使吏拘之,且加罪焉。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廓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 乎下陈。 ”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 ”令内之。女子 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 ”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 罪焉。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 不为草木伤禽兽,不

8、为野草伤禾苗。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 法于国矣。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强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 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今君出令于民,苟可法于国,而善益于后世,则父死亦 当矣,妾为之收亦宜矣。甚乎!今之令不然,以树木之故,罪法妾父,妾恐其伤察吏之法, 而害明君之义也。邻国闻之,皆谓吾君爱树而贱人,其可乎?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晏子曰:“甚矣!吾将为子言之于君。 ”使人送之归。明日,早朝,而复于公曰:“婴闻之,穷民财力以供嗜欲谓之暴,崇玩好,威严拟乎 君谓之逆,刑杀不辜谓之贼。此三者,守国之大殃。今君穷民财力,以羡馁食之具,繁钟 鼓之乐,

9、极宫室之观,行暴之大者;崇玩好,县爱槐之令,载过者驰,步过者趋,威严拟 乎君,逆之明者也;犯槐者刑,伤槐者死,刑杀不称,贼民之深者。君享国,德行未见于 众,而三辟著于国,婴恐其不可以莅国子民也!”公曰:“微大夫教寡人,几有大罪以累社稷,今子大夫教之,社稷之福,寡人受命矣。3”晏子出,公令趣罢守槐之役,拔置县之木,废伤槐之法,出犯槐之囚。(选自晏子春秋 ,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请有道于相国 道:道义 B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 治:烹饪 C刑杀不辜谓之贼 贼:残忍 D公令趣罢守槐之役 趣:急速、赶快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国君“不以私恚害

10、公法”的一组是(3 分)( ) 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 不损禄,不益刑 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 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 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 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 愿相国察妾言以裁犯禁者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景公喜爱一棵槐树,就命令官吏看守它,并下令说碰到槐树的就要被处死,后有一个喝 醉酒的人碰到了这棵树,要被处死。 B喝醉酒的人有个女儿,很是聪明,为了对晏子说出自己父亲的冤屈,就接近晏子,说愿 意做晏子的侍妾。 C喝醉酒的人的女儿认为君王不能因为喜爱这棵树就治她父亲的罪,这样就违背了英明君 王的道义,会受到邻国人

11、的轻视。 D晏子当面指责了景公的暴虐、乖戾、残忍,并力谏君王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杀死醉酒 的人,后来景公醒悟。三、诗歌鉴赏(10 分)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催成清泪,惊 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惊残:惊醒。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4 分)(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 什么好处?(6 分)四、默写(6 分) 1、杜甫登高一诗中既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 顽强抗争的

12、精神的句子是_,_。42、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李密 陈情表 ) 4、挟飞仙以遨游,_。(苏轼赤壁赋)? 五、人物传记阅读(25 分)慧眼识英才 陈世豪1956 年 8 月, “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举行。经华罗庚推荐,陈景润参加了会 议,并在会上宣读他的论文。 这个报告会是中国数学界元老俊杰云集的群英会,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并非易事。 陈景润被分配在数论代数分组,该组的论文宣读大会在古香古色的北京大学的一个教室中 举行。站在讲台上,陈景润发现,与会的 30 多位数学家的目光,全系在他的身上。他,竟 然

13、变成了一只受惊的小鹿,不知如何是好。论文宣读一开始,所有准备好的言辞,全部逃 遁得无影无踪,头脑一片空白,勉强说了几句,结结巴巴,不知怎么表达才好,猛然记起, 应当在黑板上写个题目。转身写完题目,说了一二句,又急匆匆地转身在黑板上演算起 来这就是华罗庚极力赞扬的陈景润么?台下的听众开始摇头,接着,嘀咕开了。当 年,陈景润在中学教书,第一堂课也是这样的。思维缜密的数学家,言辞表达委实太让人 感到遗憾,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真是急煞人了。满头大汗,背上更是冷汗如洗,台上 的陈景润开始痴痴地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他的老师,厦门大学的李文清自告奋勇地走上讲台,对陈景润的论文作了补充介绍, 但人们仍感

14、到不甚满足。这时,一个魁梧的身影在众人的目光中健步移上台去,喔,是华 罗庚,这位中国数学界堪称泰斗的大人物,颇有风度地向大家笑了笑,接着,阐述了陈景 润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不凡之处,充分评价了陈景润所取得的成果。对于陈景润的这篇论文,1956 年 8 月 24 日的人民日报在报道这次大会时,特别 指出:“从大学毕业才三年的陈景润,在两年的业余时间里,阅读了华罗庚的大部分著作, 他提出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对华罗庚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些推进。 ”这个评价客 观且不乏冷静,陈景润的成果终于得到了公认。貌不惊人的陈景润在宣读论文时出了“洋相” ,但他那锐利的进取精神,却使华罗庚深 深地感动了。华罗庚是江

15、苏金坛人,家境贫寒,又身患残疾,没有上过大学,精湛的数学 造诣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全靠自己自学的。当初,只在金坛初中任会计兼庶务,幸有唐培经、 熊庆来、杨武之、郑洞荪、叶企荪等人对他的奖掖和帮助,把他调到清华大学工作,并给 予无私的帮助和逐步的提携,才使他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一代宗师。以己推人,华罗庚把期 望寄托在仅此见过一面的陈景润身上。他曾经对弟子们说过:“当然我们不鼓励那种不埋 头苦干专作嘶鸣的科学工作者,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科学研究在深入而又深入的时候,而出 现的怪僻 、 偏激 、 健忘 、 似痴若愚 ,不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的分析是不合乎辩证 法的。鸣之而通其意,正是我们热心于科学事业的职责,也正

16、是伯乐之所以为伯乐。 ”华罗庚极力推荐陈景润到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数学所主动和厦大协商,得到了厦 大党委、王亚南校长和数学系的全力支持。1957 年 9 月,陈景润正式调到北京,进入全国 最高研究机构,揭开了他生命史上坎坷而最辉煌的一页。进京以后,陈景润仍然保持那种 孤雁独翔式的科研方式,他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习惯于单枪匹马去叩响科学的殿堂。华罗 庚充分理解陈景润这种难以移易的独特个性,他身为研究所所长,给了陈景润充分的自由 天地。对于这一切,陈景润感激不尽。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陈景润在自己身患重病住院的日子里,依然牢记着华罗庚当5年对他的厚爱之心。华罗庚于 1985 年 6 月 12 日在日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