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5166858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江苏省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 201420142015201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高二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眺望不同于俯视的高高在上,亦或是仰视的低人一等。在远眺时,我可以低头,于是 我成了芸芸众生的一份子,携手在红尘里 而行;我亦可以抬头,于是我与天同高, 我把夕阳搂在怀里,与天边的残霞道别。眺望是平和的,是一种绝对的平等,他对云与泥 。我用平和来感受这个世界,所以世界也以平和来 我。 A蹒跚 一视同仁 迁就 B蹒跚 一视同仁 包容C踽踽 相提并论 迁就 D踽踽 相提并论 包容 2下

2、列楹联出自名人故居,与故居主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 分)治经先考文博学冠群伦,千古不朽作原善共疏证。打开生死路,生也在赵,死也在赵;识破难易关,难亦存孤,易亦存孤。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亮节辉千古,青衣第一家。A. 戴震公孙杵臼李清照梅兰芳 B戴震程婴晏殊梅兰芳 C梁启超公孙杵臼李清照侯宝林 D梁启超程婴晏殊侯宝林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你和我初中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惠存着。 B您寄来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有几处我看不明白,特去信垂询。 C (编辑先生:)承蒙赐教,不胜感谢,谨颂教祺。 D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还望笑纳。 4下列各句中加点文言词语活用情况与

3、其他不同的是(3 分) A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B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C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在晋武帝征召他出 任太子洗马后,上陈情表辞谢,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供养祖母。 B.“旦” 、 “末”都是元杂剧的角色。旦为女角色,分为正旦、副旦、小旦、老旦等。末为男 角色,分为正末、副末、外末等。 C.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剧作家和诗人。他的四大悲剧分别为哈姆雷特 、 奥赛罗 、 李尔王 、 罗密欧与朱丽叶 。D.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

4、部纪传体通史,按内容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其 中世家写的是列代王侯家世。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8(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完成 6 69 9 题。题。沈贞甫墓志铭沈贞甫墓志铭(明)归有光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2太湖七十二山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盖予屏居江海之滨

5、,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

6、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贞甫讳果,字贞甫。娶王氏,无子,养女一人。有弟曰善继、善述。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即以是年月日葬于某原之先茔。可悲也已!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选自震川先生集卷一九,据巴蜀书社散文精华校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 过:拜访B死丧忧患,颠倒狼狈 狼狈:指困顿窘迫的样子C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改变 D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畏:敬服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 少卿视仆于

7、妻子何如哉B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 久之,能以足音辨认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D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每题 3 分)(1)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3(2)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3)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9文章在表达对沈贞甫英年早逝的痛悼之情时,着重记叙了哪三件小事?(3 分)三、古诗词鉴赏三、古诗词鉴赏(11(11 分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鹧鸪天 秦观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

8、,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1)这首词上片的构思扣紧了一个“梦”字,试对此作简要分析。(3 分)(2)下片“到黄昏”容易让人想到李清照声声慢里的哪句词? “黄昏”意象的使用对刻画思妇形象有什么作用?(3 分)(3)试赏析这首词末两句的表达效果。(5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四、名句名篇默写(8 8 分)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朝菌不知晦朔,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_,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人固有一死,_,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借书满架,_,冥然兀坐,万籁

9、有声。 (归有光项脊轩志 )安能以身之察察,_?(楚辞渔父 )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_,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五、现代文阅读一(五、现代文阅读一(2020 分)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21515 题。题。周作人周作人: :铁的优雅铁的优雅温源宁周先生,动作像一只老鼠那样悄无声息,说话的嗓音从不高于耳语,行走的姿态几乎像是老妪,却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气概是冷漠呢还是有礼貌的轻蔑?已足以拒人于一定距离之外,容他作自得其乐的从旁观赏。他言谈举止所表现的彬彬有礼正是对于任何亲4密接触的屏障。而在发笑或笑出声来的同时把那子弹头式的脑袋上下摆动,却是可以亲

10、近的表示,但也不可随随便便。很难想像有谁能够漫不经心地对待他。他的书斋是他工作和会见宾客的地方,他整洁的书斋可以说是物如其人。一切都放在合适的位置,所有的地方一尘不染。墙壁和地板有一种日本式的雅致。桌椅和摆饰都没有一件多余,却有一种独一无二的韵味。这里一个靠垫,那里一个靠垫,就平添了一份舒适的气氛。还有那些书籍,在玻璃书橱里码放得多么整齐,而且种类繁多,从有关性心理的著作到论述希腊宗教的典籍,中文、日文、英文、希腊文,不一而足。整个房间弥漫着宁静的、好学不倦的气氛,使人联想起那些在埋头阅读和评书论人的娓娓交谈中度过的欢乐时光。在周先生看来,这个世界是多么富有人性而又多么渺小!在写作时,他总是避

11、免那些使得人类分裂成敌对营垒的重大问题。他喜欢花较多一点时间来写一些细小事物,写一些“没有人提起,没有人记得的琐事” ,从而,使得我们对那一切可能世界里最不可能的事物也都关心起来。就这样,他养成了他那种散文写作艺术不是麦考利带有公开论坛气氛和大声加重语气的那种,而是伊利亚那种,也有不知不觉因而引人入胜的唯我哲学和闲散情调。周先生的散文简直是把闲谈发展成了美术。他有一种极其难得的本事,能把一个人生活中无关紧要的琐事变成为闲聊天时的含金话语。他能借助于无足轻重的题材写出意味深长的文章。在他非常富有人性的园圃里,白菜要比玫瑰更加美丽动人。读他的散文会使我们相信,苍蝇要比有关于“天道、预见、自由意志和

12、注定的命运命运注定、自由意志、绝对预见”之类的思想更有意思。我们不该忘记,周先生还有另外一面,在他身上还有不少铁的因素。他那双抿紧的嘴唇和嘴唇上边的胡髭,都使人联想到坚定和果断。他难得介入各种是非纠纷,但是,一旦介入,就该挡在他道路上的那个人倒霉了丨他对敌人的打击是既快且准只消干脆的狠狠一击就够了。对付北平女子学院院长经利彬的那一击就是一例,多么利落,多么漂亮!周先生做什么事情全都能够无往不胜的秘诀,也许就在于清楚地知道他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还在于知道他自己能力的限度。在委员会的会议上,他很少说话,但是凡有议论,都能言必有中;这是因为事事都经过深思熟虑,从不犹豫不决、大惊小怪,永远沉着冷静,给

13、人的印象是,他这种人,逍遥自在时高兴,面对风浪时也高兴。风浪!提起风浪,令人联想到海洋;提起海洋,又令人联想到舰艇。仿佛是命运的奇特讽刺,周先生这位散文作家,还确实曾经是一名海军军官学校的学员!但是,归根到底,又并不非常奇特。还有什么能比一艘铁甲战舰在海上乘风破浪更加优雅动人的呢?不5错,周先生正好就像一艘铁甲战舰,他有铁的优雅!(选自不够知己 ,江枫译,有删改)12.本文写出了周作人“优雅”的特点,请从仪态举止、工作环境和文学创作这三方面概括说明。 (6 分)13.请解释第 3 节划线句子的含义。 (4 分)14.请分析第 4 节划线句子的作用。 (4 分)15.请结合文本赏析文章第 5 节

14、的语言特点。 (6 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朱大可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 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007 年版) ,其间列举了 19 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

15、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 ,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